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給天作之合加點顏色(一更)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徐兄這是?!”諸葛亮詫異地問道。
“不過是一些小女兒家喜歡的物什,家母唯恐你家中布置的太過冷清,便找來一些碎布,自己做了一些,想來定會有些用處吧!”
“你看我們都是一群不懂姑娘家那些喜好的書生,怎麽拾掇這些花玩意兒?!”一旁的崔州平納悶道。
“無妨,我著令書童們布置就是!”說罷,徐庶轉身拉走隨性友人們帶來的書童,指使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如此那般了一通。
少傾,他又走回眾人麵前,對諸葛亮說道,“走,陪你接你家新嬌娘去!”
崔州平在一旁敲了徐庶一下,悄聲說“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黃月英明明是黃發黑膚的極醜之女,你倒說成是新嬌娘,不是氣煞孔明兄嗎?!”
徐庶任是見過真人但又無法說明,頓時氣結無言。
諸葛亮倒很是坦然地笑道,“無妨,娶回來我定當寶捧在手心上!”
崔州平聞言,詫異地看了看兩人,覺得氣氛甚為怪異。
一行人準備妥當,卻見諸葛亮轉身回了屋子,有人便小聲質疑道,“這孔明兄是準備臨陣脫逃嗎?!”
“他倒不敢,也不願!我若為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徐庶幽幽地說了一句莫名其秒的話。
“你可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試問你天天對著一個黑膚的醜婆子看看!”有人冒出譏諷之言。
徐庶一聽,便瞠目相向,嚇得那人躲在了崔州平身後。
“快看,這孔明牽出的是一個什麽怪東西?!”有人驚呼道。
隻見諸葛亮和他的書童牽出來一個既不像牛,也不像馬的木頭玩意兒來,後麵拉著一個石磨滾子一般的車輛,雖然貌似笨重,行動卻並不遲緩,三步兩步就走到了眾人麵前。
“你這是?!”崔州平指著那木家夥問道。
“我自造的木頭車,”諸葛亮微笑著說,“我家娘子不想騎馬坐車,可是大喜之日怎能讓她自己步行而來,倒不如做了這木頭家什,風風光光,新奇熱鬧地迎她過門來!”
一眾人等相視一笑,隨著諸葛亮的傑作一同往黃承彥宅院去了。
黃宅內。
處處張燈結彩,上下喜氣洋洋,黃承彥與夫人蔡氏早早地收拾妥當,坐在自己廳堂內等待新郎諸葛亮的到來。
離迎娶的時間尚有三個時辰,就依稀聽見有人聲鼎沸自黃宅巷口傳來。
黃承彥笑道,“這諸葛家小子倒是聰明,不知怎地,竟將這聲勢造得如此盛大!”
蔡氏聞言,也喜滋滋地看向廳堂入門處,等待家仆來傳話。
不一會兒,便見幾個家仆連跑帶蹦地進得門來,其中一位便是日前見過諸葛亮的小書童,他又驚又喜地通報道,“老爺、夫人,那諸葛孔明前來迎娶我家小姐了!”
“淡定些,切不可慌張,失了我家的門風!”蔡氏道。
“夫人可知那諸葛亮使得是什麽東西來迎娶咱家小姐呢!”小書童滿眼驚奇的八卦著。
“急什麽,一會兒老爺夫人就可見到了!”一旁略有些年長的中年婦人責怪道。
“無妨,今個兒喜事,就隨他們去吧,究竟是些孩子!”那中年婦人是黃夫人蔡氏的陪嫁侍女張嫂,這些年在黃宅也當半個管家在用。今日見平素裏嚴肅的老爺也發話了,便狠狠盯了鬧得最歡的小書童和小家仆一眼,沒有再作聲。
熱鬧的聲音越來越近,不一會兒,就聽得那一直候在黃宅大門外的辛九娘的大嗓門,“呀喲,恭喜黃老爺,賀喜黃老爺,您家新婿諸葛亮來迎娶黃月英姑娘啦!”
話音剛落不一會兒,便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辛九娘帶引著一眾年輕婆子出現在廳堂前。
這時,蔡氏的陪嫁侍女張嫂笑嘻嘻地走過去,將辛九娘和新郎官諸葛亮迎了進來。
這辛九娘一進門廳堂,便對張嫂說道,“有勞張大姐將我引至小姐的閨房!”
張嫂笑得合不攏嘴來,她即刻將辛九娘帶往黃月英的住所。
不一會兒,黃月英便被辛九娘和張嫂等人簇擁著進得廳堂來,隻見她一身大紅的衣裙,紅蓋在頭,因看不見腳下的路,頭微微低著,立於廳堂左側。
這時,黃月英的侍女曉蓉走到新郎諸葛亮麵前,問道,“我家小姐請問姑爺,可想到什麽法子將我家小姐迎過門去?!”
“木牛流馬!”諸葛亮答道。
“哦?!”曉蓉走回黃月英身旁,傾著身子聽了黃月英的說,便又說,“何謂‘木牛流馬’?!”
“受你家木狗啟發,我做出一種替代馬車的出行工具,雖有些笨拙,但娘子可放心乘坐!”
“是呀,新奇的很!”一旁的崔州平也跟著起哄,“定會讓黃姑娘滿意的!”
黃月英點點頭,辛九娘見狀,連忙拉開嗓子,拉開了婚禮的序幕……
在女家的儀式一結束,正逢吉時將至,於蔡氏的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黃承彥暗自神傷,卻也不得不將女兒送出了家門。
他有些失落地看著自己的寶貝閨女向大門外停著一輛幾不像的磨滾車走去。
黃月英即將登上木牛流馬之時,轉身回望了一下站在大門內的父親,黃老先生想要再給女兒叮囑幾句,奈何未出言便已哽咽,隻得揮了揮手,眼見著女兒坐在木流牛馬上,別諸葛亮牽引著往其住所走去。
一路上,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很是好奇,這木流牛馬是如何將那不露真相的黃月英給送至少年俊才諸葛亮家中的。
於是喧囂聲中,隊伍細水長流般隨著新娘新郎慢慢地往目的地走去。
當人群跟著送親隊伍到達諸葛亮住所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隻見諸葛亮那原本土墩不過大了幾塊茅草的簡陋屋舍,居然在幾個時辰內便變成了木質為樁,枝條為梁,茅草做頂的木頭房子,周圍還被一些薔薇藤蔓籬笆圍成了一方小院子。
而最亮眼的,卻是那木頭房子上,以中心軸為點,牽出了的那些五彩繽紛的粗布彩條,將房舍圍了一大圈。初夏的徐徐微風中,布條便隨風搖曳,煞是好看。
“這,這又是些什麽?!”崔州平見狀,甚為詫異,不說這些像足了北蠻遊牧民族的帳篷,單單這半天時間不到,就能做出這麽大的工程,便能讓他瞠目結舌了。
“我家先生送給諸葛先生的賀禮!”一個細細的聲音傳來,那是徐庶的小書童,一雙大大的眼睛看著麵露驚色的眾人,一副“見怪不怪”的神情。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