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元老艦——鎮遠號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北洋鎮遠艦:
排水量:
7,048噸輕載;7,338噸標準;7,700噸正常;7,990噸滿載
尺寸:全長/水線x最大寬度x吃水
10.04英尺x60.70英尺x19.69英尺(正常裝載)
94.50米/94.50米x18.50米x6.00米
軍備:
4-12.01英寸/305毫米火炮(2x2火炮),865.70磅/392.68千克炮彈,1900式
速射炮安裝在旋轉炮塔內(在炮塔座上)
在中心線,均勻分布
8-5.00英寸/127毫米火炮(6炮座),62.50磅/28.35千克炮彈,1900式
速射炮安裝在甲板炮座上安裝
在兩側,全在船中部
舷側重量磅/1,798千克
每炮備彈,主炮組:60
6-17.7英寸/450毫米水線上魚雷
裝甲:
-裝甲帶:寬度(最大)長度(平均)高度(平均)
主要:10.0英寸/254毫米176.74英尺/55英尺/2.85米
艏艉:0英尺/40.65英尺/2.85米
主裝甲帶覆蓋88%的正常長度
主裝甲帶不能完全覆蓋彈藥庫和輪機倉
-火炮裝甲:正麵(最大)其他炮室(平均)炮塔座/地井改速射炮(最大)
主炮組:10.0英寸/254毫米4.72英寸/120毫米7.99英寸/20.94英寸/100毫米--
-裝甲甲板:2.44英寸/62毫米,指揮塔:11.81英寸/300毫米
輪機組:
燃油鍋爐,三漲往複式的蒸汽輪機,
直接傳動,2軸,11,104指示馬力/8,284千瓦=18.00節
航程4,000海裏在10.00節
最大排水量下燃料倉載重=652噸
人員配製:
410-534
耗資:
£0.884百萬/$4百萬
正常排水量分配重量:
武裝:495噸,6.4%
裝甲:2,0.7%
-裝甲帶:924噸,12.0%
-魚雷防護壁:0噸,0.0%
-武裝:640噸,8.3%
-裝甲甲板:698噸,9.1%
-指揮塔:99噸,1.3%
輪機組:1,577噸,20.5%
船身,配件&設備:2,614噸,34.0%
燃料,彈藥和補給:652噸,8.5%
雜項重量:0噸,0.0%
全麵生存力和抗浪能力:
生存力(擊沉該艦所需的非致命貫穿命中彈):
6,055磅/2,747千克=7.0x12.0英寸/305毫米炮彈或1.1枚魚雷
穩定性(低於1.00為不牢固):1.15
定傾中心高度3.1英尺/0.9米
橫搖周期:14.6秒
穩定性-作為炮擊平台(平均=50%):54%
-後座力效果(限製角不應超過1.00):0.72
航洋性能(平均=1.00):1.08
船體線形特征:
船體擁有升起的中部船樓前端
填充係數:0.728
長寬比:5.11:1
船身長度因素下‘正常速度‘:17.61節
動力轉到波的形成在最高航速:58%
調整(最大穩定性=0,最大堅固性=100):50
船艏像(正數角=船艏像向前):-40.00度角
尾外伸部分:0.00英尺/0.00米
幹舷高度(%=測量位置同總長的百分比):
-船首:18.37英尺/5.60米
-前甲板(16%):18.37英尺/5.60米
-中央(49%):18..40米船尾船樓端部)
-後甲板(27%):11.15英尺/3.40米
-船尾:11.15英尺/3.40m
-平均幹舷高度:14.69英尺/4.48米
船前部易上浪
船空間,動力和評價:
空間-船體水線下(彈藥庫/輪機倉,低=更好):113.2%
-水線以上(生活/工作區,高=更好):92.9%
水上機區域:15,455平方英尺或1,436平方米
排水量因素(排水量/裝載):81%
結構重量/船體表麵麵積:120磅/平方英尺或588千克/平方米
船體強度(相對值):
-橫截麵強度:0.90
-縱向強度:2.*
-綜合強度:1.00
輪機倉,儲物倉,水密倉的船體空間擁擠,人員生活和工作區域充足
鎮遠艦自從經曆甲午大海戰之後,便已經身負重傷,其後數年間一直沒有停下改造工程,除了彌補北洋海軍缺乏戰列艦的缺憾之外,同時鎮遠艦本身所具有的曆史背景也是譚延闓肯消耗巨資不斷升級改造它的重要原因。
自九八年年底譚延闓決心注資北洋之後,鎮遠艦迎來了它自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技術升級,徹底改建了鎮遠艦甲板建築布局,此次升級分成兩個階段,耗費白銀共計兩百多萬兩。由於先前數年間對動力係統和裝甲都進行了整修升級,但此次技術升級涉及到加裝四十倍徑的雙連裝十二寸主炮塔,是以對整個船體都進行了改動,擴大其排水量,增強動力係統輸出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