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不過雖然是過了幾日才正式擬成旨意下發,其實在允熥說出這件事的那個早朝,有心的大臣就已經知道這件事情已經無可阻擋了。
現在大明的皇帝畢竟手裏還是很有權力的,除非是碰觸到了所有官員的底線引起反彈,不然允熥想要推行什麽政策都是可以推行的,大不了慢一點而已。當然像朱元璋這樣牛逼的皇帝碰觸到了所有官員的底線也照樣可以將政策推行下去,這種特例就不討論了。
並且允熥是上來就直接在早朝的時候宣布,而不是像上次提出軍婚保護條例那樣先與四輔官以及相關官員私下商量,商議好之後在擬成旨意下發。所以說明允熥是勢在必行。
這樣兩方麵的條件齊備,製度一定是推行的下去了。
所以在正式下旨以後,大家馬上投入到了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事情上去了:為自己的家鄉盡可能多的爭奪錄取名額。
這樣一來,不僅是早朝的時間完全被占據了,就連乾清宮也在每日的奏折處理完了之後就有人在向允熥進言名額分配的問題。
允熥對於省一級的名額怎麽分配已經有了腹案了。這個時候科舉每一科錄取的人還少,一般都在一百人以下,允熥以一百人為標準,先是基本平均的分給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然後依據人口,還有安撫原來的科舉大省,還有其他因素,最後調整為:
直隸十七人,浙茳十一人,茳西九人,鍢建六人,湖廣九人,廣東六人,廣西三人,雲南二人,巴蜀五人,河難六人,山東十人,北平四人,山硒六人,三秦六人。總計一百人。
其中直隸因為人最多,地盤也大,所以名額最多;湖廣是後世的兩湖兩個省份,允熥預留了拆分為兩個省份的名額,所以名額多一些;同理山東允熥預留了東北省份的名額(此時遼東算作山東的一部分)。
名額出來以後那自然是不滿意的人居多。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家鄉的名額太少,而其他地方的名額太多。而在這其中,遭到重點攻擊的自然是湖廣和山東。
此時湖廣雖然地方很大,但是人才五百多萬,而浙茳有一千四百多萬;還有巴蜀,總共才兩百多萬人,我們茳西有七百多萬人好不!還有山東,雖然山東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但是也不至於能有十個名額吧。
允熥是再三調整,反複斟酌,才公布了最終的結果。其中直隸名額雖多,但是人口足有近兩千萬,要是按照人口來分得分三十個名額,所以其實不多了,很多直隸出身的官員還不滿意呢。
雖然大臣們對於名額就沒有滿意的,但是因為形不成合力,所以允熥還是成功的將這個名額下發下去了,並且宣布從明年的會試起,就是這個比例來錄取貢士了。
眾官員們本來還打算繼續吵吵,但是允熥馬上拋出了各州府名額確定的事情。
這樣剛剛還站在一起同仇敵愾的同省官員就馬上分裂了,互相拆台,麵紅耳赤的為自己的家鄉爭奪更多的名額。
允熥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把朝中的官員的派係扯開,所以遲遲不作結論,反而宣布今年的鄉試不依據州府的名額錄取,等到三年以後再說。
允熥穩坐釣魚台看著底下的官員吵吵,遲遲不做結論。一直到建業二年還有人為了這個吵吵呢,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允熥另外一個舉措就是宣布要成立江淮省。以鳳陽府、淮安府、安慶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滁州這四府三州為範圍,又調整了揚州府與淮安府這兩個府的管轄範圍,成立江淮省,省城定在鳳陽。基本上就是不包括現在的揚州市這一帶的蘇、皖兩省長江以北的地方。
現在的蘇、皖兩省的範圍是滿清時期確定的,十分的不合理,難京素有‘桉徽省會’之稱。為什麽後來一直沒有改正允熥也不關心了,反正現在他做主了,就按照比較合理的方法分。
然後允熥從直隸地區的會試名額中撥了五個給江淮省。相較於江淮省的人口雖然略多,但是考慮到有鳳陽府,大臣們也就不知聲了。
原來的中都留守司順勢改組為了江淮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
要是擱在後世,這幾個被分出去的都是窮地方,當地的老百姓非抗議到底不可;但是這個年代省一級在財政自主權上還不如州府,並且賑災什麽的都是中央撥款地方上才能動,對於百姓基本沒有什麽影響,所以也什麽為民請命的官員抗議。
倒是一些鳳陽出來的老功臣不太滿意。常升就找到允熥說道:“陛下,這樣一來鳳陽就不是直隸的地方了,太祖皇帝可是很看重鳳陽的,不太好吧。”
允熥就對他說道:“我分出江淮省就是在照顧鳳陽啊!你想一想,江北素來貧瘠,讀書考試向來比不上江南,這樣一分省錄取鳳陽還能有考上的嗎?”
