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讀書識字
字數:4441 加入書籤
春桃被甄平安這一問,才發覺事情有說不通的地方。她茫然地搖了搖頭:“這一層,我也不懂,會不會是因為我家老爺在遼國有商號,他以為老爺的人麵比他更廣一些?又興許,他有不便出麵的原因?”
甄平安眸色一黯,低下頭去,順勢裝作不解的語氣:“那些王孫公子在打算些什麽,我們女兒家家的,也委實猜不透。”
可不是嘛,”春桃坦誠道:“老爺與我提過的事情,我尚且能在你麵前說些皮毛;但老爺沒與我說過的,我真真是想編也編不出花樣。”
甄平安心道,在春桃這處大概問不到更多的了。她便閣下茶杯,起身又攬過那柄豎箜篌,對春桃笑道:“春桃夫人,這首《陽關三迭》,你可要再聽一遍?”
春桃不應答她,反而微微蹙眉道:“平安,你且與我說句實話……”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甄平安放下正準備撥彈的右手,柔聲道。
在老爺回府之前,這曲子我能學得了麽?”
甄平安點頭,肯定地答她:“可以。”
春桃追問:“彈得似你這般好?”
甄平安一怔,輕笑道:“夫人,平安自五歲起習音律,七歲開始學的臥箜篌,九歲再學這豎箜篌……”
言下之意,此非一朝一夕之功。
春桃纖指扣緊茶杯,眉心不展。
少焉,她輕輕抬眼,對甄平安道:“平安,你教我識字可好?”
嗯?”
甄平安微挑眉,未料到春桃忽而有這樣的請求。
你上午教我認字,下午教我彈箜篌,”春桃的語氣隱隱有急切:“學資我給你算兩份的,午膳你與我一道吃。”
她自問,這對於眼下情況窘迫的平安來說,是個相當可觀的待遇。
果然,甄平安隻略略頓了一下,就立馬答應:“從明日開始?”
嗯,明日,”春桃得了她的應承,隨即笑逐顏開:“我明日便遣康伯到府上接你過來!”
康伯是詹府的其中一個車夫。
甄平安點頭:“承蒙夫人關照了。”
……
遼上京。
孝義商號。
偏廳前的珊瑚樹已經換了一株,比耶律驪他們上次見到的還要巨碩,足足有六尺長寬,色澤也更加瑩潤鮮紅。
就連上頭的寶石,都多了不少。各色深淺、大小不一的藍寶石、紅寶石和祖母綠,鑲嵌得密密麻麻,驟然望去,亮得令人閃不開眼。
轉角的地方,原先的紫銅香爐,已經替換成精致低調的黑釉瓷熏爐。
唯一不變的,是嫋嫋的雲煙依舊。
這次,燃的不是宋國的寧神香料,而是大遼特有的香方——瑞豐年。
龍涎香、沉香,還有天竺的白檀,以及大食的乳香。
珊瑚樹背後,放了一個陶製的魚缸,看起來樸實不起眼,細細一俯身,才會發現裏頭養的是極名貴的錦鯉——藍衣、花秋翠、雨墨衣,還有鳴海淺黃,都是動輒數十貫一尾的品種。
偏廳內,先前那些鑲寶石貼金邊的桌椅台凳,亦盡數換成一水的黑檀木家私。
然而,裏頭的梁柱卻又全部漆上了金色。
耶律驪、耶律馳與耶律驄三人相視一看,交換眼色,目光中都有惑然。
滿屋子文不文,俗不俗的。要說這裏似宋國那邊的淡素怡人,偏偏又雜了過分浮誇的奢華;若道是如大遼的大氣坦然,卻夾了不少刻意的寒酸。
這述律鐵赤剌,究竟受了什麽刺激?
抑或是,他本來就是這種亂七八糟的怪品位?
……
就在他們默然之際,詹孝義快步迎了前來。
——“二殿下、四殿下,九公主!”他含笑,且躬身拱手向他們三人行禮道:“承蒙三位殿下大駕光臨。”
耶律驪率先扶起他:“鐵赤剌舅舅何必多禮?真真折煞我們了。”
但其他二人,都默契地不接她的話。
耶律驪又徑自說道:“鐵赤剌舅舅,我們幾個方才一時興起,在你商號的門口排隊了好一陣子。”
詹孝義皺了皺眉,連忙道:“是我招呼不周,恕罪,恕罪!”他頓了頓,對耶律驪笑道:“殿下,您要多少馬裘酒,隻管與我說便是,哪用得著排隊呢!”
耶律驪擺了擺手:“閑來無事,圖個好玩有趣罷了。”
詹孝義彎眉賠笑,心裏卻是絲毫不信。
黑釉熏爐裏,香料經由火焰的燃燒,化為縷縷輕煙。
瑞豐年”是大遼最有特色的一條香方。
皆因——其初聞時已經甚是濃烈,聞得久些,就更刺鼻了。
耶律驄離那熏爐最近,禁不住輕輕咳了幾下。
耶律驪恍若未聞,自顧自地恭維詹孝義道:“鐵赤剌舅舅的馬裘酒,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走夫販卒都趨之若鶩。哪怕排隊一兩個時辰、哪怕添些銀錢插隊,也要一嚐……”
她嘴角輕輕一扯,泛起一個似是而非的笑:“這在上京,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詹孝義看了這個笑容,目光一凜。
莫不是……
他暗暗歎了口氣。
莫不是,又要被樂老弟說中?
……
——“馬裘酒暢銷是必定的,就算以原定的貴價錢,也是不愁賣的。”
那天,“樂琅”這樣斷言道。
他”話鋒一轉,神色忽然悵然起來:“最怕……你們那邊的官府會以此為籍口。”
哦?”詹孝義滿不在乎:“我賣我的酒,客人愛出什麽價錢,官府有什麽由頭來管?”
樂琅”輕輕搖頭:“戀盞貪杯,總不是好事。我想,世間沒有那個官家,會放任自己的子民都變成酒鬼。”
他”思及此處,似乎釋然,舒展眉梢道:“這麽想來,若是貴國的官府若是要禁酒或者限酒,對百姓來說,也不是壞事。”
禁酒?限酒?”
詹孝義失聲一笑,笑“他”杞人憂天。
樂琅”沒有與他爭辯,隻悠悠潤了一口茶,希冀地說道:“其實,我更希望羊毛的生意能順利。”
嗯?”
比起馬裘酒,這才是利國利民的好生意。”“樂琅”托腮看向窗外的遠方。
對宋國而言?”詹孝義揚眉,下意識不屑地問道。
不,”“樂琅”回過頭來,淡然地否認:“對兩國而言都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