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前一部電影小王還隻是小王,那麽這部電影裏,很長時期裏中國銀幕上也就這麽一個小王了。洪常青的派頭其實還是有些土氣,別說和《子夜城》裏孫道臨穿西裝的腔調比,就是和《羊城暗哨》裏麵穿著花格子襯衫的馮喆相比也顯得倜儻不足,忠厚有餘。可這是咱們自己的英俊,是屬於勞動人民的英俊,竟然在咱們裏麵也有他們比不了的美男子,從此之後,指導員軍政委就像如今招聘除了看你的學曆還得看你的鼻梁。

    據專家分析:以《紅色娘子軍》為始,王心剛的角色也進入了一個有趣的模式:男性引導者與黨的形象合二為一的故事形式。往往是這樣,男性像兄長一樣教育和幫助女性成長,當女性成長以後,男性往往退場或者英勇就義,女人成為第一英雄。《紅色娘子軍》是這樣,《野火春風鬥古城》也是這樣,甚至很多年後的《知音》還是這樣。於是若幹年後,“洪常青”這種意味的角色成為典範。這裏頗有些女權的意思了,既然女人和男人一樣可以穿起了褲子,那麽還有什麽非得男人來幹呢?

    當洪常青英勇就義的時候,我從來不覺得有哪裏可以悲壯的:該罵的反動派也罵了,該喊的口號也差不多了,說實話這個時候哪怕不給南霸天槍斃,謝晉導演估計是不會讓我們的黨地表親眼看見英特納雄哪爾實現的。共產黨員是刀槍不入的,但隻要組織上需要,什麽時候被入都可以,無論是土匪的鋼刀和反動派的子彈,這主要看對方的裝備。

    很多年之後,祝希娟和大家笑談由於領導幹預,

    掐掉了她和王心剛的感情戲,其實領導作了好事,要說郎才女貌,配得上王心剛的隻有王曉棠。

    《野火春風鬥古城》(1963年):遊擊隊政委楊曉冬

    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總有這麽一句:由於題材特殊某些情節請批判接受。而這個就像後來說什麽“兒童不宜”一樣,基本大家就心領神會有料了。譬如王曉棠和於洋在《英雄虎膽》裏的那段探戈,低級趣味了那麽多年,有多少人就是那麽記住王曉棠的腰的。

    而從《海鷹》裏開始,王曉棠就陸續在很多電影裏和王心剛扮演銀幕情侶,這個在本片裏達到了一個高潮,一個產生“男看王曉棠,女看王心剛”這樣膾炙人口標語的高潮。

    這個電影裏有這麽一場戲,楊曉東的母親在聽到自己兒子被叫“老楊老楊”的時候蠻不是滋味,老太太可不知道什麽中年男人一枝花的怪論,老太太認準了自己的兒子是小楊,而這個小楊讓聽著的王曉棠似乎被催熟了一樣,要說前麵還含羞待放,這下就離怒放不遠了。

    王心剛在這部電影裏非但做到了俊,而且也真正的做到了英,就這點而言,他和王曉棠才真正算得上角色上的“你是風來我是沙。”

    首先他在麵對自己母親跳樓的時候。日本鬼子這招我覺得夠毒的,老母親,又當著你麵,我當時想怎麽辦呢?母親給孩子一個痛快:兒子是我的,我說話他會聽。再多的文件也不能比這句話令我對這樣一個老母親肅然起敬,她最後一次給兒子理了理頭發,而兒子自然知道他要麵對的不僅僅是母親摔的一塌糊塗的屍體,這個時候,日本人還有什麽想法的話,何止是妄想?

    其次在麵對關錦濤掀開被子的刹那,也許就要重新被捕,也許就此和母親碰頭,楊曉東淡然地看著皮靴和鋼刀同樣雪亮的軍官,那一刻我看到了至大至剛。

    最後還是麵對關錦濤,他讓人們看見共產黨員會的不止是一筆好字,看著日寇燒殺淫掠的火光在他的言語中閃爍噴薄,偽軍的這支隊伍我想算是交待給八路了。

    王心剛賦予了角色強大的個人魅力,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個人魅力。

    1981年:知識分子史涓生

    在一九六五年的電影《秘密圖紙》之後,再見王郎已經是十多年後一九七四年的《偵察兵》了,而真正讓我們重新記得這個名字則要到一九八一年的兩部電影,而這個時候的王心剛已經是差不多五十歲的人了。

    首先是魯迅先生的《傷逝》。提到魯迅先生,現在都已經不是狐假虎威的人居多,竟令人感覺有些為虎作倀的朋友多得滿山滿穀的。而這部魯迅的作品似乎並不像其他那麽有戰鬥力,也許也是被上麵這兩種人放過而不多談及的原因,所以也寂寞很多了。說到這裏,首先要感慨一下中國的演員製度,原因是我在查閱女主角林盈女士的資料的時候,竟然發現她一共才演過三部作品,分別是傷逝一九五九年的《冰上姐妹》和一九六五年的《烈火中永生》,還有一部就是和王心剛主演的一九八一年的《傷逝》了。提到了《冰上姐妹》我才想起來那圓圓的臉蛋,也就是說如果資料無誤的話她隻演過最後這麽唯一一部彩色電影,這樣的表演磨煉怎麽去配戲,更怎麽去談演戲呢?縱然我對她在《冰上姐妹》裏的表演還是很有好感的,可是就算是皇帝這種家傳職業,也得多幹幾年才明白東西南北吧?

