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驚喜

字數:927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返1977 !

    洪衍武是不能不美。

    不為別的,走進“京味小吃街”裏去好好看看吧,他絕對是這次廟會上的大贏家。

    他麾下的小吃,還不光是唱出來的那兩樣,今年送到廟會上的多了。

    可無論公家的還是私營的,幾乎樣樣都要壓著老前輩們一頭。

    他的買賣,夾雜在眾多地道的京城老字號之間,不但不顯頹色,反而還有崢嶸之意。

    那是絕對的拔份兒,提氣啊!

    就先說那冰糖葫蘆吧。

    別看整個廟會上賣糖葫蘆的有好幾家,可無論是私人麥芽糖的山楂大串兒。

    又或是“信遠齋”帶著品牌加成的冰糖葫蘆,都賣不過“北極熊”的。

    為什麽?

    因為首先就勝在做工和質量上了,那可是來自於“張大勺”的親傳啊。

    誰家糖葫蘆上,也沒趴著螳螂、蜻蜓、蝴蝶這些可愛的小昆蟲呀。

    誰家的糖山藥上,也沒鏤空鑽眼,鑲嵌著八寶果仁兒啊。

    誰家的用料、花樣、配色,也沒有“北極熊”搭配的這般合理巧妙啊。

    “北極熊”連普通的糖葫蘆,都比別家周正、鮮紅、圓潤、“糖風”甩得長。

    看著極為美觀、可愛。

    不似吃食,倒像是工藝品,那誰不愛啊?

    (注:“糖風”就是糖葫蘆上薄薄的一片糖。甩糖風就是把蘸好糖的糖葫蘆,往石板上一放跟著往後一拉,待糖涼了就行了。)

    其次,他們還勝在服務和零售規模上了。

    這一年“服務二公司”倒台,零售組業務被洪衍武徹底收回。

    如今零售車的售貨員,都是洪衍武讓老人兒培訓出的新班子,服務質量全提上去了。

    說白了,有著國營字號的保證,卻沒有國營字號的臭毛病。

    賣貨的都是白衣白褂藍套袖,個個透著熱情、幹淨、利索。

    而且“北極熊”排到廟會一共十輛零售車,那是遍布整個公園要道。

    這一來銷售麵就廣泛啊。

    大多數遊客都是一眼就瞅見“北極熊”的零售車了。

    而最後“北極熊”可還有楊衛帆《冰糖葫蘆》歌曲的天然加成呢。

    零售車可都帶著錄音機來的。

    磁帶一放,“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裏麵它透著甜……”

    這不比什麽都招人嘛,單憑這眼緣,遊客就愛過來。

    反正這麽說吧,隻要是買了“北極熊”的糖葫蘆,也就看不上別家的了。

    俗話說,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

    就這麽牛。

    而要說唯一的劣勢,大概就是價格要高一些了。

    可沒關係,洪衍武早考慮這一點。

    他在廟會上賣貨不是為了坑洋人。

    當然無需再堅持那麽高的價錢。

    所以他就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讓製作組先把串兒變小了,十個變六個,那原料就省了。

