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話說當年暗胎珠
字數:6244 加入書籤
北直隸,保定府。
九王爺朱立仁的大軍就駐紮在保定府城外一裏,清水河岸邊。而清水河的另一邊,就是朝廷的大軍,雙方一共二十多萬人,就這麽隔著清水河對峙著。
原河南宣武衛指揮使劉樂在九王爺起義之後,逐漸在整個大軍中嶄露頭角,現在成為了九王爺朱立仁身邊的第一大將,十分受王爺喜愛。
在保定府府衙內的大堂上,九王爺朱立仁正在看著河對岸耿興武奉陛下之命送來的投降書。
“嗯,來人。”九王爺朱立仁對手下吩咐道:“將使者趕出保定城,並告訴耿興武,三日之後,我們清水河決戰。”
“是!”侍衛立刻將前來送信的大使拖拽出門,趕了出去。
等使者走了之後,在大堂上旁觀的將軍們紛紛圍了上來,一是想確認一下九王爺是不是真的想跟朝廷在清水河岸決戰,二是要是真的決戰,主戰指揮將領王爺會任命誰。
九王爺朱立仁看著圍在自己身邊的這群手下,突然笑了,對大家說道:“你們都先回去坐好,等一下我們一起分析分析這一場仗該怎麽打。”
聽到九王爺這麽說,原本圍著自己的這些將領才紛紛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不過還是瞪大了雙眼看著朱立仁,想引起他的注意。
朱立仁先是舉起手中的這封投降書,當眾撕毀,接著又從懷裏取出另一封信件,讓手下挨個傳閱一下。在手下看信的同時,朱立仁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首先肯定一點,以我們目前的兵力和戰鬥力,是肯定不能正麵和耿興武那十萬邊軍交手的,隻要交手,基本很難獲勝。”朱立仁先說出了讓大家有些喪氣但是又確實是事實的話語。
“不過,我們可以牽扯河對岸的這十萬邊軍。”朱立仁指著已經被傳閱到後麵的信封說道:“京城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就是我的師弟熊人傑已經成功和京衛指揮使張玉明取得聯係,正在積極策反中。如果這個張玉明能在四天內被成功策反,那我們取下京城將是易如反掌。”
下麵的將軍們都有些沒聽懂九王爺朱立仁說的是什麽意思,朱立仁知道自己有些激動而沒有交代前麵的內容,於是接著解釋道:“剛剛我對耿興武說的三日之後決戰的事,是一個拖延之計,為的是給我們突襲京城留下足夠的時間。”
“突襲京城?”“王爺萬萬不可呀!”聽到突襲京城,下麵的將軍立刻炸開了鍋,紛紛站起來勸九王爺朱立仁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自己十萬人左右的兵馬,去突襲城高牆厚擁有近四萬守備軍的京城,更恐怖的是自己這十萬多的兵馬幾乎沒有攻城的載具,正要這麽去突襲,恐怕隻會落得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不過就在所有將軍紛紛開口在九王爺朱立仁麵前陳述貿然攻打京城是一個多麽困難的事情的時候,一直坐在九王爺下首的劉樂低頭思考了起來,九王爺朱立仁看到沉默不語的劉樂,便問道:“劉將軍,你聽到這個消息,在想什麽呢?”
劉樂沒想到九王爺沒有去回答那些將軍們的勸誡,反而關注到自己在沉思什麽,有些受寵若驚,便直接回答道:“回王爺,下官在想如何將大軍繞過朝廷在清水河岸的防線,直奔京城。”
“劉將軍,九王爺這個主意可能隻是臨時起意,你應該跟我們一樣勸王爺收回成命,怎麽還幫王爺想大軍的行進路線起來了呢?”將軍們發現這個平時就十分受九王爺喜愛的劉樂這次竟然跟著九王爺一起胡鬧下去,正好順便點一下劉樂,不能違背眾人的意思,也讓他以後收斂一點,低調一點。
聽到將軍們如此說自己,劉樂也笑了,怎麽你們就見不得別人好呀,有時候你們的決定看似穩妥,實際是建立在消息不對等的前提下的,你們肯定不知道錦衣衛絕大多數已經是九王府的人了吧,哼,也難怪王爺喜歡我不喜歡你們,老是窩裏鬥有個什麽意思。
“諸位將軍,”劉樂看了九王爺一眼,見九王爺示意自己繼續說下去,劉樂便站起身來走到眾人中間,繼續說道:“首先大家要想想王爺為什麽要讓我們傳閱那封從京城傳出來的信件,其次在明知道正麵打不過耿興武的十萬邊軍的情況下王爺還要對使者說三日後決戰,最後為什麽要策反張玉明,你們隻聽到了一個突襲京城就炸鍋了,到底是誰臨時起意呢?”
