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萬奴王疑塚 第二十七章 墓葬風雲

字數:4447   加入書籤

A+A-


    在張天賜眼裏,若要細論的話,這倒鬥的土夫子和那偷盜的盜賊沒啥區別,隻不過一個是吃活人飯,另一個是發死人財,下手的目標不同罷了。
    這老話講的好,賊不跑空。現在這墓室裏竟空無一物,想想都讓張天賜覺得晦氣,一在催促格力吉老人趕緊走人。
    格力吉老人當然不會去理他這茬,費了半天勁,進都進來了,哪能說走就走!如今這墓要是搞不明白,那要是傳了出去,還不敗壞了自己的名聲!
    他在墓室裏翻翻找找的,鼓搗了半天,也沒啥收獲,最終還是把目光落回到了壁畫之上,琢磨了半晌同張天賜說道:“哈哈哈,果不出我說料!師弟你看,這座孫家墓塚看似一切正常,實則裏麵卻暗藏著玄機!”
    “哦......師兄此話怎講?”
    “哼兒,依我看,這裏根本就不是什麽墓塚!它隻不過是為了隱藏真正壽寢,而設立的一座疑塚而已,其實那真正的孫家祖墓,就藏在這壁畫裏!”
    “啥兒?古墓藏在這壁畫裏?我說師兄,天賜雖然讀書少,但並不傻!這平平扁扁的破畫裏,能藏下一座墓塚?別逗了,不是你覺得這麽蒙我,合適嗎?”
    “唉兒,師弟莫急,你沒理解我的意思!這壁畫上提到,在此墓之下,還有一座金朝將軍墓。若依我看,那哪是金朝將軍墓,八成就是孫家老祖的真正墓塚,好一個偷梁換柱!”
    “是嗎?媽了個巴子的,竟然還有這事!讓我看看!”
    張天賜非常疑惑的仔細看了看壁畫,上麵所載正如格力吉老人所說,在這墓塚之下,還真的確實有一座墓塚。
    這可把張天賜高興壞了,當時就給格力吉老人連挑了好幾個大拇指,大加讚許的說道:“還是師兄高明,要是以我這狗脾氣,還真他娘的就與這大墓失之交臂嘍!哼兒,我說這孫家怎麽這麽狡猾呢!原來自打他家祖上算起,就是奸詐之輩啊!還真是狡兔三窟,竟然大費周章的,弄個什麽疑塚出來引人耳目。不過,今兒個讓他撞上了張爺爺我,也算他孫家老祖倒黴!我今兒個,非把他給刨出來挫骨揚灰不可!”
    有了這一發現,格力吉老人和張天賜便出了墓室,返回原來的盜洞,摸準方位後又另開了一條新的盜洞,沿著壁畫所指引的墓塚繼續往下挖。
    這段盜洞的距離極長,張天賜挖了沒多久,興奮勁就過去了。這一直看不到頭的挖洞,著實憋悶,腦筋一轉彎,就想起了剛才格力吉老人剛剛說過的話,追問為啥說金朝將軍墓,才是真正的孫家祖墓,又為啥說他是偷梁換柱。
    格力吉老人手上不停,邊幹邊和他講:“在咱們國家,這王公將相的殯葬製度由來已久,每一個朝代的墓葬,他都有自己的特點。咱就拿老孫家的墓塚來說吧,根據這壁畫裏所展示的風情月貌,這孫家老祖生活的朝代,應該是宋代,所以我推斷這座墓是一個宋朝古墓。”
    “宋代多半在平地起陵,其餘的墓葬風格都照抄唐製。而到了南宋的時候,卻選擇在紹興淺埋,並稱這種墓塚為“攢宮”,陵前沒有石刻,所以,這孫家老祖修的這座金朝將軍墓,應該是出自於宋末。”
    以此推測,唐代的墓繼承漢製,墓室在半山腰南麓穿鑿而成。據傳古代皇帝大佬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往往開山建陵,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
    秦代皇帝的墓被稱為“山”,漢代被稱為“陵”,所以“山陵”原本是就是皇帝墓塚的代名詞。到了魏晉隋唐,皇帝老兒為了增加墓的高度,才開始用山體來充當自己的“陵”。
    隨著時間的推移,真正的陵寢製度,在西漢時期才開始推行,具體就是把宗廟中的寢移入陵,在陵附近建立廟。
    要說這宗廟是啥?其實宗廟就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所以他的選址非常重要,像以前出征打仗這樣的大事,皇帝老兒都要在宗廟中,先稟告祖先才能夠做出決定。
    再者,宗廟的結構,大概就是前部分是廟,安放祖先神位,按時祭祀。後部分是寢,安放祖先的衣冠和生活用品,如同活著一樣祭祀,跟宮殿的前朝和後寢一樣。
    後來為啥把寢殿,移到了陵墓之中,從而把墓塚稱為陵寢呢?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方便先帝的靈魂,從墓塚中的寢殿趕到宗廟中接受祭祀,他們相信死者的靈魂是在寢殿中活動和嬉戲的。
