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禧寶盒

字數:539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蓋棺論盜 !
    道家講自然,佛家說因果,一切皆因巧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回首憶往昔,會發覺很多事互為照應。
    或許相隔時間很長,長到足以廢掉幾代人的光陰,但是終究會回來,就算當事者已經不在人世。
    我猜想這便是輪回。
    若不是眼前這位老人憑借著超凡的毅力活過一個世紀,我想天禧寶盒的秘密早就隨著他入土為安了。
    或者若不是他父親臨死之前念念不忘,這段記憶也會隨著百年歲月逐漸消亡,好在一切皆為因果。
    公元1894年,也就是清朝光緒甲午年間,北京城四處張燈結彩,隻因為一件天大的喜事——老佛爺壽誕。
    老佛爺生於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到如今恰是一甲子,就算是平常人家也要擺席慶賀,何況是當時清王朝真正的掌權者?
    因此北京城內喜氣洋洋,從西華門到頤和園幾十裏長的大道兩旁,都按照老佛爺吩咐沿途點綴,臨時搭建的經壇、戲台、彩殿、牌樓數不勝數。
    來念經的僧道、唱戲的戲班子蜂擁而至,北京城內頓時人滿為患。
    老佛爺過壽,當官的自然要來賀壽。無論你是軍機翰林,還是道台知府,隻要你還想捧人家的飯碗,砸鍋賣鐵也得來。
    來賀壽自然要拿禮物,禮物光是值錢還不成,老佛爺可是大清王朝的掌權者,天子富有四海,跟老佛爺拚財力,純屬找死!
    送禮曆來就是大學問,給老佛爺送禮既要值錢還要討巧,這可把當時的各路官員難住了。
    時任江寧知府的劉名譽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籌劃此事,可是想來想去,也沒想到合適的禮物。
    正當他為此事一籌莫展之時,匡師爺為他出了一個主意。
    據匡師爺所說,蘇州有一名民間匠人姓張,世代製鎖,手藝精湛,若是讓他花心思為老佛爺設計一把鎖,說不準能夠討得歡心。
    劉名譽在見過此人手藝之後,也是大為折服。趕忙命人找到當時最好的工匠趕製了一個檀木盒子,並在上麵雕刻雲紋福字,最後將盒子交給張姓匠人,命他在盒子裏麵加上一把鎖。
    張姓匠人聽說是給老佛爺的壽禮,自然不敢怠慢。若隻是一把平常鎖,肯定難討老佛爺歡心,沒準還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於是張姓匠人挖空心思,最終決定按照祖上傳下來的圖譜製作一把九宮連環鎖,經過三個月的日夜趕工,終於將鎖製成,連並盒子一同交給江寧知府劉名譽。
    劉名譽在拿到盒子之後,按照匠人的指點打開盒子,頓時眼前一亮。
    隻見盒底有一跪地小金人,在盒子開啟的同時慢慢站起,手中還捧著一柄玉如意。
    如此手藝,確實堪稱一絕!
    想來老佛爺見到此寶之後也是大為開心,於是賞賜匠人白銀五百兩作為酬謝,並給盒子取名“福壽匣”。
    匠人在得到賞賜之後,連夜舉家逃亡,因為這盒子其實另有寓意。
    當時正是甲午年間,大清朝實際上已經是千瘡百孔,百姓民不聊生。慈禧為了自己的六十大壽,光是白銀就花了近千萬兩,根本不顧百姓死活。
    張姓匠人對慈禧也是懷恨在心,但是不敢當麵拒絕,怕牽連族人,於是才費盡心思設計出“福壽匣”來暗諷慈禧。
    原來盒子中的小金人寓意“小人”,指的就是慈禧本人;跪在地上是在暗指慈禧禍亂朝綱,是國家的罪人;至於手中捧得玉如意,其實是暗指“小人得意”。
    江寧知府劉名譽哪裏會想到這一層?
    看到匠人的手藝之後大為驚歎,於是趕在老佛爺壽禮之前就將盒子送到了內務府。
    果然不出所料,慈禧在看到這盒子之後甚是歡喜,不但給了劉名譽大量金銀賞賜,還特意賞賜了頂戴花翎。
    頂戴花翎原本有功之臣的一種特殊賞賜,劉名譽做夢都沒想到,一個“福壽匣”居然能換來如此恩惠,自然是感恩戴德,激動萬分。
    老佛爺在壽誕之後,依然對盒子愛不釋手,每天拿在手中細細把玩。
    李蓮英深諳慈禧的心思,就建議將盒子稍加改動,將另一件稀世珍寶夜明珠放入其中,這樣老佛爺就能兩全其美,隨時把玩兩件寶物。
    慈禧聽完之後大喜,趕忙命人按照李蓮英的吩咐去做,將盒子中的小金人去掉,放入了一顆雞蛋大的夜明珠。
    盒子改好之後,慈禧甚是滿意,但是覺得“福壽匣”這個名字似乎不再適用,於是將盒子改稱“天禧寶盒”。寓意天降寶物於慈禧。
    根據內務府的記載,天禧寶盒與其中的夜明珠在慈禧死後一同葬於定陵。
    定陵?
