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勃勃之心
字數:4291 加入書籤
青荷雖躲得老遠,但見青蠅嘴,不聞青蠅聲。冥冥之中,他那聲音,依稀激蕩在幻覺之中。難以掩飾的殺機,如此冰寒,無窮裂變。這聲音,這殺氣,這冰寒,讓蕪窿穀,頃刻之間,刮起烈風,將她冷凍成冰。
“飛龍在天”卻對九王的高冷,無所畏懼,依然傲然絕立。但見他的眉宇,舒了又凝,凝了又舒,肅然的眼神,又多了一重凝重,凜凜殺氣,勃然而出:“博贏!殺你父君,並非龍某!你本心知肚明,何必多行不義!”
就這般,二人比冷上癮,對冷成雙!
博贏有恃無恐,一雙眼睛,幾乎噴出血水:“龍帆!廢話少說,今日定讓你血債血還!”
“飛龍在天”被重重圍困,反而滿麵鎮定:“好!博贏!為了綠蘿,我已忍你半生!新賬舊賬,今日一起償清!”
言未畢,一聲暴喝,一人騰空而起,卻是藝高膽大的天權,護主心切,一招“魁星踢鬥”,迅過疾風,率先出擊。
紫逍、紫遙更不怠慢,兩把“神農彎刀”,左右穿插,次第而進。淩厲剛猛,激蕩長空。
樊琪傷的不輕,雖不敢上前鏖戰,卻是偷下毒手,“楓葉寒針”攢射,暗中助惡。
“飛龍在天”血染征袍,明知今日之險,遠勝蒹城雨花山,更是臨危不懼,凝神定氣,從容應變。
但見他飛身而起,躲過“天權劍”、“神農刀”狂襲。與此同時,緊抓戰機,右掌輕揮,疾風頓起。
烈風所致,更聽一聲慘呼,樊琪瞬間撲倒在地。卻是樊琪所射“楓葉寒針”,被“劈風掌力”反彈反射,自食惡果。
眼見紫遙駭電來襲,“飛龍在天”拔地而起,“飛龍劍”往外猛然一封,但聞“蒼涼”一聲巨響,刀劍登時相撞。
他今日打鬥,卻與往日迥異:心知重傷之下不可久戰,再不觀敵探敵,而是一出手便重下殺機。
他此招太過離奇,紫遙完全意料不到,更是招架不住,倒退數步,一張臉慘無人色,一口血噴射於地。
不過數招往來,兩名勁敵,便已掛彩,敵方士氣,登時衰敗。
多年以來,紫逍夫妻相濡以沫,珠聯璧合。今日一戰,妻子一個回合,便受重創,紫逍又驚又駭又急,大聲疾呼:“阿遙!退後!”心痛至極,雙目噴火,左手“神農彎刀”一振,奮起平生之力,直刺“飛龍在天”前心。
天權更是心思聰穎,身法輕靈,一招“魁星點鬥”接
踵而至,左掌虛晃,右劍疾發,氣壯勁雄。
眼見一刀一劍的尖峰,刺進身體,“飛龍在天”一聲暴喝,長劍突然橫掃,動如奔雷,勢如劈風,氣貫長虹。
紫逍、天權大驚失色,一個“霍”地一翻,躍至半空;一個就地一滾,巧走下盤。這才堪堪閃了開去,真真死裏逃生。
博贏一聲驚呼:“好俊的‘劈風神功’!”更不遲疑,飛身而上,身形之快,如影隨形。一招“雲海望嶽”,達摩劍勢,搬山運海,風起雲湧。
萬萬沒有料到,“飛龍在天”比博贏還要快上三分。他那輕功和他劍法一般,迅如雷電。
但見他氣運丹田,足下用力,身子憑空拔起,一招“龍躍鳳鳴”,淩空一劍,“刷”的一聲,直刺博贏。
天權、紫逍雙雙大驚,心知他劍速如飛,劍氣如虹,實在擔心主君有失,合身疾撲,舍命相護。
刹那間,達摩劍、天權劍、神農彎刀,三道寒光,閃電奇襲。左蕩右決,前擊後迫,旨在封敵強攻之路。
大敵當前,“飛龍在天”無所畏懼,沉心定氣,揚眉挺劍,一招“龍卷風飄”,橫掃千軍。
三人心知“飛龍劍”勢不可擋,無可奈何,齊刷刷退讓。
“飛龍在天”著實英雄!身形迅捷急閃,腳尖點地,又是一躍淩空,疾如飛箭。猛然間,迎身上前,左手一抖,“飛龍劍”電射如閃,一道白光陡現。劍氣所指,天權、紫逍手中刀劍,齊飛上天!
