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窮匕見
字數:4151 加入書籤
卓幕邊打,邊是大聲疾呼:“君上,速速帶上麵套,掩住口鼻!”
言未畢,更聞烈風呼嘯,便見兩道身影一黑一籃,一前一後,一左一右,騰空而起,駭電出擊。
卓雲尚未看清晰,已是疾風撲麵,隻覺一刹那間,兩條驚龍,兩道狂閃,奔如急電,亮瞎雙眼。
卓雲一驚之下,飛身而起,躍在半空,一句驚問:“你們父子,死到臨頭,還想裝一回雷公電母不成?用的何種武器?弄的什麽玄虛?”
說話之間,兩條駭閃,從卓雲腳下橫掠而過,去勢奇急,如同霹靂。
卓星一聲冷笑:“怎麽?昏君!沒見識過?此乃“峨眉陰陽索”,專門索取昏君的狗命!”
卓雲定睛細觀,如此“陰陽索”,卻是宮廷玉帶的加長版,內嵌鋼釘,外鑲金鑽。事發之前,圍在腰間,倒是神不知鬼不覺,實難發現。戰事一起,便是殺人利器,舞動起來,分外耀眼。
正自驚駭,嘉王已是身形一飄,右手輕揮,刹那之間,又是一道亮閃,卻是第二索,快如颶風,迅如雷霆,呼嘯而至。
卓雲隻覺狂風急掃,力敵萬鈞,人已罩在冰霧之下,登時窒息。
危急關頭,更見人影一晃,閃現白光,一道有質無形的劍氣,直擊嘉王,卻是座次距卓雲最近的知樂,聞風而動,施展“崇聖神劍”,急切間以縱橫交織的劍氣,火速護駕。
不料嘉王父子極其詭詐,身形招法,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無窮變化。眨眼之間,已避開知樂劍氣追擊,更是躍身而起,兩道閃電,一前一後,一上一下,勁逼卓雲。
眼見嘉王父子勾搭成奸,其勢若狂,兩根“陰陽索”便如兩條張牙舞爪的玉龍,急升而上,翻空逆轉,兵分兩路,眨眼撲到。
卓雲顧前不顧後,顧左不顧右。正自危急,一人長劍迎刃而上,左撥右帶,前翻後纏,借著嘉王父子的勁力,已將兩根“陰陽索”卷在一起。兩索相擊,“轟隆”一聲巨響,如同霹靂滾雷,驚心動魄,大有驚天地、泣鬼神之威。
此舉大大出乎嘉王意料:來人武學,以嘉王之道還施彼身,將兩根“陰陽索”上所帶的內力,撥動牽引,出其不意,絞在一團。
嘉王登時怒極:“卓幕!不分遠近親疏?居然與昏君、龍妖沆瀣一氣!非逼我和你父子反目?”
他內力極強,應變極快,但覺“陰陽索”被帶得相互纏繞,說話之間,反手一抖,
兩索便即分開。
此時此刻,卓幕看向嘉王,義正言辭,不容抗拒:“父王!君上仁厚,龍帆賢德,隻望父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卓幕本就心思聰穎,又常得阿龍指點,適才所使武功,囊括了峨眉、劈風兩種神功,自是威力無窮。
不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卓幕言未畢,兩道身影,倏然而至;兩道寒光,急如電射,卻是嘉王死黨,相塵、汶強,抽出暗藏在腰間的軟劍,施展“峨眉陰陽劍術”, 一前一後,揮刃而上,直取卓雲。
危急時刻,卓幕、知樂更不怠慢,兩聲暴喝,躍身而起,一個“峨眉陰陽劍”,一個“雲滇崇聖劍”;一個浩氣長空,一個劍氣縱橫;一個有形萬變,一個萬變無形;紛紛攔住相塵、汶強。
雖是如此,嘉王父子,早有準備,勢如風雷,威不可當。“神農四賢”更是奔如潮水,自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騰空而起,駭電反擊。
敵方個個如狼似虎,卓雲本已危急,更有一黑一白兩道身影如煙如霧,鑽窗而入。一個舞動“峨眉陰陽槊”,身形又細又長;一個怒砸“峨眉陰陽戟”,個頭又高又壯,一左一右,直撲卓雲。
作為眾矢之的,雖有卓幕眾人拚死相護,奈何嘉王周密計劃,實力強大,稍有不慎,卓雲輕則深陷魔爪,重則命喪索下。
便在這千鈞一發,兩道身影,一個急如春雷滾滾,一個勢如夏雨傾盆,奔湧而至。
聆春人在半空,一招“宛轉峨眉采茶暢”,急如駭電,直抓相霧。
鳴夏空中翻轉,一招“萬象峨眉炒茶香”,炫如遊龍,直撲相煙。
相霧急忙收步撤身,轉攻為守,揮槊招架。
相煙一聲暴喝,揮戟相格,聲如洪鍾,震耳欲聾:“聆春!鳴夏!舍生忘死,命都不要?是為保昏君?還是為搶烏紗帽?”
