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元七星打劫局
字數:3563 加入書籤
列車的到站點是福建的省會福州,到了地,我們先將之前從北京托運寄存過來的一些行頭核對了一番,這些用品,都是九爺爺根據福建地區可能存在的古墓環境所準備的,單是纖鏟,就備了”旋風鏟,桶鏟,破磚鏟“三種。旋風鏟鏟頭帶齒,鏟體呈圓形,上頭留了空,專門用於對付夯土層,紅土層,灰磚層等人工夯打過,較結實的土層。桶鏟,機體足夠,留了缺縫,吃土量極快,打盜洞的時候不可或缺。再說破磚鏟,留了尖頭,厚實扁形,狹小的空間裏,遇到磚,瓦,石,都可以輕易打碎。
有人心想,那盜墓最絕的不是洛陽鏟麽。何必要那麽勞心勞力搞一堆其他的探用工具。其實這個想法存在很多誤區。我自是沒有真實倒過鬥,但以往接觸的人群中不乏個中好手,平日裏了解的也算是足夠。便也得知,這洛陽鏟的適用性是不錯,不過一般都是倒鬥界的門外漢所使用。他們大多是地裏的莊稼漢,不懂風水走勢,不懂天星術數,找古墓,靠的就是人海戰術,十橫十縱,線點,星點,井字點,梅花點。一畝地,要打百來個探洞。再者,那周寧地區多丘陵山地,高低起伏,土質雜硬,水田遍布,洛陽鏟這個所謂的利器,在那便會成了累贅。
除了鏟具,行頭裏還備有小型鑲嵌滑索,龍形爪索,頭探燈。壓縮幹糧,火折子,因為照明彈不是流通品,所以僅僅隻找到了兩顆。傍身上,我帶了把花鋼紋的藏短匕首。而大寶有夠講排場,也不知道托的是誰,說那鬥裏不太平,為了我們三的安全,從九爺爺這要了萬來塊。在黑市上弄了把蘇軍70年退役下來的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這東西,雖然退了役,可不比現役軍裝備火力小。說是手槍,但柄上可以接上槍托,半自動20發,小範圍裏,精度,射速,威力,那得能把粽子給打成肉醬。
說到粽子,九爺爺倒是讓我和大寶在當天的早市上買了兩個新鮮的黑驢蹄子。七的八的加起來,也就填滿了兩個旅行包。大概的對付了頓飯,這才奔著北宋年間的“青田鄉東洋裏”,也就是現今的福建周寧縣城去。
車途上,那大寶發揮了他百分百的滑溜口才,結識了一個長得還算地道的周寧妹子。姑娘家姓李,名淑芬。周寧獅城鎮人。這打小生這長這的人。那論鄉間趣事,地理環境,可沒多少人有他們熟悉。大寶告訴淑芬,說我們就是來旅遊觀光的,問了些不著邊際的,又給挑了些緊要的。
姑娘人著實不錯,想是見我們談得來,也不認生,告訴我們說,:”這周寧縣,是福建海拔最高的地區,原始森林覆蓋麵積大,而獅城鎮,則是周寧的城關中心點。不過因為地處深山,車輛往來又都是山路子,交通及其的不方便。所以發展有些落後。因此,縣裏大多的青壯年都到外地找生計去了。餘留的人口有點少。
要說玩的地,那也不多,十裏八鄉的。就獅城裏有一片船舟形的古宅,說是以往的皇上建的。那宅前有一條山溪,古時候就有了,叫鯉魚溪,裏麵的鯉魚,一條比一條大。看看鮮倒不錯。出了鎮進了山,山裏有一條瀑布,被外地人說是天險,叫九龍漈瀑布,也能看看。再往裏,那就都是些深山老林子了,很少有人去,老人都說山裏頭有吃人的野獸。不讓孩子在周邊玩。”
在大寶的引導下,淑芬還說了件算是有趣的事。這周寧縣,雖然地遠落後,但是經濟水平非常高。出去討生計的年輕壯力們運氣都很好,做哪行賺哪行,說是盆滿缽盈不為過。身家以萬來計的那遍街都是。90年初,東芝彩色電視機在中國銷售,民眾消費水平普遍無法適應,但在周寧,卻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當時東芝的中國區域代理認為大銷售量的周寧是一個富有省,派遣員工走訪後才發現,這僅是一個偏遠山區的小縣城。周寧人都認為,他們的財運要歸功於獅城鎮小山頭上的一座祖宗風水墓。那前幾年,縣裏為了需要,想把那墓給遷移了。在原址上建個天文氣象局。這理念才一提。就差點沒給搞出個嘩變。後來,那氣象局隻好給這祖宗風水墓麵子。移了有小半個山頭。