“這……”將軍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回頭看了看王爺,其實他們也就是想讓王爺下次能把大軍的指揮權交給自己,並沒有想太多,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下麵就請王爺給我一一道來吧。”劉樂心道你們這群廢物,連這個都看不出來,怪不得你們沒有我在王爺麵前得寵。
“嗯,你們還是先回去坐好,聽我把話講完吧。”朱立仁很滿意劉樂的表現,至少自己這一群手下中,還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將領,不然都是麵前的這些廢物點心,就是打下這萬裏江山,也要從頭開始選拔將軍。
將軍們這才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聽九王爺朱立仁把話說完。
“首先大家不知道的一點,就是京城裏有我們的內應,而且數量巨大。”九王爺朱立仁緩緩道來,看著下麵出了劉樂都有些吃驚的將軍們,接著說了下去:“整個錦衣衛幾乎都是我九王府的人,所以哪怕最壞的結果是策反京衛指揮使張玉明失敗,我們也能靠錦衣衛自己的力量開一個城門。所以,這次突襲我們將步兵和弓弩兵全部留下,死守保定城、”
將軍們聽到這裏,才覺得九王爺的這個計策並不是突然的一個念想,而是精心準備的一個計策。已經有人開始後悔剛剛為什麽那麽衝動的去打斷九王爺說話了,不過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恐怕他們還是會爭前恐後的打斷,畢竟他們這些人隻會幹這個。
“所以,我和大家商量的事情是,誰留下守保定城,誰跟我一起去突襲京城。”說完自己的計劃,九王爺朱立仁將問題拋給了自己的這群手下,不過具體的人選他早就已經想好了,這麽一問完全是走個過場,看手下鬧騰一會兒。
“屬下願隨王爺前往突襲京城!”“屬下願往!”一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坐不住了,又紛紛站起來請命,都想跟著九王爺去突襲京城。畢竟留下來要麵對的是耿興武的十萬大軍,這可是常年跟蒙古人打仗的邊軍,打自己這國內的府軍還不跟玩兒似的,何況現在的情況還要以少打多,留下來恐怕能不能留個全屍都不知道,誰愛留誰留。
劉秀心底一聲歎氣,真實,太真實了。這些人難道不知道以九王爺的脾氣,誰去誰留已經定好了嗎?不過留下來確實風險要大一些,但是劉秀相信要是耿興武知道九王爺帶著主力部隊去突襲京城,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不回救而在這裏攻打什麽保定城。所以留守保定城的人看似危險實則安逸,而跟著九王爺突襲的人,恐怕路上要吃些苦頭了。畢竟耿興武手底下還有著一批重甲騎士和弓弩手,那可是巷戰無敵的存在。
“劉秀!”九王爺第一個就叫了劉秀的名字,聽到九王爺第一個叫自己,劉秀也不意外,立刻起身對九王爺朱立仁拱手抱拳回道:“劉秀聽令!”
