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7章

字數:3116   加入書籤

A+A-


    第3737章
    石迪文思索處理方式之際,何夕又緩緩說道:“這個國家雖是由我們建立,但也未必能完全按照我們的設想去運轉。組成這台國家機器的不是冰冷的零件,而是一個個有自主意識的人,總會有一些部分在運轉中出現偏差。”
    “真正能做到對執委會百分百忠誠,不打折扣執行每一項命令的人,應該說隻占到極少數。但我們也沒法把剩下的人全部剔除掉,因為國家機器的運轉,仍然有賴於他們充當零件和燃料。”
    石迪文道:“你的意思是,讓我不要治這些人的罪,而是設法讓他們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我沒那麽多的時間,去一一說服這些人。”
    何夕卻突然轉移了話題道:“你常年在江浙待著,這邊不少老朋友都是多年未見了吧?這次難得有機會回來一趟,今天就由我來做東,請一些老朋友過來聚聚怎麽樣?”
    石迪文剛想婉拒,但立刻想到何夕可不是什麽喜歡社交的人,他這個提議必然是帶有某種目的,很可能就與自己的來意有關。於是他當即便改了主意,欣然同意了何夕的邀請。
    何夕所邀請的這些人倒也住得不遠,居然都是在這亞龍灣養老的退休穿越眾,在不久之後就陸續來到了何夕的住所。
    雖然石迪文與這些來客多年未見,關係說不上有多熟悉,但見著人倒也還能叫得出名字。
    蔡弘展,穿越前曾是白克思的員工,後來因為主業是木匠就被分配到了建設部,曾經也是建設部的主管官員之一,何時退休不詳。
    馬玉,醫療衛生部門的老大姐,早年間跟著馬力科、何夕等人一起去的駐廣辦。這位已經年近七旬,退休應該有好些年了。
    陳天齊,也曾是駐廣辦的一員,負責信息情報的整理,不過後來這個職能被安全部取代,他又調去了文教部門任職,但具體主管哪些事務,石迪文就不太了解了。
    遊益漢,曾是海運部門主管貨運及港口建設的官員,一直在廣東任職,珠江流域的主要港口都是他的轄區。石迪文在舟山主政一方的時候,倒是因為工作原因跟他打過不少交道,算是這群人當中最熟悉的對象了。
    石迪文當然也看出來了,這幾位所從事的行業,正是此番自己要調查的對象。但據何夕所說,他們都已從各自的部門退休下來了,難道還有那麽大的能量,可以對執委會的指令產生影響?
    果不其然,簡單寒暄幾句之後,何夕招呼眾人入席,隨即便向他介紹了這幾位經營的私人項目。
    蔡弘展的產業鋪得很廣,有林場、木工作坊、建築設計院,以及好幾支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三亞造船廠所用的木材,據說就有相當部分是由蔡弘展在供貨。
    所承接的工程,主要是以海南島本地的官方項目為主。這倒是不出石迪文所料,畢竟蔡弘展曾是建設部的高官,就算現在退休了,在職的徒子徒孫也肯定不少,要接點官方的工程項目做做應當不難。
    馬玉名下有回春堂、杏林堂兩間連鎖藥鋪,遍布兩廣各地,光是鋪子裏的坐堂醫師就有上百人之多。何夕的腿病,據說馬玉也在醫治過程中幫了不少忙,隻是到目前仍效果欠佳,沒有明顯的改善。
    陳天齊經營著一間私人書院,如今已在海南和廣東開了五六處分院,而且很快也要在江浙一帶開設分院了。
    通常來說,私人書院一般都是從事職業培訓,以此來保障畢業學生的就業率,陳天齊的書院也不例外。
    不過他的書院有一點特殊,所培訓的方向是師範生,也就是未來的教書先生。
    而遊益漢也是繼續從事著他最熟悉的工作,開了一間貨運行。不過他這貨運行的規模頗大,不但在兩廣、海南島、安南各大港口有派駐機構,而且下轄有多間車馬行和船行,想來應該也是借助了他以前在海運部門任職時的資源。
    至於石迪文的情況,倒是無需何夕再多作介紹了。他如今不僅是東海大區的執政官,而且已經成功進入執委會,是執掌國家權柄的九人之一。
    就算同桌這些人都是曾經的夥伴,現在也有了高下之分,而石迪文無疑就是仕途上最為成功的一個。
    不過石迪文若是要在這些人麵前擺出高官的架子,那大概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畢竟執委會的人選目前仍是由穿越眾投票選出,從某種角度來說,石迪文還真不能得罪了這些已經退休的夥伴。
    “今天拜托老何把各位請過來,一是想找各位敘敘舊,二來我也有事想請各位幫忙。”
    石迪文此時已經拿好主意,不管在場這幾人是否曾對執委會的安排施加過阻力,他都決定暫時不加以追究,而是先放低姿態請求他們協助。
    僅從何夕介紹的情況來看,這些人手中掌握的資源,的確正是處於前期建設的新殖民地最為需要的。如果他們願意為國出力,那也沒必要深究其過往的態度。
    畢竟何夕先前所說也有些道理,這裏的每個人並非冰冷的零件,有自己的私欲和想法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
    但問題在於何夕能請來這幾人,那是何夕的臉麵起了作用,但這份人情也隻能到此為止。
    而石迪文平日與他們交往極少,甚至過往數年都未曾打過交道,以敘舊為由都顯得十分勉強,這疏遠的人際關係也不是憑三兩句話就能拉攏的。
    當然了,活到他們這把歲數,又都有做官經商的經曆,誰還不是個老狐狸,石迪文所說的哪些是托辭,哪些是真正的目的,他們聽了自然心裏有數。
    與石迪文稍有交情的遊益漢最先發聲:“老石,在座的都是一起來這裏打拚的元老,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這話聽起來似乎很爽快,但石迪文卻明白對方其實是在提醒自己,大家的出身都是一樣的,可別指望能拿官場上的職位來壓他們一頭。
    (本章完)
    喜歡1627崛起南海請大家收藏:()1627崛起南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