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動畫電影【求推薦票!第一更】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日娛之遊戲萬歲 !
    電子遊戲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
    無論是那些已經成名的場上,還是那些默默無名的場上,都在嚐試一條又一條新的路線。
    哪怕是萬戶這樣的大公司,也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壟斷所有的遊戲類型。
    高橋最近這幾天,都泡在渲染農場這邊。
    萬戶製作的第一款3d動畫電影的所有素材,終於渲染完畢,基本可以進入後期剪輯緩解了。
    整部電影,付出的成本非常高。就算光算電費,成本也在兩千萬人民幣左右。
    剩下的硬件設施,人員投入,自然就不用說了。
    不過,這款投資巨大的動畫電影,對於萬戶3d技術的提升,有著很關鍵的作用。
    從多邊形到環境光渲染,甚至再到較為粗淺的骨架綁定。
    憑借著這一部d算法和硬件方麵,至少領先了同類競爭對手五年。
    高成本投入的效果自然也是驚人的。
    整部動畫的角色動作,雖說不是自然,而是略顯誇張,甚至略有迪斯尼的風格。但是誇張的同時,卻又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而從技術說回到劇本,這也是對於萬戶的劇本人才的一種鍛煉。
    除非像是那種純對戰沒有劇情的遊戲,不然其他的遊戲類型都需要劇情作為襯托。
    哪怕就是馬裏奧大叔,一次次鑽水管不也要有個救公主的劇情。
    雖然救來就去,玩家們也都發現其實公主更喜歡和庫巴呆在一起。
    或許馬裏奧的存在,隻是碧池公主和庫巴之間的小情趣也說不清。
    甚至,馬裏奧的弟弟路易吉,都不得不穿上環保的顏色,不停地暗示自己的哥哥了。
    想要製作一款大眾向的作品,首先自己的政治傾向不要過於明顯。選擇表達的主題,也是一個比較寬泛,無論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主題。
    像是《玩具總動員》表達的主題就是孩子的成長,還孩子長大成人,那些已經成為他回憶,不會再玩的玩具又該何去何從呢。
    而《海底總動員》講述的則是一個尋找的故事,像是《小蝌蚪找媽媽》一樣,要尋找到自己的親人,尋找到一種歸宿。
    這種主題,幾乎無論是誰都會體會到。
    或許有的小男孩舍棄的是塑料玩具兵,有的小男孩舍棄的是芭比娃娃。
    總之,為了成長都是不得不拋棄一些值得珍視的東西不是麽?
    萬戶製作的這款3d動畫,其實依舊與電子遊戲有關。講述的是電子遊戲的發展,被拋棄的遊戲,以及被拋棄的玩家們。
    人們在十五歲之前,會覺得已經誕生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一直有。
    在十五歲到三十五歲的時候,覺得新誕生的事物,是一次有一次偉大的革命。
    而在三十五歲之後,覺得新出現的一切,都是反人類的垃圾玩意。
    電子遊戲從雅達利時代誕生,到如今也有幾十年了。
    當初玩遊戲十幾歲的少年,此刻也已經成為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叔。
    遊戲還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但是三十多歲的大叔,卻玩不動那些新的遊戲了。
    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反應能力,亦或是時間,都不那麽充足了。
    沒有辦法重新學習一款遊戲了。
    因此,當他想要放鬆的時候,就會選擇那些自己熟悉的遊戲。
    而他甚至可能在當年,還憑借著這款遊戲獲得過榮耀。獲得過屬於自己的冠軍。
    而在此時,還有一個小孩子,他覺得大人玩的遊戲,都是老掉牙的古董,他想要玩最新最coooooooooooooooooooooool的遊戲。
    於是,兩個人遊戲觀的衝突,就帶來了一係列的矛盾。
    最後,經過了種種艱難困苦,種種危機考驗,兩個人最終互相理解了,完成了一個大圓滿的結局。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好萊塢電影套路。
    並且,因為影片的製作目標是老少鹹宜。
    因此,不同年齡的觀眾,會帶入到不同的角色當中。
    遇到中年危機的中年人,看到的是那個沉迷在過去的大叔。
    而還覺得這個世界一切都很新鮮,覺得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孩子,則是那些年輕孩子們的帶入對象。
    當然了,現在的大叔,在多年以前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整個故事在矛盾衝突上又有一些升華,而這種升華在九十年代美國好萊塢的文藝片中也頗為常見。
    不過,說一千到一萬。
    電影劇本誰都知道該怎麽做,但是不同的人製作起來,卻又不是一回事。
    就像是兩盤一樣的原料,不同人炒出來的味道也會絕然不同。
    而後期的剪輯工作,被稱為電影的魔法,自然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影片的影響也十分重要。
    如果說其它的工作人員,對於這部3d電影,可以說是十分的滿意。
    但是高橋對於這部3d動畫電影,其實不是非常滿意,有很多地方還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比如片中動物的毛發,看起來就不是很自然。
    比如片中有些建模和貼圖的精致程度也不是很夠。
    不過,這天下哪有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道理。
    高橋的耐心很足,並且對這部電影,也有很強的信心。
    要知道,現在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工業,對於電腦特效這種東西,雖然已經在嚐試了,但是還沒有大量的使用。
    萬戶的這部動畫電影,一旦登陸了美國院線,一定會讓以前那些看慣了二維動畫,以及各種特技拍攝手段的觀眾大呼過癮。
    甚至,這部動畫電影的一些瑕疵,都會被觀眾們有意無意的忽略。
    而在這之後……
    估計想要與萬戶進行特效合作的電影公司,也會漸漸的多起來。
    萬戶也算是在另外一個領域,站穩了腳跟。
    其實現在萬戶許多的內容製作,所采用的都是矢量技術,保存的也是大分辨率、大清晰度的圖。
    這固然會使成本增加,但是如果以後有朝一日,會出高清重置版,也會為將來省去很多麻煩。
    漫長的剪輯和微調結束,高橋作為第一批觀眾,終於能夠看到完整的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