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瞬息萬變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A+A-




    紮西連連搖頭:“依我之見,便是西、南六衛起事,也是威力無窮,足夠龍帆大吃一壺。”

    川縱坦然一笑:“嘉王雖有千條妙計,大將軍卻是通天徹地,更能一招製敵,此乃他們頂層王者之較量,你我何必操心?”

    紮西眉頭緊皺:“我身為頭人,肩負橫斷一族之任,怎能不操心?”

    川縱朗聲大笑:“事到如今,兄長隻需操心一事,那就是:嘉王大勢已去,再也無需追隨。”

    紮西沉思不語,半晌方說:“你說嘉王必敗,我卻認為他與龍帆勢均力敵。何況,事到如今,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川縱微微一笑:“兄長莫急,縱弟再給兄長看一樣東西。”言畢,從懷中掏出一物。

    紮西定睛一看,卻是不識,急忙驚問:“此乃何物?咱們川西,從來不弄這等玄虛。”

    川縱微微一笑,解惑答疑:“實不相瞞,此乃金書鐵券,嘉王至寶,他的一世英名,盡在其中。”

    紮西聞言大驚:“嘉王至寶?怎會在你手中?”

    川縱麵上喜笑顏開,口中預測未來:“實不相瞞,就在今晨,就在朝堂之上,嘉王癡心妄想,欲以此券,逼君上退位。幸而大將軍防患未然,迅雷出擊,嘉王父子束手就擒。金書鐵券便被當堂繳獲,你我才得以看到此券真顏。”

    紮西簡直不敢相信:“此話當真?”

    川縱誠心誠意,婉言相勸:“川縱人品如何,兄長難道不知?金書鐵券何等要物,兄長難道不明?實不相瞞,我今日前來,便是奉大將軍之命,將此物示與兄長,隻為讓兄長認清時局,再不要被人蒙蔽,受人驅使。如若不然,鑄成大錯,悔之晚矣!大將軍敬重兄長,實不願與兄長自相殘殺、兵戎相見,更不願毀我河山、生靈塗炭。兄長便是為族人著想,為橫斷考量,也該趁早勒馬懸崖,回頭是岸。”

    紮西眼望金書鐵券,麵色如雪,半晌不能言。

    川縱微笑又說:“大將軍自然知曉,兄長此次行險,並非出於本意,而是受嘉王蠱惑。何況去歲川西收成不好,兄長此舉,實有難言之隱。大將軍一再吩咐,隻要兄長立即退兵,秋毫無犯,不僅不追既往,今歲川西百姓的徭役、雜役、捐稅,統統減半。”

    紮西聞言大喜,沉吟片刻,又生驚疑:“雖是如此,我怎知龍帆是否又似嘉王一般,出爾反爾,滿口謊言?”

    川縱大笑:“大將軍

    執政多年,他的為人你信不過?兄長便是不信大將軍,難道不信自己的眼睛?何必急於一時?何不拭目以待?咱們隻要一登天劍山,遠眺緣城內外,遍觀兵力戰事,自會真相大白。”

    紮西深覺言之有理,望著緣城方向,站起身形:“縱弟高見,我心敬服。事到如今,我再不忙發兵,聽你之言,靜觀其變。”

    兄弟二人商議已定,縱步奔行,攜手登上天劍山製高點,向東側緣城內外俯瞰。

    緣城南門,府軍前衛大營,旌旗飄擺,刀槍林立,三千兵甲,嚴陣以待。

    忽然藍影一飄,幾個起落,兵士不曾看清,已是無影無蹤。

    前衛指揮使方才將人馬調派完畢,隻等正午一到,依照嘉王擬定計劃,如期發兵。

    剛剛坐下,呷了一口茶,忽覺清風徐來,一人飄然而至。側目急看,一藍衣人,冷顏冷麵,背負雙手,玉立於中身後。

    指揮使陡見來人,大驚失色,急忙屏退左右,這才倒地叩拜:“末將參見小郡王。”

    “小郡王”也不回禮,更不落座,隻向懷中掏出一物:“蜀玉宮有變,此乃父王金書鐵卷,以券為信,更改舉事時間。”

    指揮使心道:“嘉王年事已高,今日得手,他日定會傳位小郡王。”如此一想,更覺這位未來蜀君,凜然不可逼視,自是不敢抬頭細看,隻顧跪在地上,俯首追問:“敢問小郡王,我王定在何時舉事?”

