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鬥轉星移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來人身法實在快的不可思議,但見他左掌劃了個弧線,便如同七星北鬥相連,向奇木迎麵拍去,力道大的出奇。
奇木大驚:“碧辰前輩!”哪敢硬接?飛身急退。
細看來人,雖是年近花甲,卻是仙風傲骨。更聽一聲朗笑:“我徒兒輸給“劍仙”高足,不算丟臉!碧辰千裏迢迢,為報吾妹之仇,劍師兄何必躲躲閃閃,卻不現身?”
“飛龍在天”聞言驚疑:“碧辰?魁星派掌門人?他素以孤冷著稱。隻是,他乃大師伯“劍仙”妻兄,兩人怎會生了仇隙?對了,數十年前,二人似是政敵。大師伯擁戴嶽睦,碧辰擁戴博桑,難道因此結下嫌怨?可又與大師母碧蒼,有何幹係?”
忽聞一聲長笑:“辰師弟,讓你久等,奇劍深感過意不去。辰師弟經年不見,別來無恙乎?”突然眼前一花,根本看不清來人,隻見一道白光,倏然而至。
他來的實在太快,似有似無,若往若還,白色長衣飄飄蕩蕩,襯著紛紛白雪,朦朦朧朧根本看不清晰。
刹那之間,碧辰騰身而起,迎著白光飛去:“劍師兄,師弟為破解你“巴山夜雨”,苦思經年。今日牛刀小試,不知能否一雪前恥?”
隻一刹那間,黑白兩道身影,旋到一處,風雪飄舞,冰霜大作,大開大合。
“飛龍在天”在十丈開外的牆角,依然覺得勁風撲麵,周身冰寒,頭暈目眩。
再看“蜀緣台”,一黑一白,兩團濃霧轉的飛快,時而舞在一起,如同兩團龍卷風,看得人目眩神迷;時而分飛開來,直似兩道翻轉的輕煙。飄忽來去,煞是好看。
一個“巴山夜雨”;一個“魁星點鬥”。一個是行雲流水,一個是鬥轉星移。一個是劍閣崢嶸,一個是日月擎天。一個似遨遊在無垠的太空,一個似馳思於杳遠的天際;一個疾飛高翔如雄鷹展翅,一個輕靈曼轉如飛燕焯水;一個翩若驚鴻如白鳳起舞,一個排雲直上如鶴鳴九天。淩空起舞,疾緩相合,靜動相隨,剛柔互濟。
忽而兩團迷霧,劍拔弩張;忽而兩團魅影,珠聯璧合。忽而兩道卷風,倏分倏合;忽而兩道輕煙,大起大落。光怪離奇,變化實多。
隻見漫天飛旋,聽不到半點聲息。眼前的是繽紛絢爛,感受的是萬籟俱寂。身手之快,匪夷所思;功力之深,勝過鬼神;招法之巧,妙到巔峰。
炫舞中傳來
碧辰的聲音:“劍師兄,你為了剛愎自用的吳君嶽睦,為了一文不值的三墓兵法,害吾妹雙目失明,害吾失去三甥!吾妹至今孤老神農頂,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飛龍在天”心道:“傳聞碧辰三兄妹孤僻冷傲,看來所言不虛。難怪奇山特立獨行,他自幼隨其母長居神農頂,所以不似其父,倒隨其舅碧辰。”
“劍仙”的聲音滿是悔意:“辰師弟,這麽多年,我心從未稍安。更未放棄努力,隻盼碧蒼回心轉意。”
不料此言一出,碧辰陡然暴衝。“劍仙”無奈,淩空招架。如此一來,兩道輕煙倏然混到一起,又瞬間化作兩團濃霧,一白一黑急劇旋轉。再過片刻,哪裏分得出誰黑誰白?
便在眾人詫異到極限之時,忽見黑霧陡起,向白雲撲去。在兩團雲霧相交之際,不過是電光石火的一刹那間,又陡然分開,歸於靜寂。
白衣“劍仙”飄飛而退,傲然而立:“辰師弟技高一籌,奇劍甘拜下風!”