    這樣再把價格打個四折,也就夠得上老百姓的消費水平了。

    說白了如同今日品牌商家,在網絡上和實體店采用兩種截然不同的銷售策略一樣。

    糖葫蘆說完了,接下來便可以去看看龐師傅帶隊的“東華門夜市小吃”組了。

    說起來也是不孬啊,一樣在此打響了名氣。

    因為別看他們一占就是連著的六個攤位,可絕不僅僅是勝在規模,做表麵文章。

    食品質量和以及操作專業性才是他們真正的依仗。

    要知道,龐師傅他們可不比其他小吃都有自家實體店。

    人家天天在東華門夜市就是這麽幹的,還多數都是摸著黑兒的。

    所以在這樣簡陋的環境裏,他們才稱得上是如魚得水,是真正的專業。

    和其他店家多少有些不適應,食品質量下降不同。

    他們做的吃食質量恒定,尤以“穆家寨炒疙瘩”、“金裹銀蛋炒飯”、“褡褳火燒”和“燒餅加大肉”最受歡迎。

    這四樣也是東華門夜市賣得最好的主打品種。

    味道上來講不比其他老號差,足以夠撐起一家小吃店的了。

    而最絕的是,他們不但動作麻利快,還超越了時代,使用上了方便飯盒和一次性筷子。

    別家送走一位主顧,這邊的流水作業,那都賣出三位去了。

    別家或許還著急碗筷供應不上,可這邊行雲流水一樣,毫不耽擱。

    說起來這都是多虧“北極熊”大北窯的新廠已經投產了。

    作為京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的一次性餐具工廠。

    他們生產的首批產品除了供應“熊師傅”,那就是供給東華門夜市使用。

    這就叫相得益彰啊。

    所以雖說“東華門夜市小吃”這牌子掛起來有點透著嫩。

    盡管左邊是“餛飩侯”、“小腸陳”,右邊就是“爆肚王”、“李記水煮羊頭”。

    可龐師傅這幫大師傅們練的攤兒,算是最接近現代快餐經營模式的檔口。

    那要論起人頭湧動的熱切勁兒,顧客的滿意程度。

    他們比起周邊那幾家老字號,還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不過,別看糖葫蘆和龐師傅他們這麽個火法。

    可要跟“滿蒙烤肉”和“熊師傅方便麵”一比,那又差著點意思了。

    因為說到火,說到紅。

    在小吃街裏,這兩樣吃食,那才是力壓群雄,誰也比不了。

    在這兩個攤位前頭排隊的人,多得能把別的攤子的顧客給擠跑嘍。

    那是三層外三層圍著啊,不但弄得周邊的攤主和顧客都是苦笑連連。

    就連洪衍武想進去弄點給自家孩子們嚐嚐都做不到。

    為什麽呀?

    說這兩樣東西有特色,味道好是一方麵。

    說這兩樣東西,一個有簽子,一個有餐具,取食方便是一方麵。

    更主要的還是這兩樣吃食都有個別家誰也比不了的優勢,那就是名人效應的廣告加成屬性啊。

    而且給他們做廣告的,還都是一模一樣的當紅明星。

    那就是春節晚會上最受歡迎的小品演員,培斯和紅葉啊。

    要知道,1986年,陳培斯和紅葉的小品就是《羊肉串》。

    於是鑒於和他們稱兄道弟特殊關係。

    洪衍武手底下這幾個練攤兒的人,連裝扮都穿的是陳培斯和紅葉在春晚上的戲服。

    攤位上掛著世陳培斯和紅葉在電視台彩排小品時洗出來的照片。

    以及這一年他們剛剛拍攝完成,即將上映的第二部“二子係列”電影《哥們兒局氣》的劇照。

    這部電影說起來也巧了,就是陳培斯和紅葉在東華門夜市滿蒙烤肉攤兒上拍的。

    而且他們倆演的還恰巧就是賣羊肉串的個體戶。

    所以香噴噴的烤肉香味中,一個錄音機大喇叭連軸轉。

    除了播放小品裏的台詞兒,還有電影《哥們兒局氣》裏,陳培斯跟維族兄弟競爭買賣時隨意發揮的唱腔呢。

    “啊——烤羊肉串嘞!電影明星嚐嚐咱哥們兒的羊肉串啊,小氣勁的,嚐一嚐啊!烤羊肉串嘞!過路這位師傅,嚐嚐咱的羊肉串烤得了!”

    “羊肉串,羊肉串,哥們兒的羊肉串是香又鮮啊,兩毛錢來買一串啊,不好吃了不要錢啊。姑娘你吃了紅光滿麵,小孩兒你吃了臉蛋溜溜圓……”

