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美人為盤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A+A-




    

    

    “來,請請——”夏竦一麵招呼著,一麵自己先端著筷子上去,為大家示範吃法。

    “此乃魏晉遺風,後為錢惟演老相公考證偶得,如今,這就是這天氣暑熱,又上好的地方,才偶爾可以做的。”夏竦一麵看著幾人目瞪口呆的樣子,一麵自行腦補他們留下的口水和鼻血。

    他繼續介紹道:“下麵薄薄的這層冰片,是為了讓人肉餐盤不會出汗,影響上麵肉和菜品的質感和味道。”

    韓家四位孫子,聽的一臉崇拜,依著夏竦的技術指導,開始大快朵頤。

    每吃掉一些肉,就有更多的曼妙身體曲線和嬌嫩肌膚,顯現在大家麵前。

    夏竦看著這幾位意亂神迷的樣兒,心中略略自得。回想起這幾個月間,與呂夷簡的鴻雁往來,各方籌謀複相的事,真是萬事具備,隻欠東風了啊。

    想到東風,夏竦不由看向眼前這幾個紈絝衙內,他們以為是找到了一條科考青雲路,其實背後,要連著他們的宰執爺爺一並拉下馬的黑手,早就張網以待。

    ……

    開封府後園裏,暑天剛剛過去,雲影殘荷之中,不黑的包黑炭包大人,親自燒著風爐,煮了珍眉茶。就著文鼎山泉,竹火石煙,越發顯得自在安逸。

    方仲永和他身後立著的馬二丫,正一同打量著包拯同誌,似乎遞到手中的茶,遠沒有包大人的人那樣香。

    從前聽孔子和南子的故事,孔子說從未見過有人好德如同好色一般的,因為他的德,對他分外的貪慕。

    每次讀到這一段,方仲永都難免開了腦洞,想著可能那位南子,本身是個穿越者,因為第一次見孔子,所以帶著一種貪慕的神情,讓孔子以為那是好德。

    現在方仲永和馬二丫,就是以“好德如若好色”的姿態和眼神,在看著包拯包大人。

    包拯的內心也是崩潰的,畢竟一個實力派人物,被這樣如若偶像派似的盯著,感覺真的很奇怪。

    “這位是?”包拯看向馬二丫,表情平淡的順口問道。

    “哦,此乃仲永的婢子二丫。”方仲永趕忙回答道。

    身後的馬二丫連連點頭。

    “哦?方公子每次出來,都帶著婢子?”包拯並沒有用什麽陰陽怪氣的語調,但方仲永聽著這句話,卻覺得有點陰陽怪氣。

    “老夫是想私下和你聊聊。”包拯這話,似是對馬二丫下了逐客令一般。

    馬二丫委屈的眼睛裏,又要開始泛出淚花了。

    方仲永太了解馬二丫哭倒長城似的,無力刹閘的哭法兒,迅速起身,將這種可能掐滅在萌芽裏。

    “二丫很崇敬包大人,想問包大人要一句祝福的詞,二丫——”方仲永看向馬二丫,示意她可以去要簽名了。

    馬二丫這才忽然反應過來,自己今天是來,要包拯給《鍘美案》題詩的,於是幹脆的忘了要哭那件事,趕忙掏出隨身帶著的一本《鍘美案》,和一支改良過,可以裝入一定量墨水的“鋼筆”。

    包拯看了一眼那《鍘美案》,表情沒什麽變化,又看了看那古怪的“筆”,略略皺眉。

    然後,他用抓握毛筆一般的姿勢,大拇指、食指、中指抓握筆杆中下部,大拇指在後,食指與中指在前,無名指在內,外側抵住筆杆,手心朝左前方,保持筆杆垂直,呼啦啦寫了四句話。

    最後又看一看那古怪的筆,將筆和書一並交給馬二丫。

    目光示意方仲永,可以了吧,讓你的婢子可以回避了吧。

    方仲永尷尬的點點頭,然後轉向馬二丫道:“你先去街上轉轉,吃些果子,就回家去,好麽?包大人與我有事要說。”

    馬二丫捧著書上龍飛鳳舞的怪異字跡,高興的答應著,起身走了。

    包拯這才繼續給方仲永倒了茶,然後,命管家包勉,將謄寫的那一遝方仲永的拆遷訴狀,遞給方仲永。

    “這個,本府看了。你年輕,也有些才華,但你膽子是真大,怎麽就敢如此遞上來這般的狀子?”包拯一麵將燒好的開水,潑在茶寵上,暈出茶香,一麵看向方仲永。

    方仲永有些沉默,他總不能說,他對包拯的信任,來源於曆史知識吧。於是,他略略遲疑,才做出回答:

    “回大人,學生想著,大人閑雲野鶴,喜好獨來獨往,沒有門生故舊,也無叔伯親戚,雖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卻凜然正氣,不搞裙帶。

    兼之大人的薪俸足矣,無須為此類事情開罪於民,畢竟,聲望,對大人來說,應當是最要緊的吧?”

    包拯也有些沉默,很少有人會當著他的麵,說他好名。但是,如若說人生追求,包拯對於清名確實看得很重,所謂的“恥之一字,以製君子;痛之一字,以製小人。”

    身為君子,清流,文官,包拯不能否認對清名的追求這點。

    但他還是想盡可能的,從一個前輩的角度,提點一下眼前這個大有希望的後生。

    “但這東西,你做的,太過嚴苛了。

    你可知道,金錢乃是官場的一盞茶,想要人為你賣命,為你辦事,處處都要金錢,即便有天大的聲譽,天大的本事,你也要為你的人,爭取來利益,這樣在官場,才坐得穩。”

    包拯說得很謹慎,字句都是斟酌過,把握過分寸的,方才這般說出來。

    “你是要考會試的人,也是要入仕為官的人,你要明白,即便老夫,也要有自己人扶持,弄出來的政令,如若沒人執行,那就是個孤鬼棒槌。而如何籠絡執行人的心呢?”包拯對方仲永啟發道。

    “讓他們得到好處。”方仲永已經體會出包拯的意思,他簡單的回了一句,等著包拯自己將後麵的話一字字說出來。

    “不錯。對手下,甜頭要給,苦頭也要給。兩者之間,一定要有個平衡。做出一份詳盡的東西,這是能耐,但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對方有一點小利益能把握住,不至於結下仇怨,也要做得到。和光同塵,你可明白?”

    包拯提起茶壺,又給兩人添了新茶。

    “是。”方仲永恭敬道,“但,學生不明白,既然大人覺得學生的東西,過分嚴苛了,為何大人,還要讓他們按照這樣的方案執行呢?”

    包拯喝了口茶,微微笑了笑,看看方仲永:“本官新官上任,這幫孫子想忽悠本官,本官正好借此讓他們明白,本官是不是能夠忽悠的人。不掉肉掉血,他們怎麽會學乖?”

    看著眼前的包大人,一板一眼耐心指導自己官場之道,方仲永雖然有些略略的違和感,但內心還是暖暖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