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字數:3596   加入書籤

A+A-




    這麽一劃拉竟然正好十二件,合一年之數,就湊這麽個整數吧。

    首先,張丹楓可以沒有做任何事情,但他不能不遇見雲蕾。我想稍微翻幾頁我們就能從這對男女的身上讀到一句外國話和一句中國話:羅米歐和朱立葉,不是冤家不聚頭。

    雲家明顯是從蘇武那路來的,在中似乎所有的仇恨都濃聚為了雲家和張家。記得張宗周說自己害雲澄的思路很簡單,就是看不慣他對大明如此忠法。而雲澄也匪夷所思這個給瓦剌國指指點點的漢人為什麽要跟他不離不棄的,但不明白關不明白,兩個老人的目光灼灼最後變成了一張壓得雲蕾透不過氣來的羊皮血書。

    說到這裏寫老人的武俠書是很少很少的,大抵老人出來基本就是什麽把所有功力給了什麽少俠,要麽就是給少俠拿來練了手。台灣的城邦暴力團雖然說想刻意逆流而上,但估計知道張大春的該比知道他的師父高陽的還要少吧?不過其實善於寫少年的古龍還是寫過很多年紀大的老俠的,譬如《情人箭》裏的唐家老爺,又譬如《鐵血大旗門》裏雲翼和雷鞭怒視的場景大抵接近雲澄和張宗周的糾纏的。男人自然剛愎自用的多,何況老男人,在這種泰山壓頂老樹盤根的情況下,張丹楓和雲蕾的愛情和羅米歐朱立葉相比還要“想說愛你真的好難”,而紮紮實實地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兩個人碰麵就一會兒我替你出頭,一會兒你給我使了絆子,糊裏糊塗地做了保鏢,糊裏糊塗地在古墓裏“讓我們用愛畫一個同心園”。然後非但自己分部的師父都是情仇糾纏,羊皮血書也終於從小兄弟的懷裏拿了出來……

    俗話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卻又不是兩個人的事情,這個在張、雲身上體現的同樣淋漓盡致。雲蕾初出場散花一幕算是驚豔了,然後什麽金刀少寨主,什麽黑幫梟雄閨女,結果都不入小姐法眼,漸漸地自然就會想竟然是什麽樣的男子能配得上她,果然,來了個一騎照夜獅子馬的書生。

    從來翻覆似波瀾,竟然波瀾的源頭是兩家本來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這個幾乎是人力無法可以影響的,便在絕望中腐蝕兩個人的甜蜜。轉機就出在張丹楓的放棄上麵。張丹楓這個人的狂令人動心,但最令人動心的不是他的狂;張丹楓這個人的俊足以令人折服,但最令人折服的自然不是他的俊,他最令人動心的還有折服的還是他的放棄,而這個放棄表麵上最大的獎賞就是雲蕾。

    “張丹楓如在夢中初醒低聲說道:“小兄弟,你也進城麽?”雲蕾盈盈一笑,種種恩仇,般般情愛,都盡溶在這一笑之中。”

    除了日後我看金世遺和穀之華終於團聚之外,這也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結局,其實後來看楊過小龍女重逢倒是另外的滋味,梁羽生和金庸的不同大概也在這種地方,真是所有的都別去推敲了,有情人最終做了眷屬,這世上又有誰真的喜歡孤單?張丹楓就如一把寶劍從開始一直縱橫到了最後,縱然如何鋥亮,還是需要一雙溫柔的手加以拂拭和收藏的吧。

    而脫不花則沒有這種福氣了。

    男女之間最透骨的情語大概莫過於“我願意為你去死”。因為如果真的那樣做了意味著已經完全隻是付出而沒有了索取,而索取不說是愛的目標也是支持愛得以纏綿的最強後盾了,但真的愛充沛到了不需要後盾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一方真的為了一方犧牲,乃至生命。

    對比《射雕英雄傳》的華箏之於郭靖而言,脫不花也是青梅竹馬,理所當然地覺得張丹楓該是屬於她的肩膀,但和華箏幾乎隨波逐流甚至客觀上成了郭靖的殺母仇人不同,脫不花更主動地愛,更為對方設想地愛。當她感覺她的愛就要消逝的時候她斷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想,一輩子為別人付出的張丹楓這次算是紮紮實實地被欠了一次情,情,何以堪?

