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從破碎的世界到物理的盡頭

字數:7520   加入書籤

A+A-




    第二章

    從破碎的世界到物理的盡頭

    世界不是連續的?由一個個相似靜止的狀態組成?時間是個錯覺?並不存在所謂時間這種東西?世界是斷裂的?由無數組成世界的最小尺度空間組成?

    那麽,為什麽?

    如果世界有一個最小的空間範圍,那麽它是什麽形狀?如何界定它自身的範圍?

    當我們不斷的分割空間必定得出最小空間尺度,有尺度和範圍那麽必定是一種存在的事物,如果空間是一體的虛無,那麽就不可能存在最小空間值數,那我們也就永遠無法離開家裏去上班了。

    那麽空間必定是一種“存在”,這種“存在”能界定自身的大小尺度,並且從它的不同角度,各個麵的一點去到達另一麵距離都是一樣的,那麽它必定是一個完美的圓。

    因為宏觀世界的空間是均勻的,同樣一發子彈你向前方射擊,它飛行了 1000米落地,你向後射擊也必定是 1000米,因為前後左右上下空間都是均勻的。

    你不會同樣一發彈藥裝量的子彈向前射擊飛行了 1000米落地,向後射擊則是飛行了 10米落地,向左射擊則飛行了 300米落地。

    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宏觀空間是均勻的,所以這種組成世界最小的空間尺度,必定也是上下左右所有方向都是均勻的,它必定是一個完美的圓,一個一維的圓點。

    現在,我們要為這個“點狀空間存在”起一個名字“空間質”,空間質就是我們所處的空間,一切物理世界都依附在空間質上,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由兩個物體之間所存在的空間質數量決定。

    空間質暫且定義為普朗克長度大小的點狀圓形空間泡。空間質泡壁與泡壁之間的距離等於零。

    現在想象一個圓形的空間泡,它和其他幾個空間質泡壁接觸,之間是絕對虛空。

    而物質,能量,你和我一切都隻存在與這空間質上,對布滿空間泡之間的絕對虛空毫無察覺。

    現在,建議讀者看看你周圍,你和正在閱讀本章之間的距離,你和身邊的一切物體之間的空間,這些看似一體的空間,布滿了普朗克長度的圓形點狀空間質。

    一切有形的物質,都在這些點狀的空間質上刹那的存在。

    原子,能量,一切物質都存在於這種緊密排列的普朗克長度的圓點狀“空間質”上,這種空間質有自身的範圍大小。

    而光也並非在真空中傳播,光沿著普朗克長度上的空間質上傳播。1次前進 1個空間質。這是比原子還小十多個數量級 10E-33厘米的空間質點。

    空間質之外是絕對虛空,絕對虛空裏沒有距離,沒有遠近,沒有大小,一切都失去意義,那裏沒有過去未來,刹那和永恒無法分辨,無數和唯一亦出同源。

    物理法則,有限的世界,被包括在這無限中,而隻能存在於普朗克長度的空間質上。

    空間質是有限和無限的分界線,宇宙和我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空間質隔開了無限和有限的概念,這裏是物理和時空的盡頭。

    物質,能量,必須依賴空間質的界定而存在,如同電視中所有的色彩,必須依賴電視的像素點而存在。

    如現代物理學所知,物質本就是能量的某種方式集合。對原子能的利用,使文明日新月異。

    當人類可以認識到空間也是一種“存在”那麽就打開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門,能量就是空間質的集合體!

    並如同能量和物質一樣,可以互相轉化。

    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

    能量可以轉化為空間質;

    物質,能量,依附於空間質之上;

    能空轉化方程式,已經呼之欲出。

    在上一章中我們所知物理世界的運動,不過是空間質上一幀一幀靜止的畫麵,光從一個空間質點上出現,然後消失,再出現在下一個空間質點上。

    光不會一次跨越兩個空間質點。

    因為這裏是組成世界的最小尺度,一個普朗克時隻對應一個普朗克尺度,在這物理的盡頭隻存在 1.