現在我分出一個省,這四府三州除了安慶以外都和鳳陽出不多,這樣鳳陽人考上科舉的概率反而增大了,怎麽不好?”
至於對於鳳陽的照顧,即使分出了直隸地區也不會少的。”
允熥這一番話一出,鳳陽出來的人就沒有意見了,反而還覺得允熥照顧老家。
允熥心中是有謀劃的,倒不是照顧老家,而是限製江浙一帶。
江浙一帶在可見的未來都會是大明的經濟中心——就算是把首都遷走,長三角也比京津冀有活力多了。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特別是允熥注重海外貿易,未來一定會有跨越政商兩屆的勢力妄圖憑借強大的經濟基礎操控朝政。
所以允熥必須限製江浙一帶的官員。曆史上分了南北榜,但是江浙一帶的官員在南榜之中獨占鼇頭,隻有茳西還能與他們抗衡,但是最後同流合汙了,所以最後臭名昭著的東林黨操控了政局。
當然,最後不合大明統治利益的東林黨之所以能夠操控政局,還與首都在北方對於江浙一帶的輿論導向和經濟控製不力有關。可是雖然現在首都還在江南,卻也不能掉以輕心。
允熥在科舉的名額中通過分省錄取,以及把江北獨立劃省,讓江浙一帶的科舉錄取名額隻有二十三個,雖然也不少了,但是相對於此時江浙一帶超過兩千五百萬的人口來說,已經很少了。
允熥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措施,來限製江浙一帶的人,以保證對於朝堂的最高程度的掌控。
之後允熥又去了一次國子監,既是去看看有沒有什麽賢才,也是告知國子監的祭酒徐宗實,以後選取國子監的監生,也要按照科舉的名額比例來選取。
此時大明的官場上還不是科舉一家獨大,白身為官的人雖然越來越少,但是國子監出身為官的還很多,官位也都不低,還可以與科舉相抗衡。
允熥不希望科舉一家獨大,所以對於國子監也是很重視的。今日來巡視國子監,在說完了事情以後,允熥問國子監祭酒徐宗實道:“現在國子監可有人才推舉?”
徐宗實答道:“怎麽沒有!現在有一人,名叫陳壽,十分有本事,臣向陛下舉薦。”
允熥說道:“把他叫過來。”
不一會兒,一個大約三十歲左右的人走進來跪下說道:“學生陳壽見過陛下。”
允熥看了他一眼,長得好不錯,並且看得出是會武的,心下就滿意起來了。允熥隨後將他叫起來,細細問了問,得知他還有秀才功名,問他問題又基本都能回答上來,心裏覺得滿意。
允熥於是放鬆的笑道:“令尊給你起名為陳壽,是希望你與三國時期的陳壽一樣青史留名吧。”
陳壽說道:“陛下,學生的父親不知道三國之時還有一個叫做陳壽的人,是因為家祖、叔祖年紀輕輕就早早的過世,所以家父給學生起名陳壽,希望能夠長命百歲。”
允熥感覺有些尷尬,隻是隨便說了一句話就觸碰到了人家的隱私,還是不太好的事情,要是允熥自己被問到這樣的事情估計已經在心裏罵開了。
但是允熥身為皇帝又不能道歉,即使他道歉估計也隻是會讓陳壽更加驚恐,所以允熥說道:“你出來到國子監上學幾年了?”
陳壽說道:“回稟陛下,已經五年了。”
允熥接著說道:“可曾回過家?”
陳壽說道:“不曾。”
允熥於是說道:“那朕許你三個月的假期,回鄉探親。你家是湖廣隨縣人,三個月應該夠了。”
現在朕就讓徐祭酒許你畢業。朕以你為中書舍人,等你回來之後就入宮上任。”
陳壽非常高興的跪下說道:“臣謝主隆恩。”假期可不是每個大臣都能得到的,除了喪假以外,所以陳壽對於自己能放假回家看看很高興。
允熥要不是覺得自己方才說的話不妥,想要安撫一下陳壽,他才不會許假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