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好大喜功的皇帝,朱棣的反擊

字數:4404   加入書籤

A+A-


    來報名的人出乎預料的多,多到連莊戶們都自發趕來主宅前維持秩序。小說

    解縉很頭痛,也不顧什麽忌諱,直接衝進內院,一把將平安從方醒的懷裏抱過來,惡狠狠的道:外麵全是報名的,老夫看了看,最少有七百人。德華,你低估了北平人對科學的興趣,現在怎麽辦若是隻取五十人,老夫馬進城,等方家莊被憤怒的北平人砸成齏粉再回來看看你的下場。

    方醒覺得懷裏空蕩蕩的,想把平安搶回來,可看到解縉要吃人的模樣,隻得尷尬的道:十取一,這個例我覺著不錯,再說書院的教授這些,要是招幾百人進來,不說外間的忌憚,先生從哪請呢

    解縉輕輕的顛著懷的平安,歎息道:怎麽要獨尊呢流水不腐啊

    我也想百家爭鳴,可這並不現實。

    方醒看到平安正用烏溜溜的眼睛看著自己,把語氣緩和了些。

    外間看似熱鬧,可有多少是誠心求學的有多少是奔著皇太孫和興和伯的招牌來的

    在解縉在想著該怎麽篩選出誠心求學的學生時,方醒卻說道:誠心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從,解先生,這頭幾批的學生都是種子,輕忽不起啊

    讓馬蘇去吧。

    方醒飽含深意的道。

    解縉一驚:馬蘇還是太年輕了吧

    這想傳衣缽了

    方醒搖頭道:馬蘇穩重,不年輕了,我俗事纏身,隻可兼顧。

    該給的教科書方醒也給了,該教的也教了,方醒覺得自己還是掌總較好。

    馬蘇的出場很普通,可說的話卻很紮實。

    進了書院,別想著再去科舉,去了你也考不。

    馬蘇看看那些神色各異的人,沉聲道:進了書院並非萬事大吉,學習是根本,若有愚笨的還好說,那等偷奸耍滑,隻想著走捷徑的學生,趁早不要來了,書院也會勸退,勸退不成趕出去

    千萬別想著僥幸,幾年的時間足夠看清一個人的本性,以其耽誤時日,不如趁早另尋他門

    剛才還在喧嚷的大門外馬安靜了下來,不少人的眼多了些茫然。

    那人是誰他說話管用

    一個帶著孩子來報名的男子找到莊戶問道。

    莊戶驕傲的道:那是我家老爺的大弟子馬蘇,早幾年了舉人,如今書院是他和解先生做主。

    馬蘇的話說完後,最終隻走了一人,可見僥幸心理人人都有。

    不礙事,晚些時候直接用考試能區分出那些投機者。

    馬蘇也在外麵幫忙登記,而解縉已經要瘋了,正把那些家丁們都抓來當苦力。

    凳子不夠,桌子更是奢望,怎麽考試

    試卷倒是早印出來了,可方家卻沒有足夠的桌子板凳供給報名的人用。

    拿木板來,都去鋸,把木板鋸成試卷大小,要快

    今日知行書院報名考試,朝出的無人幹涉,這其包括了正想找一位勳戚來開刀,好讓東廠聲名大振的孫祥,他隻是派了幾人去查看,還叮囑不可露麵。

    陛下,臣以為北平城小,待日後人口繁衍,城內必擁擠不堪,何不如趁著工匠們都在,戶部錢糧趁手之際,再修一座外城呢

    說這話的官員馬被殺人的眼神聚焦,不過他一點兒都不怕。

    朱棣這些年幹了多少大工程

    哪個皇帝不好大喜功

    臣子之道千變萬化,可有一點是不變的,那是你想升官,你想實現自己的抱負,那一定要揣摩皇帝的心思。

    夏元吉首先不幹了:陛下,戶部的錢糧臣已經分攤到了今後十年,若是一朝取出,那臣請乞骸骨。

    這是威脅還是負氣

    看夏元吉的模樣,多半是負氣。

    想想也是,大明的財政全靠著他在周旋,好容易從瀛洲弄回來幾十萬兩銀子,這口一張想全拿出來,而且還不夠。

    朱棣本是麵無表情,聽到這話後怒道:動不動乞骸骨,你以為自己是魏征嗎

    魏征敢諫,和唐太宗君臣一起流芳千古。

    朱棣這話是譏諷夏元吉想學魏征,可卻心思不純。

    那官員趁機說道:陛下,瀛洲那頭的金銀也該送到了吧,到時候拿些出來,正好讓外邦看看我大明的煌煌京城。

    這話很有蠱惑力,夏元吉看到不少官員都麵露讚同之色,說道:陛下,大明各地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者依然皆是,難道修一座富麗堂皇的京城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了嗎

    這廝怎地化身為方德華了

    這次連楊榮都有些麻爪,夏元吉以前雖然時常進諫,可從未這般的直言過。

    剛才的話堪稱是批龍鱗

    群臣寂靜,朱棣冷眼看著下麵,突然說道:此事擱置。

    擱置了好啊

    楊榮心念佛,要是朱棣腦子一熱,他的麻煩大了。

    英國公已經押解著那批金銀到了,你等且去迎迎。

    這是朱棣的另類反擊。

    你們不是說朕好大喜功嗎那去看看吧,去看看這個好大喜功的帝王給大明帶來了什麽

    什麽

    群臣瞬間傻眼,雖然次朱瞻基說在瀛洲弄到了幾百萬兩金銀,可在沒見到實物之前,大家還沒啥概念。

    幾百萬兩金銀啊

    那是什麽

    當張輔率領騎兵到達城外時,百官已經恭候多時了。

    雙方見禮之後,張輔當先進城,隨即那浩蕩的車隊緩緩而來。

    次的銀子是送到了金陵,所以這是北平人第一次看到這等規模的

    銀山銀海呐

    一眼看不到頭的馬車和牛車全是貼著封條的箱子,不用猜測裏麵是什麽,看那些牛馬費力的樣子知道了。

    都是金銀

    每輛車都有一個木箱子被打開,不是黃金是白銀,引得那些百姓眼熱不已。

    沈陽覺得自己是個命苦的,在為朱棣辦了那事之後,他的未來將在遠方,遠遠的離開朱瞻基。

    可在臨走之前,他還得完成一項任務。

    知道嗎這些金銀都是從瀛洲得來的,那裏多金山銀山,以前倭國空坐寶山而不知,如今都是我大明的了。

    大明的百姓去了那邊是人人,土豆知道吧,那邊現在種的這玩意兒,輕鬆的很

    沒媳婦的去了發女人,瀛洲的女人柔順,而且你懂的。

    散播了這些話之後,沈陽帶著幾個手下,回身看了看皇城,然後消失在了北方。

    383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