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鹽幫

字數:4267   加入書籤

A+A-




    誰能想到,這打劫的反而成了受害者。

    這獨眼龍被葉青抓住,手下投鼠忌器,一時隻敢嚷嚷,並不敢上來。

    “放了我大哥,識相的饒你們不死。”

    “隻要你放了我大哥,咱們就井水不犯河水,你們走你們的陽關道,我們走我們的獨木橋!”

    “就是,讓開,大家都是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江湖路上,互相行個方便。”

    葉青哈哈大笑:“現在你們知道井水不犯河水了,適才為什麽還要打劫我們。

    獨眼龍,趕緊讓你的手下放下武器,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

    此時的皇城司邏卒們紛紛拔刀上前,而趙禎身邊為數不多的侍衛們卻並沒有動。

    他們的職責,必須是先保證皇帝的安全。

    那獨眼龍倒是很夠義氣:“兄弟們不要管我,趕緊走,走啊!”

    瘦竹竿哪裏肯走,揮舞著大刀繼續恐嚇:“告訴你們,你們敢動我大哥一根汗毛,老子將你們碎屍萬段!”

    葉青哈哈大笑,偏偏就從那獨眼龍頭上拔下了幾根頭發:“老子不但要動他幾根汗毛,還拔他的頭發,你能怎樣。”

    誰知,這瘦竹竿居然噗通一聲跪下,扔掉了手裏的大刀:“好漢,你饒了我大哥把,要抓就抓我。”

    葉青也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如此的重義氣。

    瘦竹竿這麽一跪,其中一個老者扔掉了手裏的武器:“罷了,咱們就不是個打劫的命,大夥兒都認命吧。”

    老者手裏的武器一扔,那些人紛紛也都把武器扔在了地上。

    然後,所有人都束手就擒。

    就連皇城司邏卒們持刀圍上去,他們都沒有反抗。

    獨眼龍也長歎一口氣:“此事都是我一人所為,放過我的兄弟們。

    你們把我送官吧,不要連累他們。”

    “大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事是大夥兒一塊幹的,有什麽事,咱們一起擔著!”

    有人喊道。

    “就是,要抓就把大夥兒都抓了。

    反正咱們回去,也沒法交代了。”

    葉青一怔,回頭看了眼身後的馬車,他知道,此事怕另有蹊蹺。

    這個時候,趙禎也從馬車內走了出來,他來到這些人麵前,問道:“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不得不說,趙禎身上的這種氣勢,足以壓死任何人。

    這獨眼龍抬頭一看,就知道趙禎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當下,他低頭道:“既然都是階下囚了,我就實話跟你說吧,我們是鹽幫,販鹽的。”

    公元960年,太祖皇帝趙國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隨後,一方麵進行了先南後北的統一全國的戰爭;另一方麵針對時弊,推行了一係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麵的改革措施。

    經過幾代的努力,終於使宋朝在政治方麵成為曆史上比唐政權更高度集權的專製國家,在經濟方麵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宋朝在經濟上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商品經濟比唐朝更發展、更活躍。

    在手工業方麵,有許多部門超過了唐朝,如礦治:唐元和時,銅的年產量為2600多萬斤,鐵為207萬斤。

    到宋元豐元年,銅年產1400餘萬斤鐵五百五十餘萬斤。

    陶瓷業技術、產量都有很大提高,被世界譽為“瓷之國”。

    在商品交換方麵規模日見擴大,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戶口在10萬家以上的大城市不過十幾處,到了北宋時,已增加到40多處。

    人口在20萬家以上的大都市就有汴京、成都、興元、長沙、京兆、杭州,福州、泉州等多處。

    鹽的生產和征稅,宋代鹽製基本沿襲前代製度。

    據《宋史食貨誌》載,宋代鹽的經營方式根據時間、地點不同而有兩種:一是官,二是通。

    所謂官鬻即是官府對食鹽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進行全麵的壟斷管理。

    所謂通商,即是政府允許人民自由生產,政府實行統購,然後賣給商人,令其運銷,或政府隻收一定鹽稅,令民與商自由貿易。

    國家對食鹽的生產,根據時間、地點及國家的不同需要而采取收稅或專賣的征收方法如在解州解縣、安邑兩池,產鹽民戶叫夫,官府給一定本錢,由畦夫製鹽官府全部收購這是一種從生產環節就開始控製的辦法即控斷食鹽生產,以獲取斷利潤。

    而這些鹽販,就是被官府收受鹽稅之後,才能自由貿易。

    趙禎細問之下,對方這才說出了實情。

    獨眼龍叫魯會深,與魯智深一字之差。

    不過,獨眼龍卻沒有魯智深的魄力,他隻是一個鹽幫的頭目。

    魯會深長歎一口氣:“我們這一幫兄弟,都是往睦州去的。

    睦州知州每年都收我們幾千兩的銀子,今年鹽幫的生意不好做。

    可是那睦州知州,還是要我們湊齊三千兩。

    若是湊不齊這筆錢,就把我們鹽幫老二的腦袋,掛在城牆上示眾。

    兄弟們實在是沒轍了,這才出此下策,說是來打劫。

    結果,卻遇到了你們。”

    瘦高杆說道:“啥也不說了,打劫的事是兄弟們一起想出來的,與大哥無關。

    你們想抓,就把我們一起送到官府去吧。”

    趙禎聽得眉頭直皺,他有些不太明白:“你們說睦州的知州收你們三千兩銀子的鹽稅。

    這和你你們家老二有什麽關係,還有,據朕、據我所知,朝廷的鹽稅令中,沒有這一條,敢收這麽多鹽稅吧。

    三千兩銀子,你們販賣了多少鹽。”

    一說起這個,那瘦高杆更是憤怒了:“哼,閣下怕還不知道吧。

    這睦州的鹽價已經到了市價的五倍了,都是那睦州知州路三通這個狗官。

    百姓們都快吃不起鹽了,我我們這些鹽幫的日子也不好過。

    路三通沿途設卡,專門盤剝我們這些鹽商。

    不給錢,就把鹽給扣下。”

    那幫主魯會深歎了口氣:“我們就是因為交不起鹽稅,老二大著膽子想販賣點私鹽,結果被路三通的人抓了去。

    那路知州說了,湊不起銀子,就把我們老二剁了,人頭掛在城牆上示眾。

    兄弟們沒了辦法,這才出來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