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武功之戰26

字數:4077   加入書籤

A+A-




    劉璋心痛巨大傷亡之時,董卓同樣為之拍了桌子,以李傕為首,一眾文武拜伏在地,深身顫抖不止,隻有心腹李儒未被波及,靜伺在董卓身後。

    經過清點,這一天董卓共損失兵員兩萬零八百餘人,輕重傷員近兩萬人,一戰過後,董卓手中僅有八萬三千人左右,看著是不少,可是裏麵有三萬帶傷,不過大部分是輕傷員,勉強可以一戰。

    “李傕、董明、董榮……”董卓幾乎是吼出來的。

    “末將在……”李傕等人頓時五體投地,忙道。

    “李傕,你料敵不明,擅離職守,被劉璋小兒所利用,大好局麵功虧一潰,你有何話說?”

    “稟相爺,末將當時見敵將周倉率部冒犯相爺虎威,唯恐相爺有失,末將心中焦急,這才親率大軍保護相爺,誰料敵人奸滑異常,末將愚笨,中其奸計,痛失大好局麵,請相爺治罪!”

    董卓久久瞪視李傕,過了許久,道:“李傕料敵不明,貽誤戰機,令我軍損失慘重……本相一向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現將你撤職留用,若能將功折罪還則罷了,若再有差池,數罪並罰,嚴懲不殆,決不會讓你如今日這般蒙混過關!”董卓此時恨不得將李傕千刀萬剮,可是李傕位高權重,心腹無數,就說眼下董卓手中的八萬多人,其中就有近一半掌握在李傕手中,如果冒然處置李傕,恐怕會引起兵亂,因而董卓不得不默念“忍”字決,等過了這關再說吧!

    李傕重重磕了三個頭,口中連連稱謝,並且向董卓保證他一定知恥後勇,全殲劉璋。

    “董明、董榮……”

    “末將在……”董明、董榮忐忑不安的道。

    “說說看,本相應該如何處置你們?”

    “末將罪該萬死,無論相爺如何處置末將,末將都心甘情願!”

    “哼……”董卓一聲冷哼:“本相念你二人乃是我董氏之人,一向恩澤有加,更是將本相近衛軍交你二人統領,往日見你二人有些小矛盾,本相也沒有放在心上,畢竟牙齒也有咬到舌頭的時候。本相本以為你們身為同族兄弟,小小風波轉眼便會煙消雲散,遇事時能夠兄弟同心,為什本相,為我董氏榮華而戰鬥……不想正是本相的縱容竟然埋下如此禍害。你二人不思攜手抗敵,竟然同室操戈……董氏的臉麵都被你們丟盡了,你們怎麽還有臉站在這兒?為什麽不死在外麵?”

    董榮、董明齊聲道:“相爺恕罪,末將與明(榮)為叔伯兄弟,手足之情若比金堅,一向親愛精誠,奈何末將才幹不足,統兵無方,未能*好手下兵卒,協同作戰之時手下兵卒竟然為了往日小小私怨因私廢公、自加殘殺,末將治軍無方,誤相爺大業,實是罪無可恕,請相爺降罪!”說的如此整齊,一看就是事先對好台詞的。

    董卓陰冷的目光掃過二人,他性格殘暴好殺,但是對董氏一族卻是照顧有加,要是換了旁人,早被董卓推出轅門斬首,偏偏二人姓董,而且還是董氏後輩中的佼佼者,日後董氏的榮耀還要他們傳承下去,如果一刀砍了,最後還是董氏一族的損失,自相殘殺本就是軍中大忌,何況是陣前火並?如果不嚴加處置,又難以服眾。

    最後董卓采取了和對李傕同樣的處置辦法,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董明、董榮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各處軍杖二十,另,兩人統兵無方,一律撤銷本兼各職,然軍情緊急,正是用人之時,特許二人暫代原職、將功贖罪。高層逃過一劫,對下麵的人董卓就不會這麽講情麵了,董卓暗暗思索:“陣前火並,如果不殺幾個人,以後這兵就不好帶了!”於是乎董明、董榮手下各有二十餘人被推出來背了黑鍋,董卓一聲令下,轅門外立即懸起數十顆血淋淋的人頭。

    “文優,眼下本相該如何是好啊?”董卓大大發了一通脾氣,轉向憂慮的看向了李儒。

    李儒拜道:“相爺,此二戰,我軍損失了一半以上兵力,今日一戰退的匆忙,更是將全部攻城器械遺失,短期之內,恐怕無力再戰了!”

    “文優,你認為本相還有取勝的機會嗎?”

