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天挺之秀(一)

字數:3472   加入書籤

A+A-




    擊敗黃祖後,孫策軍乘勝東去,直逼豫章太守華歆駐守的海昏。海昏隻有寥寥數千守軍,而孫策軍下卻有數萬人之勢。孫策見此,命軍隊駐紮在椒丘,令與華歆有舊的虞翻前去勸降。華歆本就是個文官,年輕時曾貪戀財權之勢,惹得管仲的後人管寧與他割席斷義,不是什麽意誌堅定之人,聽了虞翻捎來的口信,便立即率領眾人開城投降,於是孫策兵不血刃又下一郡,江東六郡盡數平定。

    為著名正言順,孫策再向漢獻帝獻禮,並上表道“臣身跨馬陣,手擊急鼓,以齊戰勢。吏士奮激,踴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塹,迅疾若飛。火飛上風,兵激煙下,弓弩齊發,流矢雨集。可謂驚心動魄”。自此,江東數百萬裏宏圖盡納孫策囊中。

    此時曹操剛於下邳城的白門樓下將呂布、高順等人梟首。聽說孫策已經獨據江東六郡,曹操倚在城牆頭,仰天長歎道“我與孫堅乃是同年出生,如今卻比不上他的兒子功績更大……猘兒,謂難與爭鋒。”

    恰好郭嘉遠遠走來,見曹操愁眉不展,試探地問道“主公莫不是在為孫伯符的事憂心罷?”

    “還是奉孝知我”,曹操苦笑一聲,拍了拍郭嘉的肩膀,“如今猘兒虎踞江東,擁兵數萬,帳下既有程普、黃蓋等老將,又有周瑜、太史慈等青壯將領,還有張昭、虞翻等謀士,江東百姓多愛戴之。彼有六郡之大,擁長江之險,而孤披荊斬棘二十餘載,如今卻隻有區區之地,還有北方強敵袁紹虎視眈眈,孤為之奈何啊!孤雖迎漢帝於許都,怕不是要步董卓、李傕、郭汜的後塵。”

    郭嘉笑對曹操揖道“主公啊,實在是過慮了!孫伯符再驍勇,也不過凡胎,聽報探說,他打仗總愛衝在最前與敵人廝殺。這樣的人,就像其父孫堅一樣,雖然能夠憑借身先士卒讓士兵為他效死力,卻難保不被刀劍所傷。若有刺客隱於陣中,施以暗箭,則必死無疑,即使擁兵百萬,又有什麽用呢?”

    曹操一怔,頷首睨著郭嘉,若有所悟“奉孝的意思是?”? “縱然那孫伯符有銅身鐵臂,也難敵我校事府百人之計罷?”

    曹操聞此,哈哈大笑道“有奉孝在,孤何愁大事不能成?”

    孫策大勝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回了吳郡之中,令吳夫人與大喬都放下了高懸的心,加之新歲孫紹出世的喜悅,全家上下一派其樂融融。

    廂房裏,小喬看著乳母懷中開懷而笑的孫紹,嬌聲對大喬道。“姐姐你快看啊,他睜眼笑呢。”

    大喬方出了月子,身子還有些虛,此時穿著一身月白綢裳,披著銀狐小襖,坐在小爐邊,含笑望著小喬和孫紹,小臉兒掛著恬然淺笑。

    孫紹才滿月,卻比旁的孩子看起來精神許多,濃眉大眼,活潑好動,甚是可愛,乳母也不由得稱讚道“夫人貌美,生得這孩子也如此漂亮,再過十幾年,還不知有多少人家的丫頭要傷心呢。”

    小喬抿嘴一笑,伸手要抱孫紹,乳母卻不肯給“小喬夫人不會抱孩子,還是別要了……”

    見小喬一臉沮喪,大喬也禁不住笑了起來“婉兒喜歡孩子,往後與周將軍有了孩子,一定會是個好母親的。”

    小喬羞紅了小臉兒,卻沒有像平時那般回嘴,小臉兒上滿是惆悵。大喬明白她的心思,示意小喬上前,拉著她柔若無骨的小手說道“前幾日孫郎來信,說前線雖平,但仍有匪患,周將軍隻怕不得來吳郡接你,過兩日,母親會選派得力之人,送你與周嬸去巴丘,不讓你們夫妻分離……”

    大喬寬慰著,卻見小喬通紅眼眶不語,不覺詫異,示意乳母抱著孫紹退下,複問道“你這是怎麽了?要去找周將軍,你不高興嗎?”