青荷始料不及,驚羨不已:“‘飛龍在天’重傷之下,以一敵五,形勢本來大大不利,不料他神武無敵,不過十數招,先後擊敗、擊退四大強敵。當真不可小覷。”
他越戰越勇,左手“飛龍劍”,行雲流水;右手“劈風掌”,變化無形。
百忙之中,博贏全力招架,隻覺敵人劍法,快的不可思議,妙的不可言說。
趁此時機,紫遙、天權飛躍而走,各拾刀劍,加入戰團。以三敵一,隻是堪堪匹敵。
劇鬥之間,忽見“飛龍在天”身形一炫,迅如飆風,“飛龍劍”揮動,斜劈而下,電光火石般刺向博贏前心。
危急之下,博贏側轉身形,以攻為守,達摩劍揚空一擊,連人帶劍,絕命來襲。
紫逍唯恐博贏玉石俱焚,急忙走側翼,搶邊鋒,左手“神農彎刀”,急速跟進,直刺“飛龍在天”前胸。天權左掌斜劈胸前,右手“天權劍”,反挑“飛龍在天”後心
“飛龍在天”騰空而起,繞身而過,避開鋒芒,旋即又是以攻為守,進招虛實莫測,退守飄忽無形。
陡然間,“飛龍劍”驀然變招,利刃挾風,寒光暴閃,反展劍鋒,直擊博贏。
博贏眼見劍氣颯然,疾如駭電,大驚之下,騰身躍起,向後急縱,依然避之不及。
天權深恐主公遇險,左手一揚,寒光驟閃,數枚“七星針”向“飛龍在天”奪命奇襲。
“飛龍在天”當即後縱,身法奇疾。但見他在空中旋風般飛舞,“七星針”貼著他的耳畔、身側、腳下,呼嘯而過。
博贏眼見他重傷之下,依然銳不可當,“劈風劍法”更是超凡脫俗,合三人之力再難贏他,不禁暗叫慚愧。
更聽穀外,人潮如湧,馬蹄聲聲,卻是蜀軍前來尋帥護主。
博贏最能變通,自知一時半刻難以取勝,又恐蜀軍前來接應,再不窮追猛打,口中喝令:“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先行告退!”
頃刻之間,三人背起紫遙、樊琪,縱身飛躍,風馳電掣,不見蹤影。
青荷終於放下一顆荷心:“博贏絕殺蕪窿穀,不是為了捉我,而是為了救樊殺龍。”
青荷怎知,事到如今,樊琪就是博贏的一顆重要棋子。博贏看似低調,實則臥薪嚐膽,以退為進,蓄謀戰略反攻。
樊琪本是寒楓派嫡係,素與寒波交好,更擅為官之道。一麵千方百計討好博尚,一麵與博贏井水不犯河水。隻是,將在外君命不敢違,此次出征,重中之重,便是除贏。
樊琪萬不得已,施展連環計:九遞山借刀殺人;“六子”蕪江伏擊。隻是博贏老奸巨猾,愁死了樊琪,費心費力,依然是賠了美眉又折兵。
博贏頭前帶路,紫逍背著紫遙,天權背著樊琪,逃過蜀軍法眼,狂奔數十裏,方才接近本部大營。
蕪窿穀之戰,吳軍兵敗如山。時機千載難逢,博贏正好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一番收整,清點各路殘兵敗將,隻剩十之二三。
臨近大營,樊琪才漸漸蘇醒,急忙翻身下馬,倒身跪拜,傷心傷情,涕淚縱橫:“多謝王爺舍命相救!王爺如此不計前嫌,以德報怨,樊琪沒齒難忘!”
博贏飛身下馬,和顏悅色,以禮相待:“將軍言重!將軍免禮!”
樊琪以頭搶地,感激涕零,幾不能語:“王爺活命之恩,再生之德,樊琪牢記於心,更要以死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