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龍旗——北洋旗艦龍旗號戰列艦
字數:3908 加入書籤
龍旗號戰列艦
排水量:輕載13,289噸;標準14,045噸;正常15,000噸;滿載15,764噸
尺寸:全長/水線x最大寬度x吃水正常裝載
1.00米x8.30米
軍備:4x91.90千克炮彈,40倍口徑,安裝在旋轉炮塔內(電動炮塔)在中心線均勻分布
12x152毫米火炮(2x6),48.99千克炮彈,速射炮安裝在旋轉炮塔內(電動炮塔)在船舷兩側,全在船中部
16x76.2毫米火炮安裝在單裝炮架內,6.12千克炮彈,速射炮安裝在側舷炮架上,安裝在炮郭內,布置在首尾,在深海內有限使用舷側重量2,339千克
每炮備彈,主炮組:150;6寸副炮:100;3寸速射炮:200發
裝甲:
-裝甲帶:寬度(最大)長度(平均)高度(平均)
主要:229毫米108.00米3.18米
艏艉:15毫米28.00米3.18米
上部:127毫米88.00米2.44米
主裝甲帶覆蓋124%的正常長度
-火炮裝甲:正麵(最大)側麵及頂部(平均)炮座彈藥倉(最大)
主炮組:230毫米120毫米200毫米
二級:127毫米76毫米102毫米
三級:127毫米
-裝甲甲板:70毫米,指揮塔:254毫米
輪機組:燃煤式鍋爐,三漲往複式的蒸汽機,直接傳動,2軸,13,767指示馬力/10,270千瓦=18節
航程5,000海裏在10.00節
最大排水量下燃料倉載重=1,720噸(100%煤炭)
人員配製:677-881
耗資:1.11百萬
正常排水量分配重量:
武裝:621噸,4.1%
裝甲:4,624噸,30.8%
-裝甲帶:1,924噸,12.8%
-武裝:1,356噸,9%
-裝甲甲板:1,213噸,8.1%
-指揮塔:131噸,0.9%
輪機組:2,294噸,15.3%
船身,配件&設備:5,760噸,38.4%
燃料,彈藥和補給:1,69%
全麵生存力和抗浪能力:
生存力(擊沉該艦所需的非致命貫穿命中彈):9,241千克=2枚魚雷
穩定性(低於1.00為不牢固):1.12
定傾中心高度1.2米
橫搖周期:15.9秒
穩定性-作為炮擊平台(平均=50%):72%
-後座力效果(限製角不應超過1.00):0.76
龍旗號戰列艦數據
航洋性能(平均=1.00):2.00
船體線形特征:船體擁有升高的前甲板,升起的中部船樓前端,低後甲板
長寬比:5.80:1
船身長度因素下正常速度:20.93節
動力轉到波的形成在最高航速:44%
船艏像(正數角=船艏像向前):5.00度角
尾外伸部分:2.00米
幹舷高度
-船首:9.50米
-前甲板(20%):9.00米(8.50米船尾船樓端部)
-中央(66%):8.00米(7.00米船尾船樓端部)
-後甲板(14%):6.00米(7.00米船樓前端)
-船尾:6.00m
-平均幹舷高度:7.88米
船空間,動力和評價:
空間-船體水線下(彈藥庫/輪機倉,低=更好):85.9%
-水線以上(生活/工作區,高=更好):173.1%
水上機區域:2,210平方米
排水量因素(排水量/裝載):103%
結構重量/船體表麵麵積:728千克/平方米
船體強度(相對值):-橫截麵強度:0.90
-縱向強度:3.91
-綜合強度:1.04
輪機倉,儲物倉,水密倉的船體空間充足,優秀的人員生活和工作區域,船有緩慢從容的橫搖,優良穩定的火炮平台,卓越的航洋性,舒適的,在惡劣天氣下她的火炮仍能開火
龍旗號戰列艦雖然在英國訂購,由維克斯公司承建,但是戰艦所需裝甲全部由中國漢陽鋼鐵廠生產的克虜伯裝甲鋼提供,在建成回國之後進入旅順造船所船塢接受主炮改造,更換了最新式的四十五倍徑的十二寸火炮,並且連帶更換了最新式的供彈係統,使之射速達到了當時四十秒一發的最快射速。
由於龍旗號采用了最新式的火炮和裝甲,所以它的戰場生存能力遠優於同類型戰列艦,並且火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在中日第二次戰爭的大青島海戰中,龍旗號作為北洋艦隊的旗艦,率同鎮遠協同作戰,創造了九公裏外開火,雙方艦隊距離六公裏以上進行決戰的先例,重創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