    如果光一次跨越兩個空間質點,那麽兩個空間質點的總和就成了空間最小尺度 1。

    而物理法則精準的將上一幀的世界推向下一幀的世界,物理法則從世界上一幀的信息中,推導出世界下一幀的位置。

    如果我們扔出一個球,其實不過是扔出一堆原子,而這一堆原子又存在於空間質上,球的運動其實是原子在空間質上的移動,球的原子從一個空間質上消失,然後出現在下一個空間質上。

    每一幀時物質必定在空間質上出現一次。物質在固定時間內的幀時數越多,運動速度越快,在固定時間內幀時數越少,運動速度越慢。

    光固定時間內幀時數最多,所以每秒光速最快。

    所有物質一幀時隻能正在一個空間質點上存在一次,不能停留。

    所以萬物固定時間內所含的幀時數越多,代表物質相對於空間質的運動越快。

    同時得益於物理法則,這樣我們扔出一個球,它才不會第一次飛出了藍星,第二次飛到了自己身後,第三次球消失了,而我們自己變成了一隻恐龍。

    事實上這些並沒有發生,每一幀的世界麵都非常相近,它由上一幀世界的信息推導而出,每一個幀時之間必定有堅固的原理,保證每一幀世界的合理的邏輯和連續。

    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一幀時物質必定在空間質上出現一次。從而來展現宇宙的一個當下,一刹那永恒完美的物理世界狀態。

    2兩個幀時之間必定有原理存在,保證物理世界的合理性,和每一個幀時之間的相關性。

    現在我們知道了世界的最小尺度,和最小時間間隔,一幀時(一個靜止的普朗時)。

    我們知道所謂運動隻是一種錯覺,運動本質是物質從這一個空間質上消失,又在相鄰的空間質上出現的結果。

    我們的記憶,思維本質也不是連續的,而是隨著物質而不斷消失和出現,而因為我們總是出現在存在的那一幀時上,所以我們對宇宙幀時之間的間隔毫無察覺。

    為了保證宇宙動態運行,光每秒大約要消失和出現大約普朗克時 1E43次。

    根據物質相對於空間質的運動速度。而每個物體每秒的幀數都不同。兩個幀時之間我們並不存在。我們隻存在刹那當下的真實和靜止的一個個幀時中。

    物理法則是如何運行的,如何通過上一幀靜止的宇宙推到出下一幀靜止的宇宙位置?這就好像我們在看一幅畫,畫中是一個從樓上落下的球,我們不用看下一幅畫,如果這幅畫中也遵守宇宙定律的話,我們會知道球一定會落在它的正下方。

    而如果這幅畫中正在刮風,我們僅僅看著這幅畫肯定就無法推導出球落地的位置。

    宇宙如果要處理每一幀的信息來推到出下一幀的宇宙位置,一定是一個極其大的運算。

    事實上,並沒有任何東西在計算一切,物質定律基於最簡單的微觀基礎動量。

    對宇宙來說,所有運動,不過是物質在每個空間質上存在幀時的次數。

    人類和宇宙從事的所有的活動,開車,吃飯,看電影,黑洞,彗星撞擊,一切的一切不過是組成這一切的原子位置在空間質上的躍遷。

    宇宙視角來說存在的僅僅隻有無數原子的組合和這些組合在空間質上的躍遷。

    隻要在空間質點上,物質遵循一個最基本的基礎動量規則,就可以運行宇宙的一切,並且可以無限複雜化。

    要進入下一章來搞清楚引力的本質,我們必須搞清楚物質到底是什麽,人類科學家將物質劃分成原子,又劃分出電子,誇克,膠子,中微子等等乃至傳播力的粒子。

    並沒有抓住原子和力本質,現代科學界的粒子“標準模型”更像是用下一種粒子去解釋上一種粒子,然後用下下一種粒子去解釋下一種粒子。

    並沒有解釋物質到底是什麽。

    標準模型的建立是這樣的,人們首先假設原子由另一種粒子構成,之後定義和確定這個粒子的形態質量等所有描述概況,之後通過對撞擊將兩個中子或者質子相撞,將原子撞成無數碎片,在反複撞擊中總有那麽一兩個碎片符合人們定義的那個粒子。

