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7章:薛仁貴敗鄧禹,孫策戰無支岐
字數:6646 加入書籤
第2527章薛仁貴大敗鄧禹,孫策鏖戰無支岐
楚吳兩國的正式開戰,自然和荊北戰事有關。
卻說,管仲靠著坑蒙拐騙,讓魏吳兩國都出兵助秦後,宋國也不請自來的摻和了進來。
五千秦軍,五千宋軍,三萬魏軍,三國共計四萬聯軍,共同駐守在章陵郡
劉秀不願和魏宋兩國開戰,致使秦國漁翁得利,於是叫停了魏章的所部的攻勢,卻依舊與三國聯軍對峙。
同時,薛仁貴和管仲二人,則各率一萬五千大軍,共計三萬大軍,迎戰鄧禹的五萬五千楚軍。
鄧禹見薛仁貴這麽點兵力,竟然還敢分兵作戰,於是就起了逐個擊破的心思,卻不想這正是管仲的計策。
管仲就是要讓鄧禹集中兵力,待楚軍五萬五千大軍抵達宜城後,卻發現要麵對的不止薛仁貴,還有管仲所部。
薛仁貴和管仲的三萬大軍,以呈東西夾擊之勢,對鄧禹大軍展開包圍。
對此,鄧禹雖有些驚怒,卻依舊不慌,畢竟他手中的兵力將近是秦軍的兩倍之多,哪怕處於包夾之勢也依舊能嬴,隻是傷亡可能會大些。
鄧禹親自坐鎮眾將,命李密執掌右翼,宋缺執掌左翼,緊接著就率五萬五千楚軍,和三萬秦軍,在宜城地界展開決戰。
兩軍鏖戰了兩天兩夜,卻依舊難分勝負。
直至第三天時,鄧禹有些熬不住了,猜測薛仁貴是想拖垮楚軍,於是傾巢而動,準備一舉打垮秦軍。
鄧禹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宋缺的反對。
宋缺覺得鄧禹應該更耐心一些,如今開戰才不過兩天,敵我之間的局勢尚未徹底明朗,此時就是全力以赴的話,並非是明智之舉。
宋缺反對,李密卻支持,長達兩天的高強度鏖戰,李密不認為薛仁貴還有什麽底牌,所以支持鄧禹傾巢而動。
鄧禹思索再三後,最終還是決定發動決戰,不想大軍才全部出動,後方就出現了一支敵軍。
原來,早在薛仁貴進駐宜城之前,楊再興就已率五千秦軍提前抵達,並隱藏在了東部山區,所為的就是等待戰機。
得知鄧禹傾巢出動後,楊再興也就無須繼續藏匿了,直接率軍出現在了等於鄧禹軍的後方,並突襲其背後。
直至此時鄧禹才明白,他一直被管仲牽著走,但卻已經晚了,如今的他除了硬拚之外已經無路可退了。
薛仁貴和管仲見底牌已出,於是也不做任何保留,三路大軍聯手,分東西南三路共同出擊,準備一舉擊潰了鄧禹所部。
混戰中,鄧禹的中軍被薛仁貴率部鑿穿,而薛仁貴更是在萬軍之中,一箭射殺了楚軍主將鄧禹。
鄧禹的戰死加劇了楚軍的潰敗。
左路軍主將李密,右路軍主將宋缺,都意識到大勢已去,於是都默契的選擇了撤軍。
薛仁貴自然不可能放過他們,指揮三萬秦軍全速追擊,並一舉徹底擊潰了楚軍。
李密和宋缺兩部,一邊收攏潰軍,一邊撤往江陵,可隻要收攏的兵力超過五千,就會遭到薛仁貴的重點照顧。
李密所部在逃亡途中,被荊州大將文聘追殺,交手不到一個回合,就被文聘斬殺。
至於宋缺所部,也同樣沒能逃回江陵,而是在撤至當陽地界時,被楊再興、贏華、任鄙三將追上。
半步大宗師境界的宋缺,以一人之力獨戰三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肯投降,最終因力竭而死在楊再興的槍下。
可憐宋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甚至有突破大宗師的潛力,可他好不容易得到劉秀的重用,都還沒來得及大放異彩,就在管仲的算計下憋屈戰死。
至此,楚國兩路北伐軍中的西路軍,主將鄧禹,副將李密和宋缺,已經全部戰死。
薛仁貴以三萬五千秦軍,對陣楚國五萬五千大軍,並在鏖戰兩日後正麵將其擊潰。
戰後經過統計,秦軍取得了殺敵三萬,俘虜一萬五千,自損八千的傲人戰績。
