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戰事微瀾(顏良)

字數:3278   加入書籤

A+A-


    外麵如此鬧騰,陸清嫻不知,此時她心裏卻是另有一番計較。在一線閣出關前,祖父將各大世家基本情況都跟她講了一下。京都顏家在文人中聲望地位也極高,家風更是嚴謹。顏家二公子文采斐然,卻窩在邊境縣城當個小小縣丞,果然有意思。那她接下來的事,便方便許多啦。接著,陸清嫻便單刀直入,“顏縣丞,不知城中情況如何?”

    顏良不是不震驚,而是被麵前這位年約十四五歲的小公子打擊地不知如何反應啦。他把人引入縣衙議事廳一路上,腦海中一遍遍回響著那輕飄飄一句話:找人扮的。內心小人一個勁狂抓亂撓,手輕拂額上的細汗,木訥地交代,道:“城中情況已甚是凶險。如今正在宛平城禦敵的是司徒家小公子司徒曜。他膽識、謀略、戰法也算是是各中翹楚,有勇有謀,帶領手下士兵也頗有章法。對方將領荀攸是個謹慎之人,前幾日未加以強攻,皆因探不清虛實。對方兵力是我方五倍之數,若探得實情,隻怕是…。”想到今天敵軍那強烈攻勢,若不是有眼前小公子整這麽一出烏龍戲,還不知他能否站在這,“今日還要多虧小公子…”

    “司徒曜嗎。”陸清嫻低語一聲,接著揮手表示不敢當,“那清軒兄長,可有留下隻言片語……”

    “清軒公子在兵變之前,尋到在下。隻提示讓在下注意宛平城近期有何異樣。若有突變,托在下務必守住宛平城。司徒小公子也是得了清軒公子提醒,事發後緊急趕來增援宛平城的。清軒公子離去前,隻交代務必守住宛平城七曰,說七日後一切自有分曉……”顏良頓了頓,無奈歎息,“明日可就是第六曰啦,若援軍……”

    陸清嫻看著顏良悲憫無奈樣子,眼一亮,深深一拜拱手施一大禮,“在下有些許拙見,不知顏縣丞可否同在下共擔此節。”

    這麽正重大義的事,顏良額頭卻不由得一跳,因為陸清軒來找他的時候也說過類似的話,那麽接下來。果然隻聽陸清嫻話語一轉,“敢問顏縣丞,如何處置甄諾。”

    朝廷革罪命令還未下達,已經連名帶姓稱甄縣令為“甄諾”,那麽接下來想必不會是什麽多好的結果。顏良做足心理準備,順勢問道:“不知小公子,意欲如何。”

    “斬殺”陸清嫻清冷兩字輕飄而去,卻無端透露著凜冽的殺氣。

    即使顏良做夠了心理準備,心口也被震得不輕。瞬間驚魂後,顏良隻得“嗯”了一聲,說實話他有片刻地不適應。怎麽也不明白到底有什麽樣的經曆,才能讓一個人前一刻似悲憫蒼生的菩薩,後一刻短短兩個字就似殺場裏的修羅。不過也因為這兩字,他血液裏有類似於興奮的因子在跳動著,這是怎麽回事。

    陸清嫻見顏良露出的神彩,便快速道出自己的想法,“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何況棄城不顧、臨陣脫逃本就該殺。為今之計,隻有盡可能調動全城力量全力守城,拚得一時算一時。”

    “小公子的意思是調動城內還留守的百姓一起守城。”顏良表示有點懷疑,他不是不相信群眾力量,也不是懷疑百姓要守城的心。而是在大多數百姓心中認定此次禍端源於賈俞那廝。他雖就任不多時,卻也深知賈俞那廝欺男霸女,橫行鄉裏,再加上平時甄諾那混蛋助紂為虐,百姓1多受欺壓,心中不免多有怨言。更重要是,軍中製度完善,死傷補貼皆有規定。若讓百姓一同守城,總該要有個補貼獎勵之類,甚至於隻能比軍中士兵高,決不能低。說白話點,還是錢的問題。

    陸清嫻自是知顏良心中所想,一個眼神看向身後的清月。隻聽“啪”得一聲,一個包袱重重的敲打在桌麵上。顏良忙上手打開,好嗎,裏麵的金銀玉飾和一疊厚厚的銀票,又嚇了他一跳。顏良抬頭疑惑看向陸清嫻,不由不懷疑這位看似清冷,實則膽大,行事詭異的陸家小公子不會一路打劫過來的吧。顏良從來不懷疑這位小公子是掏自家的腰包,拜托他是陸家人,那麽蠢得替別人擦屁股還得倒貼的事,怎麽可能發生在陸家人身上。

    “咳咳,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陸清嫻終於有點不自在啦。

    嗯,本公子就知道,果然如此。等等,他怎麽有點又快要上賊船的感覺。

    “我相信,顏縣丞定會處理好剩下的事。”

    嗯,你還是別相信我吧。等等,不對,本公子處理,那他幹什麽去,說好得共擔呢。

    “我自是去完成清軒兄長的承諾。”

    嗯,等等,陸清軒的承諾,那是。

    “搬救兵”揮手,陸清嫻帶著清風清月翩然上路。

    “等等,小公子要準備去往何處?”顏良終於有機會冒出一句話啦。當初陸清軒也是如此,這次他不想在光榮死後還要被人念叨,俗稱“死不瞑日”。

    “轉告司徒曜:我相信他這次不會再是個有勇無謀的囊包,讓他一定要等到我回來。”陸清嫻不明白為什麽自己會如此粗俗的刺激司徒曜。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的那件事吧,她心底裏覺得司徒曜是個越激越勇的主兒,有種不服輸的傲氣,這樣方式或許更適合他吧。司徒曜要是知道陸清嫻對他初時如此評價,一定會不顧男兒形象,狂拽恨搖,反駁:“你那是什麽意思。你的意思是說:小爺我就是個”牽著不走,打著反進“的主兒,俗稱:”欠罵“的貨嗎。”不過隻到最後的最後,司徒曜承認:他就是個欠罵的貨,是個隻欠陸清嫻罵的貨。而那時,佳人已去,他隻能用餘生時間去追憶……ps: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人生苦暫,良緣難覓。百年修得一回首,千年修得共嬋娟。浮華沉世過千麵,不如一世一手牽。且行且珍惜吧。

    ------題外話------

    某日,一白衣老道,觀我麵相,他說:孩子,你情緣淺薄,把名字改了吧。

    我問:何解。

    他答:佛曰:緣為冰,你將冰擁入懷中。冰化了,你才發現緣沒了。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

    我卻問:那您信道還是信佛?

    他答:觀你前,我信道。觀你時,我信佛。

    我嗬嗬一樂,問:那觀我之後,您是準備修道還是修佛。

    他答:道可道非道。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我又嗬嗬一樂:各位看官,猜猜我樂什麽?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