看著這淑芬知道的事還真不少,大寶鐵了心要請她做向導,扯了好一陣子。人鄉裏姑娘心地好。
賴不住大寶一旁這麽軟磨硬泡。最後說好不要報酬,算是帶朋友義務的在家鄉走一遭。才算完。
我和九爺爺在一旁聽大寶胡扯,發現了這“望,聞,問,切,”四字訣裏的“問”字訣,大寶那是發揮得神乎其神。
中途間,又換了躺車。整個車程大約在山土顛簸路上開了有近十個小時。到達周寧獅城鎮的時候,天色才剛暗了下來。
這個時候是七月底,按理說暑熱還沒褪去。可是周寧縣的民眾都已經穿上了長袖。淑芬說,“因為山裏海拔的原因。周寧一年四季都是冷冬狀態。也是福建冬天唯一會下雪的地方。所以福建地區的,又稱周寧為“冰城”也就是寒冷的意思。”
街頭上人不多,也大概是因為年輕壯力都出外鄉掙錢了。縣裏大多見得到都是老人孩子。作息時間上,更因此和外麵有點差異。大約七點鍾的時候,路麵上已經沒什麽亮堂著的的門麵了。淑芬說要回家交代一下,而我們,則是找了處招待所落了腳。
第二天天剛亮,我和大寶就起來找吃的。天有點凍,我們出門的時候大約五點來鍾。在鎮上走了不知幾裏路。一直逛到八點。都沒見有賣早點的手藝人。這饑寒交迫的,想想心裏就有夠憋屈。後來淑芬告訴我們。因為天亮得慢,鎮裏人基本上九點過才陸續醒來,幾乎沒吃早點的習慣。回到招待所,我們隻得大約收拾了一下。
這一趟來周寧,我們沒有太多的確切線索。隻知道那密詔裏提到了“陵,青田鄉東洋裏,駙馬。。”。所以定義麵積有點大,整個周寧縣區域都可能是目標。好在提到烏都拉和陵。一般能稱做陵的都是大墓。小裏說了都得是個王墓。而這古往今來凡是帝王陵寢都講究占山得水,要形式。而烏都拉是徽宗年的駙馬,既然來過這,那多少都會有點蛛絲馬跡。周寧曆史上名人並不多,留下的大規模古居遺址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照著這些,搜索範圍就又能縮小了不少。
既然要找陵墓,要看形式風水,那我們索性也就讓淑芬帶我們去她說的那個獅城鎮山頭上的祖宗風水墓,看下是否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個陵。
大寶借口好,和淑芬說:”這難得來一趟周寧,知道你們縣有那通天手段的祖宗能庇蔭後人,我們自是也得跟著去蹭點財氣看看不是。“
到了地,山頭不大,但是地處不錯。仍是一個明朝家族墓葬群,可能是縣裏民眾的信仰,所以家族墓地整體保存完好。案山位置處從上往下,可以俯瞰整個獅城鎮,根據紙麵上所學,我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陵墓邊的龍穴砂向水布局都很是清晰。是能起到庇蔭後人主富貴。可風氣勢頭,遠沒有達到能容納一個縣人口那麽誇張。墳墓上,除了年代有異,規格也比我們預估的小了許多。所以經過我和九爺爺的推斷,這個古墓,並不是我們所要找的。我站在山頭上看了一會兒獅城鎮的規劃布局。又看了一眼地圖。作為周寧縣的城關,整個獅城鎮的布局:坐艮向坤立局,以白雲山,分成三個支係,官山係、石門山係、天柱峰山係,三水於西南九龍漈瀑布入口處匯合,東邊龍亭溪為震宮後天水,巽宮客位水,西邊有個滴水岩溪流匯聚,乾宮先天水,兌宮輔位水,正向獅城獅子口坤方零神水,出口離宮合城門一決,形成坐艮向坤,暗符先祖風水手劄記錄裏“下元七星打劫”的風水格局。先天水主丁貴、後天水主財祿,輔位水客位水主當地生人,這種山水相逢的格局,聚財丁富貴壽,五福俱全。
所以說,真正庇蔭到當地人的。應該是獅城鎮的風水布局。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