來犯時的五萬五千楚軍,再被秦軍擊潰後,也隻剩近萬潰軍,在馬援、曹參、曾國藩等將的率領下,無比艱難的逃回了江陵。
薛仁貴擊敗楚國北伐軍之後,更是率軍一路追到了江陵城,大有一舉奪回江陵的架勢。
就在這時,城內的守將之一的馬援,假裝願意開城向薛仁貴投降,可實際上卻是在拖延時間。
薛仁貴雖猜到了有詐降的嫌疑,但他麾下大軍接連追擊三日,也已是人困馬乏,需要休整,於是就給了馬援一天的時間。
一天之後,馬援聲稱已經說服了大部分人,但還有少部分守將不願意,希望薛仁貴能夠再給他三天時間。
薛仁貴表麵上雖同意,可實際上已經不報希望,並在暗中卻在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
薛仁貴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的等三天,他在第二天就是下令大軍猛攻江陵。
在馬援的拖延之下,江陵守軍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並在馬援、曾國藩等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進行守城戰。
江陵城易守難攻,薛仁貴猛攻了三日,折損了近兩千士兵,卻未能撼動江陵分毫。
“難怪嶽飛會三打江陵城。”
薛仁貴心中輕歎,時至此時,他才體會到了嶽飛的無奈。
經過多次擴建的江陵城,防禦力絲毫不比襄陽城遜色。
而沒有中央的支援,隻靠荊州地方軍,想要奪取江陵這種堅城,其難度可想而知。
薛仁貴強攻江陵遇挫,無奈之下隻能暫時先選擇撤兵,準備穩定好後方之後,再率大軍再次前來奪取江陵。
與此同時,江夏的劉秀,也收到了西路北伐軍為薛仁貴所敗,主將鄧禹戰死的消息。
“什麽?鄧禹李密宋缺三人都戰死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劉秀一臉的難以置信,心中則悲痛至極。
鄧禹不但是西路軍主將,楚國的丞相,而且還是劉秀的第一個謀主。
雖說後來有了龐統、劉巴、廖立、主父偃等謀士後,鄧禹的謀主地位已經大大降低,可是他依舊是劉秀最信任的人,所以才會讓其擔任楚國丞相一職。
這麽多年來劉秀和鄧禹互相扶持,相互成就,這才一點一點的攢下了楚國如今的基業。
對於劉秀而言,鄧禹早已不是臣子,而是患難與共的兄弟,所以鄧禹戰死的消息後,自然會難以接受。
鄧禹這次戰敗折損了近五萬精兵,直接讓楚國損失了五分之一的精兵,對於楚國的創傷不可謂不大。
不過人死為大,再加上劉秀和鄧禹等關係,眾楚臣也不好在追究鄧禹的責任。
“主公,還請節哀,人是不能複生,當前最重要的是抵擋秦魏吳宋四國聯軍,保住江夏和江陵……”
“不。”
龐統的話都還沒說完,劉秀就悲憤的咆哮了起來,隨後一個人跑出去,躲了起來,他需要靜一靜。
次日,冷靜下來的劉秀主動現身,此時的他已沒有了昨日的悲愴,不過觀其通紅的眼眶,就能看出鄧禹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
“江陵城內尚有兩萬守軍,我軍依城而守的話,以薛禮目前所擁有的兵力,哪怕傾巢出動,也能夠堅守兩三個月,而有這個時間,足以荊南的援軍前去支援了。
江陵的當務之急,乃是選出一員合適的守將。
不知諸位先生覺得誰適合擔此重任?”劉秀問道。
蒯越第一個站了出來,進言“曾國藩曾任武陵太守,善於防禦,曾多次以少數兵力,打退過武陵蠻,應能替我楚國守住江陵。”
此言一出,龐統卻站出,反對道“蒯大人怕是忘了,薛仁貴是何等的勇猛,讓曾國藩一介書生守江陵,他未必能擋得住啊。
主公,曾國藩可為副將,卻不能為主將。”
聽到龐統此言,劉秀問道“那龐軍師覺得誰可任主將?”