    夜明珠?
    扯犢子!
    要不是讓球球給盒子做了掃描,沒準真被這個日本老妖怪給忽悠住了,盒子掃描結果直接戳穿整個故事。
    首先,盒子裏麵的東西肯定不是夜明珠,掃描結果已經顯示裏麵裝的是一張或者幾張絲織品,除非瞎子,要不誰會將絲織品跟夜明珠弄混淆?
    其次,按照故事所說,天禧寶盒是送給慈禧的壽禮,但是掃描結果已經顯示盒子的底層有自毀機製,裏麵裝的液體很可能是硫酸。
    當是的江寧知府劉名譽缺心眼?
    送給老佛爺的東西裏麵裝硫酸?
    想讓老佛爺毀容?
    別說頂戴花翎,腦袋都得被擰下來當球踢。
    最後,如果真如故事所說,這東西最終的歸宿是慈禧定陵,怎麽成了我的家傳至寶?
    難道我不姓傅,我姓葉赫那拉?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定眼前這個日本老妖怪在跟我扯犢子,至於目的,暫時還不甚清楚。
    “老爺子!不瞞您說,我都找人掃描過了,這裏麵裝的根本不是夜明珠,您老弄錯了吧?”
    此時我心中非常氣憤,但是畢竟是百歲老人,總不能指著鼻子罵:你丫的別跟我扯犢子,我都他娘的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
    換句話說,我還得求著人家開盒子。
    老人聽完,笑了笑,皮膚幹枯的像一塊老樹皮,皺紋深深的印在臉上。
    “我都說了,這裏麵原本裝的是顆夜明珠!”
    原本?
    老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特意在“原本”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什麽意思?
    難道這東西還有人打開過?
    果真如此的話,倒還是有可能。
    “你姓傅?”老人開口問。
    我點點頭。
    “巧了,當年那個開盒子的人也姓傅!”
    我心中一緊,第一反應就是我爹。
    “傅紅兵?”
    我皺著眉問道。
    老人搖搖頭!
    “那是誰?”
    “哎,恐怕這還得問你啊,當年開盒子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父親......”
    原來老人名叫張春堂,他的父親叫做張暮緣,“譬如暮春朝露”是家譜中的排字順序。
    老人之所以知曉天禧寶盒的來曆,是因為故事中的張姓匠人就是老人的祖父張譬佑,字金鎖,因此也叫張金鎖。
    張家祖籍蘇州,從清初開始學習製鎖工藝,到雍正二年家族中出了一位天資聰慧的族人名叫張鴻寶。
    張鴻寶年輕時天資聰穎卻無心製鎖,醉心於奇技淫巧,每天在家研究稀奇古怪的各種玩物。
    但是製鎖是家族手藝,耳薰目染之下,雖不精通卻也學得七七八八。
    成年之後,張鴻寶開始接手家族製鎖產業,因為他對奇技淫巧研究頗深,所以竟然將鎖的內部構造按照八卦五行加以演變,最終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門類——宮鎖。
    最開始張鴻寶由於製鎖技藝有限,隻能製作出單宮鎖,後來隨著製鎖技藝的加深,慢慢製作出“雙宮鎖”“四宮鎖”。
    到了張鴻寶晚年,製鎖技藝已經登峰造極,再結合奇技淫巧八卦五行的研究成果,設計了一款無比複雜,精妙絕倫的九宮連環鎖。
    此鎖複雜無比,天資愚鈍的後人根本無法複原,所以一直被記載在家族製鎖圖譜中。
    直到光緒年間,劉名譽找到張家後人張譬佑給老佛爺做賀禮,張譬佑知道如若是尋常工藝很難過關,於是才重新翻出九宮連環鎖的圖譜開始仿製。
    讓張譬佑吃驚的是,張鴻寶發明的九宮連環鎖根本無法仿製,其內部結構過於複雜多變,又多與八卦五行相關聯,因此最終張譬佑不得不將當年張鴻寶親手製作的那把九宮連環鎖加以改進,放進天禧寶盒中。
    此後張家居家逃難,先是流落山東,最後逃至河南。
    清帝退位以後,為了生存才不得不搬到北京城,在此紮根立足,以製鎖開鎖為生。
    張家後人本以為再也見不到家傳至寶九宮連環鎖,沒想到來到北京城沒幾年,便再次見到這件家傳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