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薑蓉雞(續)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A+A-


    宰殺好的雞醃製一刻鍾,風幹一刻鍾,再靜置一刻鍾。在這段時間裏,雞肉將進入排酸階段,等會再次烹飪的時候,才會獲得極佳的口感。

    接下來,劉芒取過一個鍋,倒入涼水燒開後將雞放入進去,開始煮製。

    這個步驟和粵菜中的白切雞有些相象,宰殺好的雞身放入水中浸燙,然後提起,再放入水中浸燙,再提起。

    重複浸燙三次,使雞的腹腔內外溫度保持一致,但每次浸燙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後將整雞放入鍋中,要求水沒過雞身煮15分鍾左右。這樣做出來的雞,才能皮爽肉滑、清淡鮮美。

    但這道‘薑蓉雞’出鍋後,卻和‘白斬雞’又有不同。白斬雞是將雞煮好,然後迅速浸入冰水中,使其冷卻。然後用潔淨的毛巾將雞全身表皮上的水份擦吸幹淨。最後在雞的全身表皮刷上熟油,使其光亮潤滑。就可以切片擺盤。

    而‘薑蓉雞’則不需要過冷水,而是用風扇再次吹開水分。這是因為白切雞吃的是雞皮的爽脆和肉質的滑嫩,但浸入水後勢必會損失一些雞本身的鮮味。

    “薑蓉雞”等會有薑蓉做輔料,為了盡可能的保留雞肉的鮮味和香味,讓它自然風幹是最好的選擇。

    電扇‘嗚嗚’的轉動著,雞身上的水分在慢慢收幹,雞皮也開始收縮起來。

    趁著雞的風幹的空擋,劉芒取過兩個圓盤,將一些洗過的苦菊菜墊底,準備一會裝盤。

    “看著就很期待啊!”老張搓著手:“胖子,今天我們再喝點?”

    “那是必須的啊!”胖子定定的點點頭。

    等雞身徹底冷卻後,劉芒將雞放在砧板上,用刀斬成小塊。

    上午炸過的薑蓉,劉芒已經用吸油紙吸幹淨油分了,現在拿出來均勻的在雞身上鋪上厚厚一層。

    “可以了,你們試試味道吧。”劉芒將做好的兩份‘薑蓉雞’送到吧台。

    “這是……”眾人都愣了一下。

    盤中根本看到不到雞,厚厚的椰蓉已經將雞肉全部掩蓋在盤底,猛一看上去是一盤金色的桂花。

    “吃吧,連雞肉帶薑蓉一起入口。”看到鹿鶴齡三人拿著筷子,不知怎麽下箸,劉芒提醒道。

    “噢。”胖子拿起筷子,往椰蓉中間戳去,夾出一塊雞肉。

    隱藏在薑蓉下的雞肉外皮澄黃透亮,肉質雪白帶著豐富的汁水,筷子輕輕晃一下,便巍巍顫顫的抖動,光用肉眼都能感覺到它的鮮嫩。

    “你們別看著我啊。”看到大家眼巴巴看著自己,胖子有些不好意思,將雞肉塞進嘴裏。

    “嗯……好吃!非常好吃!”胖子大聲稱讚起來。

    “薑蓉雞”的雞皮q彈,肉質滑嫩,沾上的薑蓉入口酥脆,有股特殊的香辛味,既解了雞肉的油膩,又讓本來略顯寡淡的雞肉口感,變得豐富起來。

    “太棒了!雖然我以前吃過這道菜,但絕沒有那麽好的味道!”鹿鶴齡也讚歎不絕:“特別是這個薑蓉,和雞肉一結合,真是鮮美無比!”

    【叮~懸賞任務完成!獎勵情緒值50000,兌換值300,聖廚之心感悟點200。當前進度6365/10000】

    當廚神空間的提示音在劉芒的腦海中響起,他的嘴角露出一絲讓人不易覺察的笑意。

    “這種感覺實在太好了。”

    “老板,晚上好啊!”正當眾人興高采烈品嚐‘薑蓉雞’的時候,小店的門被人推開了,盧天明走了進來。

    “哇,今天生意不錯啊。”

    “歡迎。”劉芒笑道。

    “今天的菜品?”盧天明往吧台上掃了一眼:“白切雞?”

    “不是白切雞,是我特製的‘薑蓉雞’。”劉芒替盧天明拉開椅子:“要來一份嗎?”

    幸好今天多準備了隻,不然將麵臨無菜可上的尷尬局麵。

    “薑蓉雞?”盧天明吸了吸鼻子:“難怪,我說怎麽那麽香呢。”

    “你好。”鹿鶴齡朝盧天明點點頭。

    “嗯,你好。”

    盧天明和鹿鶴齡根本就沒見過麵,更加不知道對方也是米其林駐中國的美食評測員了。

    很快,劉芒就將剩下的那種雞處理完畢,端到盧天明的麵前。

    “讚啊!”當滑嫩的雞肉順著喉管滑向腹中,老薑炸過後的辛香氣味在嘴中悠悠蕩開後,盧天明忍不住脫口而出:“老板,你的店麵應該登上米其林雜誌,讓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這家店。”

    “米其林?”劉芒不以為意的笑笑:“好吧。”

    “你也這樣覺得嗎?”鹿鶴齡對此也表示讚同:“老板的手藝,比起那些米其林餐廳的大廚們一點都不遜色,肯定實至名歸。”

    “米其林不是賣輪胎的嗎?什麽時候還開餐廳了?”胖子插了一句。

    “呃……”這句話嗆得鹿鶴齡和盧天明同時一愣:“你不知道米其林雜誌?”

    “不知道啊,連聽都沒聽過。”胖子聳聳肩,從盤中夾了塊雞翅尖,放到嘴裏大嚼起來。

    “看來米其林雜誌在中國的知名度,遠遠沒有輪胎著名啊。”鹿鶴齡歎了口氣。

    身為一個米其林的美食評測員,當然不能容忍了,於是她給胖子細細講解起來:“米其林的主要業務確實是生產輪胎。後來為了提高輪胎的需求量,當然就要鼓勵大家遠行,說服大家遠處有更吸引人的好吃好玩的地方。為此,他們編纂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

    從劉芒的小店出來,回到賓館,盧天明習慣性的打開電腦,登陸上論壇。

    “2394,我已經對那家做出評估了,決定向總部申報,授予它米其林一星的榮譽。”

    “是嗎?我也做過評估,這家店的水準,的確夠得上米其林的標準,我也同意。”2394很快回複了。

    米其林一星的評測標準遠比二星或三星要容易,隻需要兩個評測員試吃評分即可。

    也就是說,1103號的評測員盧天明,和2394號的鹿鶴齡一起點頭,那麽總部會在最短的時間做出回應,將會有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親自登門,幫獲得星級的餐廳掛上象征榮譽的銅牌,並在《米其林餐廳指南》上標識出餐廳的位置。

    當然,這一切劉芒都還蒙在鼓裏,完全沒想到有一個別人夢寐以求的榮譽會砸在他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