    《萍蹤俠影》開始了很多我武俠裏的第一次,譬如我第一次感覺什麽是高手就是裏麵用吳鉤的澹台滅明,從開始打到最後,除了被也先大軍包圍算是無力,但殺出重圍感覺還是不成問題的,這個和“江南七怪”在《射雕英雄傳》裏出現到最後的實力落差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而這樣一個“猛將兄”竟然有一個美人妹妹,當時我的感覺真有張飛的妹妹是張瑜的感覺。而張丹楓對她的“背書”我感覺是那麽的灑脫,對象是屢屢和他擰著來的雲重,比比很多嘴上說得漂亮的大俠,張丹楓實在是心地光明的一個人。

    雖說大英雄能夠真風流,但張丹楓的魅力其實真的和愛情的關係反而是最小的。

    一爐火,一缽食,《蜀山》滋味

    自從梁羽生辭世,由於要為平媒寫一篇專題重新了梁羽生的《白發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這個係列,基本就是講天山派故事。讀完後本想作為我武俠之旅的盡頭,順手打開了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恰似孫悟空醉歸蟠桃筵,誤入兜率宮:

    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

    在看《蜀山劍俠傳》(下文簡稱為《蜀山》)之前正好看完金聖歎批注的《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夫欲有全書在胸而後下筆著書,此其以一部七十回一百有八人輪回疊於眉間心上,夫豈一朝一夕而已哉!《水滸》是因文生事。隻是順著筆性去,削高補低都由我。

    《蜀山》的最大問題和弊病便是他基本是個即時連載作品。他的文字便是脫節百足的一段段文字。這個基於是連載幾乎是先天性的缺憾。開頭一定要鮮辣勾人,逼稿的時候要隨寫隨有,審美疲勞了就平地波瀾,寫到後來早已經忘記了初衷或者改弦更張。而大部分人是沒有重新修訂整理的力氣(梁羽生做過一些,古龍試圖這麽做,溫瑞安號稱在做,黃易不得不做,而做得最好的是金庸,以至於他晚年又想做一遍),麵對自己寫下的那些人和事情,稿費已經入賬,力氣就用在編造下一個故事吧。生活就是這麽被消耗著,被繼續著。

    以《蜀山》可以說驚人冗長的篇幅而言,他的奇特首先就可以結一個“長”字(正傳大約400多萬字,山西版第十一冊包括《蜀山後傳》及《峨眉七矮》)的。這一段段的跳躍、脫漏、矛盾、精彩恰如山珍海味肆無忌憚地在腦海裏奔騰呼嘯,一山而見天南海北,一日而見寒暑晨昏。如果把看做是一場盛宴的話,《蜀山》恰似四川料理中的一位大佬:火鍋,或者叫做麻辣燙。各種題材在繁冗蕪雜的篇幅內堆砌,翻滾,嬗變。百味雜陳之後順其自然地便是百感交集。還珠樓主無論是直接還是客觀的生活經驗無疑是非常豐富的,所以我會想到連闊如這種一輩子吃開口飯的江湖老先生。看透世情但又不得不裝瘋扮傻。給看官玩意卻又知道真地捧出真心後果不會是玫瑰色的。其才若海,泥沙俱下,老奸巨猾,沉痛蒼涼。曾經有人寫過這樣的書,用這個作為武俠的句號無疑是般配的。

    一爐火,一缽食。火滾食來,便是《蜀山》滋味。

    父母在,偶落白發《青城十九俠》

    題記: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典出《論語為政第二》

    《青城十九俠》全書一百零六回,我這裏說得是第三回:(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