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冷眼看她嫁做他人婦(二更)

字數:3320   加入書籤

A+A-


    黃月英雖然見這諸葛孔明勤學好文,也是頗有些才智之人,但還是一心念著那略顯些平凡卻更為真實一些的徐庶,故而麵上不喜不悲。

    蔡氏眼觀著女兒的麵部表情,心裏隱隱有些擔憂,便向身旁的黃承彥使了個眼色。

    黃承彥見狀,又想起之前麵對徐庶時女兒的反應,頃刻間便對自家閨女的一絲女兒心思有了了解,他看向諸葛亮,“你方才說到寒舍來是為請來媒妁之言嗎?!”

    諸葛亮心中透徹的很,看這情形,黃老先生尚未做通愛女的思想工作,自己這般冒然到訪,是否有些過於唐突?!

    他心中頓生一計來,便對身側的中年美婦說道,“辛九娘,請您為書生我與黃家姑娘牽線搭橋一番,如何?!”

    “諸葛書生說笑了,您這般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黃家小姐又多才多藝,是巾幗少有的奇女子,此乃絕配,還需老生為你兩位牽線乎?!”

    這辛九娘貌似經驗豐富,連說話都極為老道,壓根兒就沒有問兩位少年人的主義,直接就將郎貌女才給扣在他們身上了。

    黃月英聞言,眉毛挑了挑,看向臉上一直掛著微笑的諸葛孔明。

    又見那辛九娘劈裏啪啦的將奉承之言說了一大通,無非便是兩人乃天作之合,若是沒能夠成功,連老天都會不容,雲雲。

    黃月英被這媒婆的話癆給惹得有些惱怒了,當礙於父母的麵子,又不好當即發作。待這辛九娘說幹了嘴皮,端起茶水飲用的縫隙,便輕言細道,“小女子聽聞諸葛先生才高八鬥,聰慧機智,那小女便希望成婚時不可墨守成規,可否想出一些新穎點的法子來,讓小女子也能走一回新路來?”

    “敢問姑娘,何為新?!”諸葛亮見那黃月英未在明麵上提出反對意見,知道事情已有轉機,便抓住機會,主動迎擊,反問了回去。

    “屆時不想騎馬坐車,世人淨知我喜歡一些新鮮玩意兒,如若達不成心願,便是一種終身遺憾,天作之合那又如何?!”

    “既然如此”,諸葛亮略微向前了一步,但依然與黃月英保持著禮儀之內的距離,“亮可否將姑娘此話視為同意了父母之意,隨了媒妁之言,應許了這門婚事?!”

    黃月英聽到這話,微微低下了頭,貌似羞澀一般,“正如先生所言!”

    諸葛亮大喜,即刻向廳堂之上的所有人左右逢源般行了一個大禮。

    “瞧瞧這小兩口,如此般配貼心,真是不負上天的撮合啊!”辛九娘也是個聰明的主,逮到機會便向黃承彥伉儷祝賀了一番。

    眼見這辛九娘又是拜天又是敬地的誇張舉止,遠遠透視觀望著這一切的努比禁不住譏諷起來,“王儲殿下,你說這凡人當真就將這門婚事算在了九重天上神們身上?!”

    “難不成這辛九娘有順風耳通天眼?見得這姻緣石上鐫刻的字?!”它嗤之以鼻地嘲諷著,凡人自古愛拿上天說話,行善作惡都是如此,為了一己之利,橫豎都愛拽上神仙說事。

    冰冷著一張臉的言瑾霽沒有作答,手裏緊緊地拽住了那日返回仙界時,母後柳傲凝塞給自己的那個錦囊……

    半個月之後,諸葛亮再次造訪黃宅,圍著黃月英所做的那些木狗、木人、木虎等物件仔細研究了一番,幾經揣摩之後,眉頭頓然舒展開來,隔著房門對靜坐在內的黃月英到了謝,轉身又樂滋滋地籌備婚禮去了。

    “小姐,這諸葛亮倒是對您與他的婚事很是在意呢,瞧這用心程度,親力親為的,怕是沒幾個人能比及的吧!”侍女曉蓉壓低了聲音,對站在窗前望了許久的黃月英說道。

    “今日也罷,他叔父逝後,家境每況愈下,親身做事倒也無可厚非,若是日後成了大事,還需親力親為,可就不是一個好事了,讚譽的人會說他是鞠躬盡瘁,頗有用心之人便會誹謗其獨斷專權、不善禦人!”

    “小姐真是想的長遠啊!”曉蓉一臉的崇拜看著自家小姐身上。

    黃月英低聲長歎一聲,再過半月,自己便真要嫁與諸葛亮了。

    按說此人才貌雙全,應是良緣一樁,但不知怎地,夜深人靜之時,心裏總會想起那徐庶來。

    之前曾聽坊間傳說此人肝膽俠義,孝順豁達,棄武從文後又勤奮好學,更是天資聰明的良人,心中便生出幾許愛慕之意,

    奈何父母屬意於諸葛孔明,自己也找不出拒絕的理由,獨處時難免唏噓酸楚一番。

    又有半個月過去了,終於在一個初夏的時節,黃月英出嫁的日子到了。

    這天清晨,諸葛亮的書童早早起床,將簡陋的茅屋打掃了一番,又把自家先生做的那幾個木質機關抹擦了幾下,見先生床頭的那隻蠟燭已燃盡,嘟著嘴,一邊收拾一邊說道,“這黃家小姐好不奇怪,我家先生沒嫌棄她貌醜出來嚇人,她倒好,還毫無自知之明,給您出難題,不騎馬坐車,難不能讓這些木頭玩意兒托著她入門?!”

    “休得誑語,”諸葛亮輕聲叱喝道,“那黃家姑娘自幼耳濡目染,受黃老先生影響,熟讀經史,多才多藝,是世上少有的奇女子,她發明的那些木頭獸類與人,裏麵機關算盡,不可謂世間難覓的能人,焉能以貌取人!”

    書童見先生動怒,便又嬉皮笑臉道,“說到先生心愛之心了,瞧你激動得,今天就會迎娶過門了,小生還是不玩笑與你了,大清早的,又逢喜事,不可生氣影響心情咯!”

    諸葛亮見狀,甩袖出了門。

    不一會,小徑那邊便出現了一眾好友的身影,眾人到了諸葛亮的寒舍,見毫無喜慶的氣氛,便起哄道,“‘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諸葛亮啊諸葛亮,你這是嫌棄你那未過門的嬌妻嗎?!”

    人群中的徐庶見此情景,便從衣袖中取出一些東西,遞給諸葛亮的書童,“去將房屋內外稍微拾掇一下,莫要委屈了黃家姑娘!”

    諸葛亮瞟了一眼徐庶拿出來的東西,竟然是一些許多顏色絢麗卻又並非落俗的花瓣及彩色的布條。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