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曲線救國
字數:3479 加入書籤
A+A-
當然,大宋最不缺的,就是此時激情澎湃的拿出成千上萬,聲情並茂的譴責李元昊的檄文。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這時候,方仲永依據後世曆史,還是找了個最明白的人兒——吳育。
由於度娘上沒有關於吳育的介紹,所以沒雨在此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宋史中的吳育,字春卿,浦城人,生於宋景德元年,也就是公曆1004年,天聖五年進士。
天聖五年進士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他和包拯、韓琦等人同科。吳育的父親是吳待問,這個待問不是曆史學家沒考證出來那個意思,而是人家大名就叫待問。
吳育中舉的時候,他老爹吳待問官至光祿寺卿。中舉後,吳育先當了很多個縣官,而後慢慢爬了上來。在寶元元年這個時候,吳育的官職是三司判官和鹽鐵判官。
這是個實職總覽天下財權後勤的官兒,堪稱後勤部長。
長期和後勤打交道的吳育,深深理解了打仗不隻是打前線,也是打後勤,打經濟這種概念。
所以,在是否要與西夏開戰方麵,吳育曾經上過一本十分有道理,並且記載於宋史,名垂千古的進諫奏本。
宋史稱他“獨持異議,認為元昊本非漢族,此類藩屬,叛服無常是其特性,可用宋初對南唐辦法,暗地嚴密邊防,充實戰備,壓其貿易,使其無處掠奪,不戰自亂。”
這是吳育在正史之上的第一次大露臉,說得對的不能再對,雖然當時誰都沒聽進去。
而吳育的個性呢,並不是包拯、範仲淹那種勇往直前的性子,這事兒如果換做包拯、範仲淹辦,隻要他們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卻無人重視,那麽絕食抗議也好,十幾封奏章接連進諫也好,那是怎麽樣都要引起大家重視的。
但吳育不是,他是個很理智的性子,在他眼裏,我的職責,是盡我所能表述明白我的建議,至於皇帝是否采納,朝廷是否重視,那並不是我的職責。
所以呢,一方麵吳育選擇了在當時喧天的氣氛和請戰浪潮中,說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麵,吳育隻上了一次奏章,沒有得到肯定就撤了。由這些做法,大家都可以想到吳育是個怎樣的個性吧。
當然,這樣性子的人,也是很難被他人左右觀點,或者和誰輕易就搞得熱絡的。方仲永想要聯合吳育,將他的觀念和自己的一起拿出來,先說服範仲淹,然後依靠範仲淹的聲譽和影響力影響皇帝和群臣,隻是去拜訪一下,是很難把話說開的。
方仲永細細思忖過,又找了柴麟,讓廢柴信鴿速遞收集了不少關於吳育的情報,之後,才發現了吳育的一些些小愛好。
吳育喜歡聽戲,而且是專家級別的戲曲鑒賞家,很多大型戲班子的大家和台柱子,甚至都得到過吳育的一些點評和指導,你別說,吳育的眼光那是極好的,經過他指點過的很多人,最後都火出了自己的特色。
那麽,唯今之計,去認識一個和吳育攀得上交情的梨園大家,就成了眼下亟待要做的事兒。
方仲永想定了主意,打起馬車的簾子,看著汴京頂風冒雪依舊繁華的街巷,心下一點點繼續盤算著。
……
王子月陪在張貴妃身邊,一邊乖巧的飛舞著手中的結繩,打出樣式華美的絡子,比一比,又將張貴妃新得的一塊交趾玻璃翠嵌了進去。
張貴妃自打生產後,就對王子月格外親厚,如今經曆了女兒的新喪和夫君的生病,越發喜歡其麵前這個聰明能幹的女大夫來。
張貴妃斜斜靠在美人榻上,長長的睫毛垂下一縷淡淡的陰影在眼瞼,手中抱著一個手爐,忽然抬頭看向王子月,輕聲問道:“月卿,可覺得手冷?”
王子月抬頭抿嘴笑笑,“這暖閣裏地龍燒的這樣熱,哪裏還冷呢。”
張貴妃聽著隱隱傳來的引入地熱水的工程施工之聲,忽然間心思一轉,就讓身側的宮婢們都下去,隻留了王子月在旁侍奉。
王子月見狀也不由有些嚴肅起來,想來是張貴妃有話要和自己說吧。她的心中一直牢牢記著方仲永當時交待她的那些事情,應對張貴妃時,也格外謹慎。
果然,宮婢們退下去之後,張貴妃就示意王子月靠的離自己更近一些。
王子月走上前去,張貴妃就拉了王子月的手,讓她陪坐在塌邊一張圓凳上。如若說家常的姿態一般,輕聲問道:“月卿,你可曾聽說了,那引地熱水的工程,原是為了查宮中地下,是否埋有水銀。”
王子月自然不便回答,隻是含笑著,繼續聽著張貴妃說話:
“本宮的小公主,原是不應當去的,做女人的,誰沒有幾分知覺呢?可如今陛下不喜內宮之間有什麽矛盾瑣事,縱然有事,為討了陛下歡喜,也都是壓著不告訴的,隻獨獨可憐了我的孩子。”
這話其實說的已經很重的,王子月自然既不能同意,也不能否定。於是隻得溫言表態道:
“不論怎樣,微臣都會盡力守護貴妃娘娘身子,師傅也會盡全力為娘娘、陛下調養身子的。娘娘恩寵如此,以後還會有的。”
張貴妃聽得此言,略略有些安慰,在這寂寞深宮中,張貴妃的處境其實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風光
——她比不得皇後和那些有家世地位的妃嬪,沒有母家的任何支持,也沒有別人的幫襯,宮裏一個個老成精的宮人,她也時常缺乏轄製住人的才能,或許也正因著這種小家出身的單純,容易把握的一麵,才讓趙禎對她獨一份的恩寵吧。
而除了取悅趙禎,將這恩寵牢牢把握住,她甚至並沒有那個能力去追查什麽。
所以,當趙禎說,乃是方仲永想出這個地熱水工程去查,又是方仲永舉薦了王子月這位女大夫時,張貴妃的心裏對方仲永,王子月,都是有一份獨特信任感的。
王子月的心裏,此刻卻在想著方仲永交待的那些個大計:
如今已經而立之年的皇帝陛下,子嗣單薄的惹人非議。而獨得恩寵又毫無家世的張貴妃,那也是被放在火上烤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