第八十九章 終得高順(求收藏)
字數:3193 加入書籤
從這人的哭述之中,劉璋終於了解了這個村子遭遇到的慘事。原來五天前忽然來了一隊官兵,命令全鎮百姓帶上錢物,到長安定居,百姓房舍、田地全在這兒,到了長安何以為生?自然不願意離開,誰知這隊官兵根本不進行勸說,直接就動刀槍,十多戶百姓慘被滅門,接著又將鎮中富戶全部殺害,劫去所有錢財,押著鎮裏的百姓離開,為了斷絕百姓的退路,離開之時,這群官兵又下令焚鎮,百姓怎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被付之一炬?很多人不顧刀槍的威脅出來製止,結果又被殺了三百多人。這三人本也在被殺之例,這些官兵為了殺一儆百,竟然將三人與家人捆綁後丟進一幢房子,而後點火,要將他們活活燒死,三人廢盡力氣,好不容易磨斷了繩索逃出了生天,可是家人卻全部被活活燒死了……
一旁的高順傾聽著他們的述說,不忍的閉上了雙眼,不多時,雙行眼淚便奪眶而出……
劉璋故作不見,又問了些問題,見三人一臉青色,似乎很久沒有進食一般,立即命人送來了幹糧,三人如同惡狼一般拿起幹糧便往嘴裏塞,三個人足足吃掉了七八個人的份量!
劉璋命人一邊搭建帳篷,一麵收斂村中死者。剛剛還餓的眼冒金星的三人立即要幫忙,劉璋也不拒絕,這些死者都是他們的鄉親,幾乎個個都認識,有三人相助,掩埋起來也方便一些,往往是一戶人家一個墓穴。
第二天,劉璋離去之時,三人肯求劉璋收留他們,他們要為家人報仇。劉璋也沒有拒絕,他們身負血海深仇,如果拒絕了,說不定他們就做出什麽傻事了。
一路之上慘案不絕於途,劉璋很難相信,竟然會有這樣的軍隊,他們殺起百姓來就跟宰殺豬狗一般,毫無憐憫、仁慈……
“也許,隻有二十世紀的獸軍才可與之比肩吧!”劉璋心中哀歎。
時至傍晚時分,劉璋一行四千多人終於到了目的地。
看著被挖開的無數墓穴、散落的無數白骨、棺槨殘片、鏽蝕嚴重的隨葬兵器……劉璋第一個跪倒在地。
隨著劉璋的跪公,數千人不顧挖起的尖硬的封土,齊齊跪下,荀彧等人無不失聲痛哭。
一直不肯低頭的高順也懺悔著跪倒在地。
“劉璋愧對列祖列宗啊……”劉璋悲拗哭道。
一旁的郭嘉同樣悲憤難耐,見劉璋痛苦無比,不忍的勸道:“公子請節哀,漢室遭此不幸,實乃董賊之禍,公子乃大漢宗室,理應竭盡全力、戮殺此賊、以正朝綱!公子若過於悲痛,傷及身體,大事又有何人能當之?”
劉璋其實並無多少悲傷,比起這些被翻挖的墓穴,那些無辜死難的百姓對他觸動更大,畢竟躺在這裏麵的都是壽終正寢之人,一個個生前亨盡了人間繁華……他作悲傷之狀,無非是想向所有人表明一個態度,他劉璋無論何時對漢室是忠心耿耿……
眾人一番勸解後,劉璋慢慢收淚,忽然又拔出腰間古錠刀,在掌心狠狠劃過……
“嘶……真痛啊!”劉璋暗道,不過作戲嘛,總要負出些分代價的。
劉璋忍著痛捏緊左掌,滴滴鮮滴落到翻起的封土之上:“我劉璋對天起誓,若不能誅殺董卓,願受天打雷劈之苦,死無全屍……”
劉璋高舉滴血的左手,道:“你們願意與我一起共赴國難,萬死不辭嗎?”
“殺……殺……殺……”數千將士在典韋、許褚的帶領下,齊聲高喊道。
“好,我代表大漢感謝大家,現在,我請求大家幫我一下忙,放下手中的兵器,將這些屍骨收集起來,重新安放墓中埋葬!”
“謹遵大人之命!”全軍將士齊聲道。
“謝謝……”劉璋鞠了一躬。
將軍們將兵器堆放在一起,挽起袖子便開幹。
劉璋對荀彧道:“文若,這些陵墓非同小可,將士們不懂規矩,恐有失儀,煩請你去指點一下應該注意些什麽。”
“是,公子!”荀彧應了一聲,隨即加入到大軍之中,一身華衣頓時滿是泥土……
典韋拿來一塊白布,道:“公子,包紮一下傷口吧……”
劉璋點了點頭,雖然他割的並不深,卻也害怕得破傷風不是,這年頭那玩意好像是不治之症吧!劉璋不敢大意,命人拿來烈酒,忍住鑽心的痛苦清洗了一下傷口,這才讓典韋給包紮好。
看著無數被挖開的墳瑩,劉璋不由得想起一首詩,低吟道:“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城中日夕歌鍾起,山上惟聞鬆柏聲。”
高順此時忽然來到劉璋身前,“咚”的一聲跪下,道:“大人,高順往日被豬油蒙了心,忠奸不分,今日方知錯之極也,請公子收留,容順懺改,以贖罪孽!”
劉璋絲毫沒有被高順擾了“小資”氣氛而生氣,聞言大喜,不枉自己長途奔走二百多裏,終於讓高順歸心了,連忙將之扶起。
高順其人不受呂布重用,並非他為人碌碌,還是因為他的性格所至。他因為敬重呂布的勇武,因而便想證明自己也是一勇武過人之輩,希望呂布能有惺惺相惜之情。然而呂布號稱漢末第一勇將,為人必定比關二爺更加自負,在呂布看來,其他所有人在他麵前都不過是插標買首之輩!高順再英勇,還能夠比呂布更厲害?而他不善言辭,又不會溜須拍馬迎合呂布,如此一來,身為帥才的高順所得的地位卻遠遠配不上他的才能,而呂布軍中才能比他差許多的宋憲、魏續等人,因為馬屁拍的響,深受呂布信任,地位遠在他之上。實際上高順此人攻守皆備,他曾經弱旅擋住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的進攻,也曾讓劉、關、張在他所鎮守的城池之下铩羽而歸;而他所部七百精銳,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被稱為陷陣營,漢末乃中國曆史中非常混亂的一個時代,群雄並立,鋒煙四起,戰鬥規模動輒過萬、甚至幾十萬,而高順所部不過七百人,竟然能留名於史,可見此兵馬之強大(他不受呂布信任,兵員自然沒有辦法挑三揀四,但他在這種情況下仍能練出此強軍,也說明他是一個精於練兵之人,簡直就是個戰場全能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