    好嘛,一會兒是記憶猶新讓人想起了就可樂的小品台詞。

    一會兒又是耳目一新,陳培斯拿《賣湯圓》改編的唱段。

    這可真是抓住了名人效應,促銷商品中順帶還做了電影推廣啊。

    想想看吧,這攤子前還能不熱鬧嘛。

    熊師傅方便麵也一樣。

    1986年春晚,hia有一個插科打諢的小節目。

    是由陳培斯和紅葉助演馮京、金雲表演小魔術《變麵條》。

    相關劇情的設計是,由於陳培斯曾在1984年春晚因《吃麵條》造成了後遺症。

    再見到普通麵條就惡心,所以他自稱自己現在隻吃方便麵。

    於是魔術師,很快就從他嘴裏抽出一大團“熊師傅牌方便麵”來。

    陳培斯驚訝之餘,仔細一看才發現,敢情是被魔術師把他毛衣的袖子當麵條拆了。

    而除此之外,由於春節期間的試播電視劇廣告時間,同樣再次播放了陳培斯和紅葉拍攝的電視廣告。

    所以在這雙重廣告刺激下,眼下的“熊師傅”,幾乎成了受老百姓追捧的年貨了。

    實際上,還不光是廟會上“熊師傅”的攤位讓人走不動道。

    又或是火車站還在營業的“熊師傅泡麵連鎖店”銷售火爆。

    其實隻要是京津兩地有賣熊師傅方便麵的商店,那產品都是賣得脫銷啊。

    毫無疑問,這才是真正的商業大贏家呢。

    完全可以肯定,節後一上班,最新的銷售數據絕對夠楊廠長合不攏嘴的了。

    當然,最後還是得說一說。

    並不是光他洪衍武送來的東西好,就完全顯不出別人來了。

    那麽多老手藝人老字號在呢,誰要沒有點看家的手段也不能受邀來這兒啊。

    這小吃街裏逛了沒多久,洪衍武就遇著了兩樣讓他喜出望外,夢寐以求之物。

    一是前門外老字號“聚元齋”的茶湯又現世了。

    這家買賣的馬老掌櫃今年得有七十了。

    帶著一個兒子一個孫子來的,這次是以私營商販的名義來湊熱鬧,想臨時掙倆錢貼補家用。

    招牌幌子一看刮得就很簡陋,倒是由老爺子親掌的那足有二百年曆史的大銅壺絕對夠威風的。、

    別的不說,反正大老遠的,就憑那鑲著兩條金龍、鋥光瓦亮的銅光,一下就把洪衍武的目光給吸引住了。

    於是他們一行人連男帶女還拉扯著孩子百步迢迢,迎上前去。

    待細細端詳字號,才發現居然是洪祿承經常提及的“衍美齋”過去相鄰的買賣戶。

    這一敘起舊來,那當然是親熱啊。

    結果洪家的下一代代替父親問過馬老掌櫃好後,人人白饒了一碗茶湯喝。

    在蒸汽的氤氳裏,隨著懸壺高衝。

    那一碗碗,黏黏的,稠稠的,帶有幽幽的清香的茶湯、杏仁茶、藕粉,真沒叫人失望。

    除了茶湯夠滋夠味的香甜外,另有一股穀物新鮮樸實之氣,給人以親切感。

    更為享受的是寒風呼呼的,喝上這樣一碗熱乎乎的茶湯,真的很爽。

    爽得似乎不單是那長驅直入的消化係統,還有周身的整個肌膚!

    所以洪家的男女小孩是個個吃的眉開眼笑,讚不絕口。

    而馬老掌櫃一家也是喜逢貴人。

    因為洪衍武和水清看著老掌櫃帶補丁的棉衣棉褲就知道生活狀況不佳。

    詳細一打聽家裏的情況,當場便決定,年後就讓馬老掌櫃的孫子馬遠,調到“北極熊”清真小食堂做茶湯去。

    正式工編製,工資也跟洪衍武、陳力泉當初一樣,直接按五級炊事員算。

    馬家第三代待業在家的問題,居然由此得到了解決,那還不高興?

    說感恩戴德都不過分。

    而洪衍武也很榮幸啊。

    因為他無意中得到了意外收獲,算是又給自己攢下了一道小吃王牌了。

    如若不然,“聚元齋”從曆史中徹底抹去一切痕跡,恐怕也就在眼前了。

    從這方麵來看,實在也是功德一件。

    至於另一件讓洪衍武驚喜的東西,那就得說是“仁和酒廠”的“菊花白”了。

    因為洪家開大酒缸,洪衍武聽父親和舅舅喝酒的時候都曾提及過京城絕跡的好酒。

    像舊京曾有著名的“三白”,既蓮花白、菊花白和慶王府釀白。

    其中這蓮花白和菊花白就是過去皇家禦酒作坊“仁和酒店”的產品。

    此酒妙處在於是二十多種中草藥炮製的,具有明目清肝,白發漸黑之功效。

    且清澈甘冽,花香四溢,口感非常好,不是尋常藥酒那樣,藥味往往會破壞酒味。

    甚至其藥效還得了壽敬方的認可。

    他說這種酒的功效大概是屬實的。

    因為宮裏不但有方子流傳,他的父親也是常年喝菊花白的。

    確實既不老花眼,也不白頭發。

    那可想而知,洪衍武見到本以停產二十年,又再複產的傳奇之酒是多麽開心了。

    上輩子,因為孤陋寡聞,他甚至都沒聽說過這種酒。

    這會可沒錯過去。

    再一打聽,好嘛,才兩塊五一瓶,那還有什麽可說的。

    直接現場就跟負責人談上了。問廠家能否給個出廠價,並且配車發貨。

    他要給“北極熊”服務公司訂上一千箱,給“龍口村工藝品廠”訂上六百箱,再給洪記大酒缸訂上二百箱。

    瞧瞧吧,這哪兒是廟會,整個一個撿漏兒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