    《傷逝》是一部講現實將婚姻的旖旎碾得粉碎的電影,用魯迅先生的話講,這兩個人都算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人物,看得出王心剛很用心地試圖去“用電影的獨特表現方法和劇作的總體構思出發去構思自己的表演”,也通過“外在的形體動作和畫外念白,還是內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動作,都比較真實地體現了二十年代一個曾經陶醉於個性解放、不承認嚴酷現實、而又被現實的牆壁碰破頭皮而有所醒悟的知識分子”典型性格。但由於對於主人公為什麽甘於,這樣為什麽不敢改變這樣都沒有做出更深層次的拷問和思辨,這樣的表演除了告訴我們王心剛也許部隊轉業了還能做做小知識分子,除了被遺忘還有什麽其他的可能呢?

    《知音》1981年:愛國將領蔡鍔

    說起來中國電影圈四大美男子,除了龐學勤由於照料妻子很早退出銀幕,馮喆遭迫害夭亡。孫道臨和王心剛在垂垂老矣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演了一個試圖結束中國封建時代的人物,前者是孫中山,後者是蔡鬆坡,前者做到了,後者“出世未捷身先死”,和他們有關的共同一個名字就是袁世凱。

    他是所謂“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儒將。曾經將曾國藩、胡林翼的治兵經驗和言論編撰為《曾胡治兵語錄》,一時傳為軍中寶典。而在帝都開始更是流連花市,佯狂逃醉。王心剛依舊還是隻演出了他的形,演出了蔡鬆坡的痛苦甚至懦弱,卻把最要緊的魂丟失在組織意見裏麵,這樣的收場可以令他於1982年獲第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然後更是榮任八一廠副廠長。但就表演,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又多看見了什麽?

    我喜歡的王心剛完整的就是一個楊曉東,因為那個人為自己憂傷,為自己而愛,為自己而憤怒,但這在很長時期裏和富有中國特色的“英俊”確實最格格不入的,也許也正是因為這點,王心剛曾經是最英俊的中國男演員,也終於隻是曾經。

    他花幾分鍾可以將你搞定——胡軍小評

    最近在某品牌方便麵廣告裏胡軍有這麽一句台詞:征服天下我用了一輩子,某某麵搞定我,隻花了一分鍾。話雖調侃,倒是不妨作這樣一個設想,如果胡軍要搞定你,要花幾分鍾呢?

    《費家有女》初長成

    有句俗話叫做"江湖夜雨十年燈",這部九四年的片子可以說是胡軍第一次和我遭遇的劇集。小眼睛的女生容易給人迷離的感覺,小眼睛的男生未嚐不是這樣。這個裏麵胡軍演三姐夫,結果和老二春風了一把,又是老五的暗戀對象,可謂"萬花叢中走,很多片沾身。"但就如裏麵那個二姐所說的,如果"真有個你動心的,你也會專注地轟轟烈烈一把",於是胡軍的第一個特性,也可以說最基本的一個特性借助這個角色浮現出來:測不準。所有的女人都會意識到他的危險,所有的女人都希望成為這種危險的終結者,於是他一次次無奈地望著你,無辜得就如你們從未有發生什麽。至於究竟發生什麽?靠好奇是遠遠不能解讀的。

    《東宮西宮》都是他

    王小波在《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提到"是些教士或修道士,通曉拉丁文,打一輩子光棍,萬一打熬不住,搞了同性戀,要被火燒死",可見東西方同性戀受摧殘的曆史是可以別別苗頭的。而張元的這部電影,以北京最有名的同性戀聚集地為舞台發散的浮世繪,裏麵的人物其實出奇的少,一個是阿蘭,一個就是胡軍扮演的警察。其中胡軍其實扮演了所有阿蘭想象中的那個男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淩駕於所謂該被燒死的同性戀之上。在這樣一部支撐點細若遊絲的電影裏,夜色是看不見的幕布,對話是真正的主角,一些意識流的回憶鏡頭和幻想鏡頭組成的氛圍裏,胡軍詮釋著一個靠大蓋帽和製服支撐著的"當然正確",但是感性上的蠻力慢慢蘇醒,聲嘶力竭的理性除了越來越弱的"你賤","你有病"顯得那麽色厲內荏,當他在雨中終於狠狠地吻著他,我們都知道崩塌的不止是一種態度,不止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選擇。死囚愛上了衙役,我們愛上了找到自己的小史,胡軍讓我們看到,我們都是用某種製度醬化的自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