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周紀五(2)

字數:2115   加入書籤

A+A-




    五十三年。楚王納州陵地求平。

    武安君伐韓,拔野王,去上黨的路被隔絕。

    上黨太守馮亭,和城中的百姓計謀說:“如今去鄭地的道路已絕,而秦軍還在往前推進。韓國不能抵擋。不如以上黨歸趙。趙國接受了我,秦國必定伐他。趙國受秦國攻擊,一定會和韓國親善。韓趙聯合,就可以和秦軍抗衡了。”於是派使者去對趙國說:“韓國不能守上黨,將要被秦國吞並,但是上黨的百姓都心向趙國,不願意被秦國吞並。下官願意再拜獻給大王,”

    趙王把這事告訴了平陽君趙豹。趙豹說:“聖人以無故得利為禍。”

    趙王說;“人家喜歡我們的仁德,誰說是沒有緣故呢?”

    趙豹說:“秦國蠶食韓國,使韓地中絕不能相通,大王自以為是坐而受上黨,其實韓國人之所以不獻給秦國,就是要嫁禍於大王啊。秦國勞師動眾,趙國坐收其利。雖然強大,但不能從弱小者手中得到,難道弱小者就能從強大的對手手中取得嗎?這怎麽能說是無故呢?大王不如別接受。”

    趙王將這事告訴平原君,平原君請趙王接受上黨。趙王就使平原君前去接收土地。以三個萬戶之邑封其太守為華陽君。三個千戶之邑封其縣令為侯。吏民皆易爵三級。馮亭垂涕不見使者,說:”我怎麽能賣我王的土地而增加我的食邑?“

    五十五年。秦左庶長王齕攻破上黨。上黨百姓奔趙。趙國的廉頗在長平駐軍。負責接納上黨民眾。

    王齕因此伐趙。趙軍數戰不勝。

    趙王與樓昌,虞卿計謀。樓昌請求發重使前去講和。虞卿說:”如今和與不和全在秦軍。秦人誌在攻破大王的軍隊,雖往請和,秦將也不會聽。不如發使以重寶賄賂楚魏,楚魏接受了,秦人就會懷疑天下諸侯又合從了,這樣再去講和,才能成功。“

    趙王不聽。使鄭朱去秦國講和。秦國接受了。趙王對虞卿說::”秦國接受了鄭朱,“虞卿說:”大王一定講和不成而軍破。為什麽?天下祝賀戰勝的人都在秦國,鄭朱,是趙國的貴人,秦王應侯一定會故意顯重他,以告示天下。如此天下都知道大王向秦國講和了。這樣一定不會有人來救大王,秦王見無人來救,這樣講和怎能成功?“

    後來果如虞卿所料,秦國人隻是故意敬重鄭朱,大肆宣揚,卻不同意講和。

    秦兵多次戰敗趙兵。廉頗堅壁不出。趙王因為廉頗失亡眾多,再加上怯戰,多次責讓他。應侯又使人持金去趙國施反間計,說:“秦國人不怕別的,就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為將,廉頗容易對付,很快就要出降了。”

    趙王遂以趙括代廉頗為將。

    藺相如說:”大王徒以虛名使用趙括,就如膠柱鼓瑟,趙括徒能讀其父兵書,且不知變通。“趙王不聽。

    當初,趙括自幼學習兵法,自以為已經天下無敵了。曾與其父趙奢談論兵事,趙奢也難不倒他。但並不稱善。趙括的母親請問原因。趙奢說:”兵者死地,而趙括說起來太容易。趙國不以趙括為將便罷,若使他為將,破趙軍者,一定是趙括。“

    等到趙括將要出發,趙括的母親上書說趙括不可用。趙王說:”為什麽?“

    括母說:”當初他父親為將的時候,與士卒同甘苦。大王及宗室所賞賜的物品,都納入軍營。無寸草入於私家。受命之日,不問家事。如今趙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沒有敢抬頭仰視他的。大王所賜的金帛,歸藏於家。每天到處打聽有便宜的田宅買下來。大王以為他如其父,但不知父子異心。希望大王不要用他。“

    趙王說:”你不要說了,我意已決。“

    趙母說:”假如有不稱職的地方,身希望大王不要叫我們連坐。“

    趙王說:”好。“

    秦王聽說趙括已為趙將,就暗使武安君為上將軍,而王齕為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信君為將者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