    所以,這上邊的明塚,實則是方便祭祀的“宗廟”,真正的孫家老祖陵寢其實是金朝將軍墓。
    聽著格力吉老人說了這麽多,張天賜也算是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心中不禁一陣陣的狂喜。想著這下指定能撈到不少的好東西,幹勁也足了很多。
    不過,還有一個疑慮,一直困擾這格力吉老人,至今他都沒想明白。如果說疑塚宗廟下麵,才是真正的孫家祖墓,那真正的金朝將軍墓在哪?
    依照壁畫記載,孫家老祖應該是一個守墓將臣,他真正的使命,是負責建造金朝將軍墓,以及世代守護此塚。難道他真的有這麽多大的膽子,使了一個金蟬脫殼,把金朝將軍葬在了那普通墓穴之中,而自己去長眠到了原本屬於金朝將軍的墓塚裏嗎?
    唉,不管怎樣,等挖到了下麵的墓塚,必然會有所收獲。即使孫家老祖真的思想開化,把自己安於普通墓穴之中。那下麵也必定是個金朝將軍墓,算一算也不虧。格力吉老人正尋思著出神,突然一鏟子下去,竟然湧出了流沙。
    格力吉老人雖然是第一次下墓,但是畢竟是張天師的親傳弟子。這一鏟子的流沙使他頓感不妙,趕緊命令運土的士兵,挖了個極深的儲沙坑,用以裝填不斷傾泄而出的流沙。
    這幕牆裏的流沙量非常驚人,儲沙坑都被填滿了,可還有流沙在不斷的往外流。
    格力吉老人皺緊眉頭,緊捏著拳頭,再次命人一邊擴大儲沙坑,一邊用木桶往外清運。整整用了兩天時間,才把那麵牆的流沙放幹淨。
    當他們進入墓塚中殿的時候,所見場景與我和雲晶晶、墩子所看到的一樣。
    格力吉老人依照腦海中,張天師傳授的技藝,步步為營,並沒有觸發墓室裏的機關,很順利的進了左配殿。裏麵陪葬的金銀玉器,瑪瑙珍石令郎滿目,這可把張天賜給樂壞了。
    趕緊吩咐幾個士兵,把這些東西清點清楚,一並打包都帶回去。而自己則跟著格力吉老人去了後殿,尋思著配殿裏陪葬的東西都價值不菲,那墓主棺槨裏的隨身陪葬品,還不得是無價之寶啊。
    可他們剛一進後殿墓室,就被眼前的一幕嚇傻了。在那後殿墓室正中,竟然坐著一個男人!其蓬頭散發,長須捶胸,全身的衣服都爛成布片,散落在其周圍。
    “臥槽,粽子!”
    張天賜隻稍愣了下神,便當即反應了過來,慌亂的去摸腰上的手槍。
    格力吉老人膽子不小,向前走了兩步,仔細一看!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趕緊一把張天賜抬起的手給按了下去說道:“他不是粽子,是霍天啟!”
    “誰......?”
    “霍天啟!”
    格力吉老人這話一出,又把張天賜給嚇了個不輕。想起三年前那檔子事兒,他現在胸口都疼,趕緊又把手槍塞了回去。
    霍天啟在九星懸棺前盤膝而坐,耷拉著腦袋,雙目緊閉。乍眼一瞧,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已經死了呢。
    格力吉老人試探性的向著霍天啟走去,張天賜跟在格力吉老人的後麵,不敢靠的太近,站在一旁嘀咕:“哼,我說這孫子,怎麽一消失就是三年多呢!原來是被困死在這墓裏了。真是活該,叫你當初忘恩負義!竟聯合賊人一起,害得老子傾家動產,這才叫啥——報應。”
    格力吉老人回頭對著張天賜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隨後將手指輕輕的貼近霍天啟的鼻子試了試,感覺還有呼吸,頓時大喜。
    可還沒等他把手收回來,那霍天啟突然開口說道:“天意難違!你們倆兒,最終還是來了!看來這還真是命裏有的,天注定啊!”
    “哎呀,媽呀!詐屍了!”
    張天賜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霍天啟這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嚇得他連聲都變了,腳下不穩,一個跟頭就栽倒在地上,連滾帶爬的衝到甬道出口。
    格力吉老人也被嚇得不輕,還好他事先測試過霍天啟還有呼吸,有一些心裏準備。
    他顫顫巍巍的對著霍天啟問道:“老.....老霍,我知道你還沒死!當年究竟是怎麽回事,你怎麽就突然消失了呢?難道這些年,你一直呆在這墓室裏?”
    霍天啟聽完抬起頭,他的一隻眼睛,竟然變成了凝血般的紅色,裏麵透著一股攝人的寒芒,極為的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