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海嘯(七)
字數:3374 加入書籤
自從一戰後,隨著航空技術的飛快發展,使用活塞式發動機的螺旋槳飛機技術實際上在戰前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隨著戰爭因素的推動,各國最新式的戰鬥機飛行速度都超過了每小時600公裏,而且隨著飛機重量的增加,其作戰半徑和航空武器裝備也都得到了飛快的發展。+◆
人類海上的爭奪也進入到了航空時代,但是,由於傳統勢力的阻撓,實際上各國的航空母艦發展過程中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但奧匈海軍卻屬於例外,由於皇帝的全力支持,奧匈海軍在很早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建造和設計試驗,並且是世界上最早確立航空母艦為艦隊主力的海軍強國。相對而言,奧匈海軍在此時在航空母艦的建造技術和設計思想上都要處於領先地位。
航空母艦要擁有更大的飛行甲板、更大的機庫容量和更強的水下防護,航母的作戰能力和其所裝備的飛機數量成正比,奧匈帝國海軍所建造的世界上第一級排水量超過4萬噸的“羅馬尼亞”級重型航空正是這種設計思路的體現。
此時,以“馬其頓”號、“波斯尼亞”號、“伊斯特裏亞大公”號、“艾琳皇後”號及三艘中國海軍的中型航空母艦為主所組成龐大航母戰鬥群正在沿著西歐羅巴海盆的邊緣地帶,以20節的航速一路向北急馳。
和上次大戰時日德蘭海戰前的情況有些類似,英國人的運輸船隊和盧金斯上將所指揮的德國襲擊艦隊正扮演著當時貝蒂和希佩爾兩人的角色,而約翰?托維上將和揚克爾上將則扮演著傑利科和舍爾兩人的角色。與上一次海上決戰有所不同的是,約翰?托維的行蹤暴露在明處,而揚克爾則躲在暗處。
而英國人一直在監視的漢斯?弗蘭克爾海軍上將和威爾赫姆?馬紹爾海軍上將所指揮的德奧意三國艦隊主力則還沒能駛出比斯開灣,很有可能無法如期趕上這次精心策劃的海上大決戰。從而切斷英國艦隊的退路。
“剛剛接到德國第二戰術編隊發出的電報,他們依然在糾纏著英國人的運輸船隊,目前雙方已經進入到第26海區。”
維爾莫茨?揚克爾在睡過午覺後,這才從容起身,進入到“弗雷德裏希大公”號艦橋下麵的海圖室裏。
“嗯,英國本土艦隊現在的位置?”
“在第31海區。他們距離戰場大約有700海裏,將軍!”
“看來英國人很著急,托維也跑得不慢,平均航速超過了20節!”揚克爾說道,“這麽跑,伊麗莎白女王級能受得了嗎?”
“他們應該更換了動力係統,否則女王級無法長時間一直保持這麽高的航速。”
“嗯,這樣,他們也許明天上午就能與運輸船隊會合。比我們預料的要提前3個多小時!”揚克爾說道,我們有可能需要在英國人飛機保護範圍內作戰。”
“是的,將軍!”航海官用三角尺在海圖上比劃著,可能隻有兩、三個小時的攻擊時間,我們的航空母艦需要停留在英國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外。”
揚克爾盯著海圖看了一會兒,“我們需要把航速提高到25,這樣可以多爭取兩到三小時的攻擊時間,還能多發動兩波攻擊!另外航向轉到愛爾蘭的北部海峽.”
很快。隨著新命令的下達,整個特混編隊再次把航速提高到25節。保持這樣的航速對於設計航速為35節的“島”級改進型的遠洋驅逐艦來說根本不成問題,但對於大型水麵艦船而言動力係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則要經受極大的考驗。這需要有很高的冶金技術、優秀的設計和精良的製造工藝,這才是真正顯示國家工業技術水平的地方。
四艘22000噸,但用柴油機驅動,航速隻有23節的大型補給艦已經無法跟上艦隊的速度,隻能在4艘驅逐艦的保護下。在後麵慢慢趕向戰場。按照雙方目前的方向和航速計算,奧匈特混艦隊完全可以在英國艦隊主力在駛入愛爾蘭北海峽之前截住他們,並展開空中打擊。唯一不太確定的因素是英國本土艦隊會不會突然放棄運輸船隊而突然返航了。
天漸漸黑了下來,這是北半球一個當中白晝時間最短的季節。岡瑟?盧金斯上將指揮由兩艘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所組成的襲擊艦隊與英國運輸船隊時分時合,時而進行交火。時而脫離接觸,但一直死死地糾纏著對手。兩艘德國戰列艦也都挨了數發炮彈,但都沒有被擊穿要害,而英美軍艦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410毫米的炮彈對它們的威脅和造成的損害要比它們對德艦的威脅的損傷要大得多。
還好,這些航速雖慢,卻皮糙肉厚的老戰列艦還是禁受住了新銳戰列艦的攻擊。
到目前為止,戰事的發展都還在柏林的海軍部的預料之中,一場蓄謀已久、精心策劃的海空大戰即將如期上演。
“戰場的直覺告訴我,這裏麵似乎隱藏著很多反常的東西。”在英國艦隊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裝飾得相當考究的作戰會議室裏,本土艦隊司令約翰?托維海軍上將坐在海圖桌邊,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道,“根據霍金斯將軍的報告,德國人應該在那裏有航空母艦,而且我們的偵察機之前在挪威海域拍攝的照片也證實那支德國艦隊裏有三艘航母,但他們卻一直沒有對運輸船隊發起攻擊,這又是為什麽?”
“也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使得他們無法起飛,將軍!”艦隊參謀長魯伊特海軍準將說道。
“可能性不大,根據霍金斯將軍的報告,那一片海區雖然天氣不是很好,但勉強還能夠起飛艦載機。我想,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德國人設了個陷阱,在等著我們過去。”56歲的海軍上將、英國本土艦隊司令約翰.托維海軍上將對於皇家海軍與德奧之間的實力差距有著清醒的認識,數次拒絕了丘吉爾讓本土艦隊主動出擊的要求,一直謹慎地將本土艦隊置於空軍的保護半徑之內行動,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本土艦隊的實力。
“但我們所麵對的那支德國艦隊實力並不足以與我們對抗,他們目前在比斯開灣的主力艦隊則很難在我們返回英國之前趕到戰場,攔截我們的退路。”魯伊特說道,“根據可靠的情報,另外三艘德意誌級戰列艦目前正在德國船廠進行例行檢修和改裝,不可能出現在海上。”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那支在大西洋中部巡弋的奧地利艦隊在什麽位置?”托維上將想了想問道。
“兩天前距離目標海區有1700海裏,他們不可能趕過來。”魯伊特說道,這裏英國海軍部出現了一點失誤,海軍部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收到英國潛艇的電報,隻是在三個小時後才收到了潛艇重複拍發的報告,但收報員隻記錄了接收電報的時間,這與實際發現奧匈艦隊的時間相差了五個小時。
但這還是引起了托維的警覺。(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