    小喬俯身蹲下,倚在大喬膝頭,哽咽道“舍不得姐姐……”

    大喬亦不由得鼻頭一酸,她強忍著淚,故作輕鬆道“真是個傻丫頭,嫁了人,還扒著姐姐舍不得?你不是很思念周將軍嗎?很快要見到他,你應當高興才是啊。再者說,周將軍又不會一輩子待在巴丘,相逢有期,可不該這般哭呢。”

    小喬尖尖的小鼻子紅紅的,晶瑩的淚滴順著滑膩嫩白的小臉兒滾落,俏生生惹人心疼“姐姐說的是,倒是我不好,惹姐姐哭了。”

    話音才落,門外便有婆婦通報道“夫人,周將軍家的周嬸來了,說東西都收撿的差不多了,請小喬夫人過去看看呢!”

    平定海昏後,孫策留太史慈守海昏,堂兄孫賁往廬陵,堂弟孫輔往南昌,周瑜駐巴丘,自己則率部回吳郡姑蘇。

    夕陽古道,數千精騎整裝待發,孫策身負銀槍,站在高大的大宛馬駒旁,握住周瑜的肩,懇切道“公瑾,巴丘前線就拜托你了。我們新破沙羨,難保劉表不會有後續的動作,你需多加小心。若劉表軍有任何異動,隨時派人快馬傳信給我。”

    殘陽似血,在這兩個少年郎身上鍍上一層耀眼的金色,愈發顯得他奪目,不似凡間應有。隻聽周瑜回道“放心,九江江口險峻,易守難攻,又有太史慈駐海昏遙相呼應,就算劉表膽敢大舉進犯,也過不了我這一關。我這就趕去巴丘前線,你便安心返回吳郡罷,萬望注意安全。”

    孫策點了點頭,又慨然歎了幾歎“往後我們兩人一東一西,怕是聚少離多了。若你何時想回江東來,我便派別人替你輪戍巴丘。”

    周瑜禁不住笑道“從前也常分別,這一次主公倒是囉嗦起來了?我還沒忘記要為你拿下荊州,何況還有益州、漢中、關中,隻怕到了胡子花白也不得閑。若你舍不得我,不妨我們解甲歸田,找個地方,帶上妻兒種地去,我們比鄰而居,日日可見,這樣你便也不必記掛我了。”

    孫策聞言大笑不止“說不好真有這麽一天,到時候我帶上瑩兒,你帶上小姨子,找個好地方,遠離世事紛擾,我們都生他十個八個孩子,等孩子長大,就結成親家……公瑾,也許,我們真的能打下一片太平盛世,也許這路旁戰亂廢棄的閑田,往後都會是什麽人家的良田了……”

    若按照君臣之禮,周瑜本應說“原為主公肝腦塗地”,可他卻脫口說道“正是因為這個,我周公瑾,願意永生追隨你孫伯符……”

    冬去燕來,又是一年孟春,孫策含笑對周瑜一抱拳,翻身上馬,揮手號令全軍急速行進。五千騎兵如雷鳴般向東開奔,那懸紅披風的身影,也漸漸融入了一片血色夕陽之中。

    周瑜並未命下部軍隊開拔,而是負手立在高崗上,望著如滾滾長江東去般的人流,腦中驀地浮現出十餘年前他與孫策初識的場景。

    彼時他們都年少,周瑜聽聞孫策攜母來舒城避戰亂,特意前去相交。猶記得那是一個爽朗春日的午後,舒城的八街九陌四處開著梨花,沁人心脾,周瑜策馬轉過小巷,來到孫策母子幾人落腳的院落,叩門求見,那人還未現身,便先爽朗而笑,及至近前,果然是個飛揚不羈的絕倫少年“吳郡富春孫伯符,大你一個月,以後就叫我兄長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