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就快太平了

字數:5837   加入書籤

A+A-


    想到這裏,秦書淮對皮狗說道,“皮狗,本座知道你忠心。但是你聽著,本座要一統天下,自有成策,爾等隻需俯首聽命便好。本座喜歡聰明人,但不喜歡太聰明的人,尤其是喜歡妄自揣測上意之人,你明白了嗎?”

    皮狗看見秦書淮的眼中寒意噴薄,戾氣已然無邊無際,心中微微一凜。

    立即說道,“屬下該死!屬下遵命!”

    “你且出去吧。記住,不要再跟任何人提及此事了,否則擾亂軍心之罪,你知道後果的。”

    “是,屬下告退!”

    皮狗出去後,秦書淮又對賴三兒說道,“起來吧。”

    語氣卻是好了許多。

    賴三兒起來,垂手站在秦書淮身邊,大氣都不敢出。

    “賴三兒,這話全是皮狗跟你說的?”

    “嗯。賴三兒知錯了。”

    “錯哪兒了?”

    “錯在太笨了!主公要一統天下,肯定已有成策,要咱們多什麽嘴。咱們隻要跟著主公一步一步走就是了,在底下胡咧咧,那是給主公添堵呢!”

    秦書淮語重心長地說道,“賴三兒,別人不懂我沒關係,但是你是我最近的人,不應該跟著他們,人雲亦雲。”

    “屬下知道了。”賴三兒忙說道。

    秦書淮沉吟了下,又道,“你回去,暗中幫我看著皮狗。看看他平時跟什麽人接觸,說些什麽話,回來一五一十地告訴我。”

    賴三兒臉色微變,“主公,這……皮狗他……”

    “隻管照做就是了。”秦書淮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是,賴三兒知道了。”

    待賴三兒出去後,秦書淮深吸一口長氣。

    又緩緩吐出。

    真是千頭萬緒,一個都不省心啊。

    皮狗……

    這時,陳晴兒過來了,說道,“夫君,吃飯了。”

    秦書淮就跟著她去了用膳廳。

    國公府的膳廳,自是金碧輝煌,豪華非凡,不但桌椅是上等的紅木,連餐桌布都是絲質的。桌上的碗是官窯的,筷子則是象牙的。

    這些都是在他們搬來之前就已經配好的,可見崇禎之用心。

    每次進膳廳吃飯,秦書淮都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榮華富貴,大概指的就是這樣吧。

    戚氏、陳晴兒、陳書、陳禮、陳敬都正襟危坐地等著他。

    秦書淮坐下後,說道,“以後不用等我,大家先吃就好了。”

    戚氏嚴肅地說道,“這怎可以?你現在既是堂堂的國公爺,又是這個家的家主,家主未到,其他人怎可先行用餐?書淮,國公府也不比小家小戶,家第門風切不可有絲毫疏忽,否則會落人話柄,說你治家不嚴。”

    秦書淮一聽戚氏又要搬大道理了,隻好趕緊說道,“奶奶說的是,小子記住了。”

    戚氏點了點頭,又道,“不要嫌老太婆囉嗦。這家風關係到子孫後代,不可鬆懈。書淮你長年在外領兵打仗,身係天下,沒空管這事也情有可原。我已經在教晴兒了,今後甭管國公府有幾房,都能給你安頓好了,讓你沒有後顧之憂。”

    戚氏如今貴為國公府的老夫人,錦衣玉食,再無需操心一幫孩子的吃食,就開始操心起這些事情來了。現在國公府裏頭,什麽事都要老夫人點頭了才行,前陣子喬管家擅自把東廂一間客房的床挪動了一下,就被戚氏一頓好罵,說他動了風水。

    秦書淮知道,戚氏是怕好不容易熬到的安穩日子,哪天再沒了。

    這世道,不管是權貴和平民,心裏都不太平。

    陳晴兒聽到戚氏說什麽“幾房”,頓時不高興地看了戚氏一眼。

    她可不想國公府再多出“幾房來”。

    戚氏卻不以為然,她認為這是必然的事情。

    國公府要是沒幾房小妾,那還能叫國公府?隻要陳晴兒這個正室坐穩了就行。

    秦書淮苦笑了一聲,說道,“好了好了,大家吃飯。”

    眾人這才動筷,默默地吃了起來。

    吃飯不語,這也是戚氏規定的。

    不過有例外,那就是家主可以說話。家主說了,其他人才能說。

    秦書淮道,“明日我要帶兵討川,晴兒,家裏你多操持些,別讓奶奶累到。”

    陳晴兒瞪大眼睛說道,“又要出發?陳敬這混小子,今兒上午問他,他還說不知道。”

    陳敬忙道,“國公有令,軍中事不與外人說。”

    陳晴兒氣道,“我是外人嗎?”