“馬援。”龐統堅定道。
廖立連忙站出發對道“不可,馬援乃馬騰之弟,馬騰之子馬超已經降秦,若是馬援掌兵後也降秦怎麽辦?”
“沒錯,沒錯。”
劉巴、蒯良也跟著符合起來。
聽到此言後,劉秀眉頭微皺,心中開始糾結起來。
龐統則道“吾觀馬援,乃是忠義之人,主公若能用之信之,馬援又豈能不舍命相報?
至於馬超那個隻會呈匹夫之勇的莽夫?諸位大人殊不知,他們叔侄之前的關係早已破裂。
當初馬騰戰死,馬援輔佐馬超繼位,可是馬超繼位之後,卻因多疑,而屢屢中了楊廣的反間計,甚至起了謀害親叔叔的想法。
這也讓馬援對馬超徹底失望,卻又不願意和馬超叔侄相殘,這才主動離開前來投靠楚國。
所以,馬援絕不可能為馬超而降秦。
主公若是實在有顧慮的話,也可以派一位監軍過去,監督馬援。”
聽到此言,眾人也都反應過來,馬援確實不太可能會叛變。
劉秀也點了點頭,他本就更傾向於馬援,聽到龐統此言後再無任何顧慮,下令道
“既然如此,就任命馬援為南郡太守,兼領江陵都督,曾國藩為副都督。”
說完,劉秀看向下方末尾的一個年輕人,道“陸遜,本王命你為監軍。”
陸遜站出,抱拳道“末將尊命。”
“江陵問題已經解決,至於章陵郡那邊,魏宋兩國的軍隊,也不會為了秦國和我軍死磕的,所以隻需讓魏章堅守即可。
現在對於我楚國而言,唯一需要顧慮的,就隻有屯兵廬江的吳軍。”劉秀一臉嚴肅的說道。
不同於秦魏宋三國,吳國一旦和楚國開戰的胡,那很可就是國戰。
若隻是和吳國單挑的話,那楚國自然不會懼怕。
可現在楚國剛經曆了宜城慘敗,又被秦魏宋三國牽製了不好兵力,還要跟吳國開戰的話,顯然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由不得劉秀不謹慎。
“報……啟稟主公,吳國太子孫策,率水路大軍八萬吳軍,進犯我廬江郡,廬江太守郭子儀求援。”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吳國選在這個時候打過來,無疑知道了楚軍宜城戰敗的消息,才故意卡在了楚國最艱難的時候出兵。
“諸位軍師,孫策此番來勢洶洶,我楚國又該如何應對?”劉秀問道。
龐統則嚴肅道“主公,此戰隻可智取,不可力敵。”
“該如何智取?”
“布下的暗子,可以啟動了。”
聽到龐統此言,劉秀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另一邊,屯兵襄安的孫策,收到鄧禹戰敗的消息後,當即率八萬吳軍攻打楚屬廬江郡,並且首戰就遭遇了郭子儀和無支岐;
抱歉,上個周末有聚會,耽擱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