黑衣碧辰飄然落地,臉色慘白,一聲長歎:“劍師兄何必謙虛?明明是碧辰落敗。可惜可惜!碧辰學藝不精!也罷,吾妹之仇,唯有來日再報。”
言畢,快如閃,急如電,轉瞬不見。“魁星七子”更不怠慢,尾隨師尊身影急追而去。
阿龍方如大夢初醒,運轉周身真氣,掙紮起身。忽覺眼前一花,白影一閃,一人近在眼前。
來人正是大師伯“劍仙”,但見他身材高大頎長;豐姿雋爽,道骨仙風;長眉朗目,湛然若神。麵色慈祥,臉膛紅中透亮;頦下一叢長須,垂在胸前;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奕奕生光。
他望著阿龍先是一驚,幾乎不敢相認,繼而一笑:“阿龍!你怎麽總是摧殘自己?我幾乎認不出你!”聲音滿是歡喜,滿是憐惜。
“劍仙”共有師兄弟三人,同拜師於“巴子先生”。巴子世代居於蜀陵山,通天徹地,無人能及。其才無所不窺,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擅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長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能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好養生,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
阿龍急忙收斂悲色,整理儀容,畢恭畢敬倒身下拜:“阿龍拜見大師伯,謝大師伯出手相救。”
“劍仙”一把將他扶起,更是滿麵疑惑:“出手相救?我何曾救你?”
兩手相觸,阿龍隻覺一股渾厚的蜀陵真氣傳輸過來,登時精神大振。口中急問:“若非大師伯,又是誰帶阿龍來到蜀陵仙宮?”
“劍仙”聞言滿麵驚疑,略一沉吟,忽又笑容滿麵,連連搖頭:“人說老小孩,小小孩,果然如此。自從你二師母病逝,你二師伯說話行事,越來越顛倒,越發像小孩子。”
阿龍滿心疑惑:“難道是二師伯?”心中暗想:“二師伯“花仙”生性頑劣,最怕大師伯管束,最喜天南海北遊山玩水。如今二師母駕鶴西去,蜀陵仙宮,更是留他不住。”
“劍仙”細細再看,更覺寶貝師侄形容慘淡,憔悴不堪,不由心痛不已,口中相責:“阿龍!你奔波勞碌之餘,多少也要顧惜自己!”
阿龍急忙深施一禮:“阿龍無礙,大師伯不必掛懷。倒是大師伯自己,需要多多保重鶴體。”
“劍仙”含笑攜手阿龍跨過“仙宮”第三道“蜀靈門”,此門七樓八柱、鬥拱密布,圓雕、透雕、浮雕、線雕,形態各異、氣勢壯觀。院內遍植奇花異草,風景清幽。
邁上蜀靈橋,隻覺玲瓏透剔、別具一格。下有蜀靈泉,波光粼粼、純淨清澈。對岸的便是“蜀陵二仙”居所:“蜀靈殿”,高大宏偉,氣勢雄弘;鬥拱密布,雕梁彩棟;回廊環繞,飛簷高聳。
阿龍一顆心卻分外淒涼:“奇山之事,我該如何與師伯說?”
正欲開口,忽見“劍仙”陡然變了臉色,周身打了一個哆嗦。他瞬間放開阿龍的手,倒退了一步,眼睛盯著阿龍背上的神農劍,顫抖著聲音說:“阿山!怎麽?”
淚水再次模糊阿龍雙眼,“劍仙”喪子之痛,更不忍親觀。他低垂著頭,心中更是悲痛到了極點:“啟稟大師伯,師兄走的很安詳,更請大師伯節哀。”痛到極處,心中一遍遍默念:“奇山走了,她也走了。我對不住你,奇山師兄。更對不住你,小妹妹。”
良久,殿中無聲無息。阿龍不敢抬頭,甚至覺得,終生無需抬頭。是的,他即便抬頭,世間再不會有悅耳之聲,隻有心碎之聲。天地再不會有悅目之色,隻有血染之色。
又是良久,但覺微風輕吹,似是“劍仙”轉過身來。他臉上的表情,他依然不敢相看。他內心的傷痛,他更是無力平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