    “小郡王”神色嚴峻:“但聽蜀玉宮鍾鼓齊鳴,爾等便可聞聲而動。若無鍾鼓之聲,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指揮使心道:“蜀玉宮鍾鼓齊鳴,實屬罕見。若在平日,或先擊鼓後敲鍾,或隻敲鍾不擊鼓,絕不會齊鳴。”

    念及於此,連連稱是,再一抬頭,“小郡王”已躍身而起,飛身出帳,眨眼之間,蹤跡不見。

    指揮使看的大驚失色,敬佩不已:“小郡王這峨眉“飄雪穿雲”之術,天下幾人能及?”念及於此,更是敬若神明。

    “小郡王”疾奔緣城西門,府軍右衛駐地,仿照前情,如法炮製,亦無差池,方輕吐一口氣。更不怠慢,飛身疾行,回轉蜀玉宮。奔行途中,一麵脫下藍色長衣,一麵除下臉上麵具,這才露出黑麵白衣。

    穿樓過宇,飛簷走壁,疾風般來到鍾鼓樓。

    此樓重簷翠飛,氣勢恢弘。外有五層飛簷,內為三層重屋。樓前建台,台上放置日圭,內置漏壺計時,銅鍾

    、巨鼓,陳列其中。樓後設陰陽學署,畫角列置其上。晨鍾暮鼓,聲聞四達,當真是“鍾鼓樓中,終古鍾鼓撞不斷;鳳凰塔縫,奉皇鳳凰引難鳴。”

    阿龍方在鍾鼓樓頂層落下身形,十數人玄衣玄袍,聞風而至。放眼望去,來者一共十九人,人似虎,目如星,身強體悍,行動靈矯。人數雖寡,氣勢極壯,便似千軍萬馬。

    但見前方一十八人向兩旁一分,最後一人,滿麵含笑,迎上前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心腹愛將秦峰。他所率領的,正是阿龍在軍中千挑萬選的頂級高手“蜀東南十八勇士”。

    阿龍看向秦峰,目光炯炯:“此次暗中出擊,戰況如何?”

    秦峰插手施禮:“末將已按大將軍號令,攜君上密旨,聯合禦前司兵,將勾結嘉王、謀逆反叛的蜀玉宮侍衛長,連同一行眾人,秘密斬首。現如今,前三殿後六宮、東西南北十二門,皆已悉數歸我掌控。”

    阿龍聞言輕吐一口氣:“如此甚好。”

    說話之間,一黑一白兩道身影突現,定睛一看,卻是阿黑與丘山。阿黑奉命協助秦峰,丘山則是因救護弄玉,急切尋到此地。

    阿龍當即吩咐:“留下數名兄弟,守在鍾鼓樓製高點,密切觀望,隨時報信。餘者跟我前往承運殿護駕。”

    承運殿上,卓雲麵沉似水:“王叔,你可知罪?金鑾寶殿之上,以假亂真,出示偽造的金書鐵券,實乃欺君犯上,大罪滔天!”

    嘉王如遭雷擊,勃然變色:“卓雲!我一忍再忍!你卻欺我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怒極之下,手中玉杯,狠擲於地,“叮當”有聲。

    伴隨碎杯之聲,刹那之間,殿上琴音陡起,充斥魔力,驚心奪魄,震人耳膜。當真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耳聞琴音破空,風聲驟起,數十道銀光,從琴畔、殿角、柱後,奔著卓雲,駭電來襲。

    “神農四賢”早已嚴陣以待,四聲暴喝,如同霹雷:“休傷我主!”四把長劍勢如閃電,憤然出擊,截住紛湧的冰蛇。

    卓雲麵色一凜,躍身而起,長劍出鞘,一聲冷笑:“終於熬不住!露出廬山真麵目!”

    卓幕更不怠慢,右手急出,袍袖一揮,藏在案幾之下的長劍陡然受力,憤然出鞘,蒼涼作響。

    卓幕更不怠慢,飛身躍起,長劍急出,電光閃過,數條冰蛇已被攔腰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