蛇霧彌漫,魔音亂心,一場惡戰,驚天動地,震撼人心。
青荷膽子雖小,反應卻快,知樂出手的瞬間,她已飛身而起,極撲弄玉黛岩,一手一個,扯到牆角。三個弱質女流,倒地蜷伏,縮成一團,隻盼冰蛇不喜,刀劍不愛,有幸留下命來。
好在雪歌大敵當前,也不與三女為難,隻是加緊弄琴撥弦,號令冰蛇發難。青荷雖未遭蛇咬,卻覺奇冷無比,略一轉念,恍然大悟:“雪歌施展“神農攝魄之術”,引發冰蛇,放出蛇霧。我功力低微,又身中寒毒,自難抵擋。”奈何心
裏清楚,眼前模糊,手足酸軟,無力奔逃。
冰蛇毒性當真不可小覷,整個大殿奇寒無比。眼望四周刀槍劍雨,不可逾越,無從躲避。姑嫂更受樂音所惑,依然雙目迷離,不辨東西。
再看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宮人,比三女更慘,皆是兩股戰戰,抱頭鼠竄,不求體麵,隻求生還。
卓雲雖已帶上提前預備的防蛇麵套,奈何毒氣繚繞,又受魔音困擾,內心疾呼大事不好。
正自驚急,又見九人身穿黑衣,如同利箭,殺入戰團,直取自己前心。刹那之間,卓雲便被團團圍困。
眼間卓雲危在旦夕,“神農四賢”更是大急,各出長劍,駭電出擊。登時,大殿之上,烈焰騰飛,紫氣縱橫,火龍暴起。
不料,那九人劍術非同尋常,但見:
九種身法,忽圓忽方;九道身形,或陰或陽;九把長劍,忽進忽退;九重陣法,忽弱忽強;九變招式,或攻或守;九道劍氣,此消彼長。
忽而巧設空城,誘敵深入;忽而風雲突變,幻化無方;忽而行雲流水,呼風喚雨;忽而固如山嶽,勢不可擋。
卓雲倒抽一口冷氣:“嘉王為今日之戰,豢養死士,十年磨劍!此乃“峨眉子”親創的“峨眉陰陽陣”,堪與“巴山夜雨劍陣”對敵,遵循“乾坤、艮兌、震巽、坎離之陰陽”,將上與下、升與降、內與外、正與偏、動與靜、快與慢、熱與冷、天與地、圓與方,九重相生,九重相克,九重融合,九九歸一,可謂“陰陽和而萬物得”。”
九個“峨眉死士”,忽攻忽守,忽分忽和,有虛有實,有呼有應,重在陰陽相生,克敵製勝。
細細再觀,主陰者旨在誘敵,身形飄忽,快如急閃,變幻莫測;主陽者誌在攻敵,得數人相助,博采眾長,威不可當!
刹那之間,“四賢”便被圍困當中,再想撤退,救護卓雲,勢比登天。
如此一來,知樂、卓幕、春夏、“四賢”八大高手,均已受困,再難脫身。眼見嘉王父子兩道霹靂,駭電來襲,卓雲隻能奮力施展“神農炎陽功”自救。
但見他身子一沉,從兩根“陰陽索”罅隙之間鑽了下來。可是,雙足尚未著地,卓星身形又變,已撲在半空,“陰陽索”翻卷而回,駭電再擊。
二人功力悉敵,卓星手中“陰陽索”一卷,猛地一翻,一道亮閃,劃過眼前,裹挾一股勁風,直擊卓雲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