    “回相爺,儒以為我軍因然損失慘重,然劉璋同樣如是,此刻渭北仍在我軍手中,劉璋難以獲取補充,隻要我軍休整幾日,重新製造攻城器械,來日整軍再戰,勝負尤未可知!”

    董卓對李儒的話還是很有信心的,聞言頓時掃除了大半陰靄,喜道:“好……有文優在,本相無憂也!文優,你說說看,本相現在應該怎麽做呢?”

    李儒一咬牙,狠心道:“相爺,儒以為我軍連受挫折,士氣低落,故眼下首要問題必須盡快恢複士氣,如何恢複士氣?儒以為,士卒從軍不外乎為一份軍餉,兩頓飽飯,相爺可以大賞士卒、改善夥食,以振士氣……士兵征戰家人遠離,無以排憂,可命人掠女子以充營妓……”李儒身為儒家弟子,原不會有此一計,然而眼下西涼軍說麵臨生死存亡之危毫不為過,他也顧不得這些了,留下罵就留下罵名罷,隻要能活著,被罵算什麽?

    與李儒正好相反的是,對董卓來說,抓些女子供士兵淫樂那是理所當然之事,畢竟他這是在保護關中百姓不受劉璋“殘害”不是(兩天前才幹了一次,不過那些悲慘的女子大多已經被虐待致死,所以不得不再抓一批)?可是要讓他拿出大筆大筆的財寶賞給那些卑賤的士兵卻等於從他身上割肉,那可是八萬多人啊,一個人一文錢就是八萬多文,但是你不可能一個人隻能一文吧?那跟打發叫花子有什麽區別?怎麽說一個人也得給一貫錢吧,當官的還得另當別論,這麽算下來得是多麽大一筆錢啊?至於改善夥食,那倒沒什麽,去百姓家中搶就是了,搶的到有肉吃,搶不到隻怪自己沒本事,吃糠咽菜怪不得別人!

    董卓身為一代嫋雄,倒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很快便同意了李儒的意見。

    李儒又道:“還有一點,在我軍再次進攻之前必須防止劉璋獲得支援,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守好兩個地方,其一為渭水,其二為郿塢。據報,渭南益州軍兵力已達三萬,若被其突破渭水,劉璋獲得強援,我軍再想勝之則難如登天。同樣,郿塢一線已有四萬敵軍,郿塢以西另有數萬精銳,若是郿塢有失,魏延揮師前來,我軍兩麵受敵,結局不言自明!渭水一線我軍有三千步軍、三千羌騎防守,而且渭水距此極近,一旦有險,我軍騎兵可隨時支援,倒是可以放在一邊。”

    董卓道:“郿塢也不必擔心,董旻、徐榮統五萬大軍鎮守郿塢,益州軍想要攻破,無疑難如登天!”

    “相爺所言極是,郿塢乃仿長安營建,可謂固若金湯,魏延十萬大軍想要攻破絕非易事。相爺可給徐榮去一道命令,命他不必再思回援武功,全權負責郿塢防備,絕不教魏延有一兵一卒跨過郿縣支援劉璋!”

    “好,本相稍後便辦。”

    李儒看了看下首一名年約二十,肌膚黝黑之人,此人麵容極俊,但是左臉一道猙獰的傷疤自左耳至鼻孔,完全毀壞了他的麵容,沉思片刻,他還是忍住了。

    這名複姓北宮,單名一個衍字,為西涼羌族首領北宮伯玉長子,數年之前韓遂發動兵變殺北宮伯玉、邊章等人,年少的北宮衍死戰得逃,臉上卻受了重傷,險些喪命。傷愈後,北宮衍為報父仇,率部投靠了董卓,這幾年他通過自己北宮家長子的身份陸續招纜了數以萬計的羌兵投在董卓麾下,進洛陽、退長官,而後在李傕統率之下攻打韓遂、馬騰,如今又隨李傕一同馳援武功。經過數年征戰,北宮衍手中尚有羌兵兩萬餘人,董卓為防尾大不掉,對北宮衍的兵力經行兵割使用,給新任武威太守段煨留下兩千,徐榮馳援郿塢時又帶走了五千,渭水再分去一千,北宮衍能夠掌握的隻有一萬兩千人。

    董卓和許多漢人一樣奉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信條,時刻想著如何消弱北宮衍,當劉璋一把火燒掉了他五萬大軍後,兵力空虛的他立即決定讓北宮衍的人做炮灰,強令所有羌騎舍馬步戰,經過這一戰,又損失了約兩千名士兵,實際北宮衍手中僅有不足一萬人。

    李儒原是想請董卓放棄所有羌騎下馬步戰的命令,可是想了想,董卓確實無兵可用,如果讓這一萬多羌騎重新跨上戰馬,那麽他們勢必難以參加攻城,因而打消了這一想法。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