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李貫雖然在士林中的名聲已經臭了,但是他如果親自提出風俗稅,名聲會更臭;並且之前大家不過是說他‘不顧讀書人的臉麵’,之後,估計會說他‘不顧儒家的臉麵’甚至是‘背棄了儒家’。.所以即使不要臉如李貫,也不願意背負這樣的名聲。
所以李貫耍了一個小花招,挑選了一個識字、被分配為從前書吏活計的警察向他提出這個建議,然後他在假模假樣的好像第一次聽說這個建議一般,先誇獎一番這個警察,然後再上奏折奏報此事,並且在奏折中誇讚了這個警察一番,還提議允給這個警察升官。
不過允接到李貫奏折的時候,卻暫時沒有心情處置這個奏折,先留中了。並且這一日他草草的批答了其它的奏折後就去了後宮;而在場的四輔官和中書舍人也絲毫不以為意。
因為皇後薛熙瑤又懷孕了。
雖然她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已經有了大明的皇太子,可是這個年代的幼兒夭折可能性不低,朱元璋的運氣不錯,二十六個兒子隻夭折了兩個,可是朱標的六個兒子就夭折了兩個,概率達到了三分之一。並且其中有一個就是嫡長子。
所以雖然心向允的宗室和大臣不敢說,但也擔心萬一太子病逝怎麽辦。現在皇後再次懷孕,即使現在還不能確定一定是男孩,可大家還是鬆了口氣。對於允有些荒廢朝政的情況也不覺得不對。
允自己也感到高興。他和熙瑤成親五年了,感情最深,對於熙瑤懷孕,還是比安嬪和抱琴懷孕要高興一些。
他雖然不是每天都歇息在坤寧宮,但是每日都抽出時間來陪陪熙瑤,還和熙瑤的肚子說說話,雖然熙瑤剛剛懷孕一個多月,估計胎兒還是一股肉球,他說話也沒什麽用,但是他就是想要說話。
熙瑤自己也很高興,對這個孩子也非常珍視,處理宮務的時間少了許多,對犯錯的下人處置也輕了許多,就連敏兒,也覺得她對自己溫柔了許多。平時對待敏兒熙瑤可都是扮演一個嚴母的。
敏兒也十分高興,每日都湊在熙瑤身邊對著熙瑤的肚子說著什麽,並且說這一定是一個小弟弟。
當然敏兒同樣問了那個很多小孩都問過的問題:“娘親,小弟弟是怎麽塞進去的?”她又沒有百度可以查,隻能問母親了。
熙瑤尷尬不已,顧左右而言他把這個問題混過去了。讓問其他人也得不到答案的敏兒好生鬱悶。
當然,坤寧宮的下人們也忙多了,所有能接觸到熙瑤的人都更加小心了,整個坤寧宮的地麵全部鋪上了地毯,很多家具的菱角都磨去了,隨時都有四個宮女護在她身邊,當年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沒有這麽安排過。
另外還有一個小主辛苦多了。“怡兒,姐姐懷了身孕,這宮務,就隻能多辛苦你了。”熙瑤對熙怡說道。
並且,為了穩妥,這段時日妹妹還是,不要懷身孕。”她接著說道。
這是她們姐妹在妙錦入宮之後定下的規矩。妙錦的份位在宮中僅次於皇後熙瑤,比熙怡還高,若僅僅是熙瑤懷孕,把宮務交給熙怡還說得過去,但是如果熙怡也懷孕了,交給妙錦就最合適了,現在妙錦又沒有懷孕。
雖然妙錦未必會對她們如何,她也不像是會對她們如何的人,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她們還是覺得權力在自己人手中最好。
是,姐姐,我知道了。”熙怡說道。她們之前就已經商量好了,她自然不會不同意。
妹妹,還是苦了你了。”熙瑤說道。熙怡現在也隻有一個孩子。
……
……
不過雖然允每日都陪伴熙瑤一會兒,但是處理朝政心不在焉的日子也隻有幾天,隨後又恢複了勤勉。他對京城的改革還沒完呢,怎麽能夠長期荒廢朝政呢。
恢複為正常狀態的允首先要處置的,就是李貫的奏折。
允知道,雖然群臣都對他清查妓館沒有反對的,頂多在私下裏譏諷而已;但是若是他公開提出對妓館征稅,恐怕很多大儒都會公開反對的。就連方孝孺,允一直以來對付其他真儒的王牌,都不會讚同,因為三代的時候根本沒有妓館,妓館是在管仲時期才出現的,並且管仲創立的這個東西和現在的妓館到底算不算一類都還有爭議。
允若是強行通過,當然也可以,但是執行的怕是不會太順利,就像允在很多人不解的目光中宣布的禁裹足令,在處置了一批又一批給女兒裹腳的官員以後,官員女子兒裹腳是刹住了,但是他通過錦衣衛知道民間還有裹腳的,非常無奈。雖然人數已經少了很多。
所以允為了這個奏折能夠相對順利的通過,決心掀起一個活動。
……
……
董倫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禮部衙門走出來,身邊的親隨忙走過來扶他上轎,然後問道:“老爺,是回府還是?”
去解府。”董倫說道。
親隨也不問,隻是讓轎夫抬著轎子,前往了解府。
董倫來到解府的時候,解縉還沒有回來,不過解府的下人都知道董倫是自家老爺的好友,所以把他讓進了府裏客廳。解縉的夫人還出來接見了一下董倫,當然,是在仆人的陪伴下。
董倫在客廳等了一會兒,解縉就回來了。他顯然是已經聽自家的仆人說了董倫來的消息,所以他回府之後連衣服都沒換就來了客廳,與董倫寒暄幾句之後就問道:“董兄,你今日來我府上,到底是為何?”最近禮部有些忙碌,若不是有事情是不會來找解縉隨便聊天的。
董倫笑道:“什麽都瞞不過你。我是想問一問,陛下組織的這個事情,什麽‘學習管子治國理政活動’,目的到底是什麽?”
是的,允的辦法,就是讓所有的官員學習管仲。在允看來,管仲才是華夏千古第一明相,後來的不管是蕭何、諸葛亮、範仲淹、張居正都和他比不了。
管仲開創了華夏曆史上的無數個第一。管仲的諸多政策,直到後世還值得共和國,乃至全世界的國家領導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