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
字數:4247 加入書籤
第三卷揚帆於大明朝野
“其實道理很簡單,複雜的是人心。
朝廷諸公自以為聰明,為了區區私利,玩弄天下人於股掌。卻是不知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放過誰?”
秦浩明把自己的胸膛拍得啪啪作響,借此宣泄心中憤怒的情感。
好好的生活他們不珍惜,非要在建奴的野蠻和殘暴的異族專製打壓之下,轉而對皇權奴顏婢膝,進而讓華夏民族大幅度倒退,沉淪幾百年。
“曾經乾度對征收商稅還有些嗤之以鼻,總覺得這是在奪民之利。
今日終於明白了秦督胸中韜略,也知曉稅賦的作用。這使乾度格外羞愧,原來過往心中所懷的,隻是為了自己名利的偽善。”
張溥起身朝秦浩明作輯行禮,大聲感歎。
曾幾何時,自己不也活在水深火熱中?
從小立誌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深陷名利場,過去的誌向竟然不知不覺蛻變。
轉而跟朝廷諸公沆瀣一氣,蒙騙民眾,至今想來,何其可笑?
若不是秦督當頭棒喝,竟然異想天開妄圖控製周廷儒,達到掌控大明朝局的目的,究竟所為為何?
人生的意義何在?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乾度兄可願為大明百姓道出心聲?”
張溥是複社巨子,交遊廣闊,在大明讀書人中有著崇高的威望,自然是秦浩明心中報業的理想人選。
“為大明百姓道出心聲?”
張溥疑惑的看了一眼秦浩明,難道是要叫自己著書立說?
“本督想在福建、廣州兩地開創報紙,也就是類似於朝廷邸鈔的東西。
每三天選取部分士子大師的言論以及當地發生的一些事情,勘定成冊,對外發行。
其方針是不隻為士大夫所賞,亦為工農商賈所通曉。其宗旨是將天下可傳之事,通播於天下。
文字風格講究通俗性和可讀性,社會新聞和論說通常考慮百姓的立場,為他們的訴求發聲。
對於朝廷所發生的事情,不偏不倚,客觀公正。
如此,自然可為天下百姓提供一份參考,當不讓某些別有用心之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乾度兄以為如何?”
勢力範圍之外,秦浩明暫時還未考慮開辦報業。
一則,容易受到當地官府的打擾。
三則報業作為新生事物,有民眾接受的一個過程。
三則,必須考慮成本的原因。大明交通不便,所以他才打算三天一期。
“妙哉!如此一來,再無需擔憂天下言路閉塞。甚至,可以讓商家知曉何處貨物短缺,有利於促進互通有無。”
不待張溥有何動作,一旁的楊廷樞拍手稱讚躍躍欲試,並且立馬聯想到商業的運用,委實讓秦浩明詫異古人的智慧。
“乾度願意腳踏實地鞠躬盡瘁,為開啟民智溝通言路貢獻畢生精力。”
秦浩明的言論對張溥衝擊很大,扶持周廷儒上位的心思已淡。
故而,對於秦浩明提出開辦報業的事情,隻是微一思索,便明白其中的真實含義。
心裏愈加欽佩秦浩明的手段,這分明是要掌握輿論喉舌,站在道義的高度,對政事、對手、思想進行攻擊和改造。
同時,他也明白秦浩明是想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擴大報業的成功,但他不在意。
一是出於信任他。二是自己參與其中,能夠明辨是非曲直。三是經此一事,他打定注意,一定要控製報業不成為打擊報複他人的物具。
隻是,秦浩明接下來的話讓無地自容,幾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羞愧感。
“大讚!依破虜看,既然有乾度和廷樞兄加入,不如就叫複報如何?”
秦浩明喜氣洋洋的對在場眾人說道。
“吾等願隨大人,同心同德,甘當百姓喉舌!”張溥、楊廷樞等人紛紛起身高呼。
“為避免複報被有心人利用,本督還有四點建議,即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認真講起來,不黨是指純以百姓之地位發表意見,此外無成見,無背景。凡其行為利於國者,吾人擁護之;其害國者,糾彈之。
不賣是指不以言論作交易,不受一切帶有政治性質之金錢補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麵之入股投資。
不私是指除願忠於報紙固有之職外,並無私圖。易言之,對於報紙並無私用,願向全國開放,使為公眾喉舌。
不盲是指不隨聲附和、不評詆激烈,昧於事實。
對於這幾點,諸位有何看法?”
秦浩明把後世辦報的精神稍微修改,對在場的眾人說道。
不知何時,場中有士子在桌案上拿起紙筆,刷刷地寫了起來。其他人見此,也是忙不停地準備著記錄。
“秦督真乃大公無私,乾度慚愧!”
張溥仰天大歎,繼而紅著臉朝秦浩明認認真真躬身作輯。至此,他已被秦浩明的胸襟深深折服。
秦浩明微笑著避開張溥的道歉,其實他並沒有張溥想得那麽高尚。
輿論的作用有多大的威力,他如何不明白?
現在之所以有這樣的做法和做派,除了真的想讓報紙說實話外,更多的還是想拉攏人心,拉攏天下讀書人的心!
可以想象,由張溥負責的複報,不用他說,今後肯定會為他歌功賦德。
更何況,今後的大明,怎麽可能隻有一家報社?
不說別的,至少大明公報總得有吧!那才是國家的報紙,才是權威,才是他必須要掌控的輿論喉舌。
至於說張溥的複報,在他看來,不過是試驗品而已!
故而,心情無比暢快的秦浩明轉向國子監其他士子說道:
“爾等學子必須切記,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萬萬不可隻知誇誇其談,而應腳踏實地,躬身實事,如此方可大用。”
“謹遵秦督之言!”
在場國子監士子目光炯炯,高聲歡呼。
今日,秦浩明的大公無私和胸懷大明百姓的慈悲之心,早已進入他們的心中。
其過往行為和言行,和朝堂上的東林黨人,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這令他們的心中,澎湃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