    在同樣能量的撞擊力度下總能將原子撞成類似的碎塊。

    隨著能級越高,原子被撞成越小的碎片,於是總會找到符合自己定義的微小粒子。

    隻要能級夠高,總能撞出更小的碎塊更小的粒子(碎塊)。於是陷入了用一種粒子去解釋另一種粒子的無限死循環。

    然後這些碎片會瞬間蒸發,轉化為能量。

    現在,讓我們暫時拋開粒子“標準模型”去用一種全新的視角開啟原子的大門。

    我們知道,物質是能量的集合,能量是空間質的集合。物質本質上是一種獨立而凝聚態的空間質。

    如果物質是空間質的集合,它們出現了兩個不同性,宇宙物質在兩幀時之間會消失,而空間質並不消失。如果空間質伴隨物質消失,那麽失去空間質的界定,物質就再也無法出現了。

    物質在空間質上生滅,出現和消失。

    如同一種波,它的頻率就是它的幀時數。物質是空間質上生起的波,這個波極強,導致它在一幀時的瞬間脫離了空間質而存在,在一瞬間成為了物質。

    如果空間質比作大海,物質就是離開大海的浪花,並且還結冰了,獨立於大海存在。

    物質就是大量能量在小範圍內的凝聚態,能量就是大量空間質在小範圍內的凝聚態。

    能量要成為物質有一個標準能級,在這個能級上,能量成為一個單個凝聚態粒子,小於這個能級能量成為能量波。

    物質,能量,空間,是同一種東西的不同形態。

    如果將物理世界比作為一望無垠的大海,空間質就是大海本身,能量是大海上的波浪,波浪隨著一幀一幀的世界線而起伏,但卻沒有脫離大海本身。

    物質則是每一幀都會獨立脫離大海的浪花。

    能量,信息,物質在這裏得到了統一,在這個模型中,能量和空間不再是物質之外的東西,恰恰相反,三者有著同樣的來源。

    我們現在知道原子是每一幀獨立脫離空間質的刹那存在,能量卻不同,能量在每一幀的時間上並不完全脫離空間質而存在,能量更像是一種空間質本身的起伏,一種包含信息的空間質聚集態起伏。

    我們知道光是一種能量,能量沒有質量,因為能量每一幀並不脫離空間質而單獨存在,能量隻是空間質上的空間起伏,能量峰值裏包含信息並依托空間質傳播,所以能量傳播過程不以有形的形態而存在。

    當能量的波濤碰到物質,則會表達出自身的信息,並和物質互相作用,顯現為瞬間的粒子形態,平時則以信息波動態在空間中彌漫,這就是能量的本質。

    電子就是一種能量,以波的形式環繞原子,在空間質上起伏,隻有當電子觸碰到獨立的物質才會被觀測和顯現為粒子效應,就如同大海上的波浪衝上了更為堅固的東西,刹那間脫離了大海。

    當能量的起伏,觸碰到了一幀上獨立脫離空間的物質,則產生互相增幅,能量擁有了能脫離空間質的能力,在一幀的刹那顯現為粒子特性。

    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本質。

    現在我們可以將所有能量換一個名稱“信息質”,一切不具有長時間粒子特性的物質,不含有質量的物質,可以互相穿透的波類物質,統一稱之為信息質。

    於是宇宙存在三種東西,而它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態。

    物質:脫離空間質,凝聚態的信息質集(一切有形物質小到原子大到宇宙星係);

    信息質/能量:不脫離空間質,凝聚態的空間質起伏(一切波,電磁波、光波、電子波,一旦觸碰物質顯現粒子特性)

    空間質/空間:絕對虛空背景上的存在(物質和信息質存在的背景,也是物質和信息質組成的最基本元素)。

    物質歸根到底隻是能量的凝聚態反應,而能量歸根到底隻是空間質的凝聚態反應。

    現在我們了解物質產生是因為在每一幀的時間上,其可以獨立脫離空間質而存在所以顯現為物質特性,擁有質量,並產生引力。

    而能量也是一種亞物質,但每一幀無法脫離空間質而存在,顯現為波的特性,沒有質量,不產生引力。

    如果你已經全麵了解了這個模型,現在我們距離引力的本質隻有一步之遙,幾個世紀以來困惑人類科學界的問題,統一的物理模型已經呼之欲出。(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