    秦書淮道,“好了好了。這次去不會太久的,盡量趕在過年回來吧。”

    陳晴兒頓時眼淚汪汪地說道,“現在才九月底,那不是又要好幾個月。皇上也是,什麽事情都要夫君出馬,他養那麽多兵是幹啥的?”

    戚氏威嚴道,“晴兒,不得胡說!”

    秦書淮笑了笑,“等打完這仗,應該能太平一些了。到時候咱們回黃陂村,看看鄉親們去。”

    陳晴兒馬上開心道,“好啊好啊!說起來也有一年沒回去了呢,可想他們了。前兩天村長還托人送了些土產來,問你啥時候能回去,建好的義安居一直由各家輪流打掃,就等著你去住一次呢。”

    “會的。等平定四川了,咱就去。”秦書淮認真地說道。

    崇禎三年九月三十,秦書淮率四萬武林聯軍離京,趕赴四川。

    八天後,大軍抵達太原。

    三邊總督盧象升照例出城相迎。

    與他同來的,還有太原城內的富商鄉紳以及上千百姓,紛紛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國公爺秦書淮的威名,如今已傳遍大江南北,百姓莫不以見過國公爺一麵為榮。

    盧象升派了大批兵力才把百姓攔在道路兩邊,清出了一條入城的道路。

    秦書淮騎著高頭大馬,和盧象升並肩入城。

    在擁擠的人群中,忽有一人扯著嗓子興奮地大呼,“國公爺,國公爺!可還記得草民否?”

    秦書淮見是大昌號的張德生,便停住馬,衝他拱了拱手,“原來是德生兄。”

    張德生沒想到秦書淮會在這個時候特意跟他打招呼,慌忙跪下道,“草民張德生請侯爺安!草民祝侯爺旗開得勝!”

    秦書淮輕笑道,“多謝德生兄吉言。”

    隨後和盧象升進了城。

    張德生起來後,立馬換成了一副趾高氣揚的表情。

    果然,其他富商鄉紳,紛紛向他投來了豔羨的目光。

    “德生,德生!你跟國公爺認識?”

    “張老板,你是怎麽認識國公爺的?國公爺怎生對你如此客氣?”

    “還是張老板的生意做得大啊,國公爺都能認識!佩服,佩服!”

    張德生無比愜意地享受著這些恭維之詞,然後高深莫測地一笑,說道,“說起來在下和國公爺也算故交了。哎呀,國公爺是個重情義的人哪,現在位極人臣,可還是沒忘了咱一介草民。”

    這時有個富商問道,“那個,張老板,回頭能不能給咱引個線,讓咱也見見國公爺?”

    “對對對,讓咱也見見,就說咱晉商想犒軍,犒軍成不成?花多少錢都行。”另一個馬上說道。

    張德生立即笑道,“王老板、李老板,不是我德生不願意,是真愛莫能助啊。你們想,國公爺是什麽身份,他一天到晚有多少事要做?便是在下想見他,那也得排隊候著哪!”

    言下之意是,國公爺一般人不見,但是見他還是會見的。

    馬上有人道,“張老板,甭說了,咱們醉仙樓喝兩盅去。”

    “哎,帶上我,咱一起去聽聽張老板是怎麽認識國公爺的。”

    張德生笑眯眯地說道,“得,國公爺來了,今兒高興,咱就喝去。不過說好了,酒錢我請,誰都別搶!”

    他知道,今兒這頓他虧不了。

    就衝國公爺在馬上喊他一聲“德生兄”,他張德生今後在晉商圈子裏就是金字招牌了。

    對於秦書淮來說,一聲“德生兄”是隨口的事。但是在這個年代,這一聲“兄”字的分量可不輕。

    尤其是位極人臣的秦書淮,喊出來一聲“兄”字。

    這年頭,想做大買賣就得傍靠山。

    現在全太原城的晉商都知道了,張德生的靠山就是安國公秦書淮。

    別說晉商集團,就是盧象升都得給張德生幾分麵子——當然,盧象升自上次事件後,已經很照顧張家了。

    秦書淮當然知道這些。

    但他就是要扶持張家。

    大明不需要大地主,但需要一大批敢於開著船去勇闖世界的資本家。

    以張家的膽識、財力和經驗,一定會是這第一批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