“我命你和段成平二人留守保定城,你二人一定要給我守好保定府這個全軍的糧倉!不得有誤!”九王爺語氣嚴厲的說道。
“遵命!”劉秀也沒有多餘的廢話,領命之後出門去找今日因為在統計從真定府運來的糧食而沒有前來參加會議的大軍後勤總管段成平去了。
其他的將軍看到九王爺第一個就把自己最信任的手下留了下來,紛紛讚歎九王爺仗義,這種斷後就是要留給心腹才對嘛,立功的事情交給我們就好。不過也有個別的將軍低頭沉思,這留下來到底有沒有危險。
“其餘所有人,跟我一起突襲京城!”九王爺也沒多說什麽,直接讓剩下的人跟著一起去。
“遵命!”其他人心底都樂開了花,那可是京城啊,平日隻能回京述職才能去一趟,而且還要各種裝孫子,這下倒好,成了義軍之後,有機會跟著王爺打進京城,這感覺,妙啊。
等所有人都走了以後,九王爺看著空無一人的大堂,喃喃自語:“這次一去京城,很有可能就是生離死別,有些事情,要交代交代了。”
……
保定府衙的後院裏,已經匆匆成親的二皇子朱元啟和皇子妃趙英,正坐在院子裏閑聊。
“相公,你說這次我們能活過朝廷大軍的征討嗎?”失去武功的趙英,知道自己現在什麽都做不了,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她隻能求助於自己的相公。
“不要這麽想,既然師父敢起兵造反,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這十萬朝廷的征討大軍,不足為慮。”二皇子朱元啟倒是想的挺開,完全不在乎耿興武的十萬大軍。
“相公,我求你一件事兒。”趙英聽了朱元啟的話沉默了一會兒,似乎鼓起巨大的勇氣再次開口對朱元啟說:“如果我們真有回到京城的那一天,我想回家看看行嗎?”
“沒問題,到時候我陪你一起去。”朱元啟其實不想答應趙英,但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陪她一起,或許這就是成親之後朱元啟最大的改變吧。
二人正閑聊著,這時候一個侍女匆匆跑了過來。
“皇子殿下,九王爺找您,讓您現在就去一趟書房。”侍女跑到朱元啟身前,行了個禮,連忙說道。
“好,頭前帶路。”朱元啟給自己的妻子趙英一個安慰的眼神,示意自己一會兒就回來,便跟著這位侍女走了。
二皇子朱元啟跟著侍女來到了書房,還沒等跟師父問聲好,便被九王爺的聲音打斷了。
“你先去把門關上,然後在過來。”九王爺朱立仁的聲音無比的平靜,朱元啟在這平靜中看到了一股暗流湧動,不敢怠慢,連忙把門關了,走到九王爺的麵前。
“元啟啊,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正在珍妃的攙扶下學走路,旁邊是皇後帶著大皇子元升在下棋,我和陛下就這麽遠遠的看著你們,哦,那會兒還不是陛下,是太子殿下。”九王爺朱立仁突然開口回憶起了過去,讓二皇子朱立仁有些不知所措。
“後來太子殿下得繼大統,珍妃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那幾年我見不到你,知道我有多想你麽?”九王爺越說越激動,聲音都有些顫抖起來。
“承蒙師父掛念,元啟十分榮幸。”朱元啟還是不知道自己師父要表達什麽,不過看他少有的這麽激動,還是先順著師父的話說下去好了。
“因為我不甘心就這麽丟了原本可以拿到的皇位,再加上……再加上你母親珍妃的死其實另有原因,所以我隻好暫時隱忍了下來。”九王爺這下說出來的話可讓朱元啟大吃一驚,自己母妃的死另有原因?
“你母妃不是意外死的,而是被陛下下令處死的。”九王爺眼中已經泛起了淚花,緩緩的說出了當年的真相。
“當年,我和你父皇都還年輕的時候,原本是我先認識的你的母親珍妃,可是卻被你父皇橫刀奪愛,搶先娶回家。如果就這樣也就罷了,畢竟我也不是那種想不開的人,可是後來我才知道,你父皇為什麽要娶你母親竟然隻是為了搶奪我手裏的玩具,他竟然把你的母親當做玩具。”說道這裏九王爺朱立仁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淚水,低聲的抽泣起來。
朱元啟則是傻站在原地,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無所適從,自己從記事起,就被父皇一次次的說明自己的母親珍妃是意外死去的,怎麽現在師父說的這一段故事,和父皇講的不一樣呢?
“從那以後我便恨上了你的父皇,那時候大皇子朱元升剛剛出生,你父皇又本身就不喜歡你的母親珍妃,除了例行公事般的按時寵幸你母親,就幾乎沒有來看過她。”九王爺說道這裏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後來我知道此事之後,便想盡各種辦法接近你的父皇,再次取得他的信任,得以可以隨時出入太子府。至此,我和你的母親才再次結合到了一起。”
“什麽!”朱元啟不敢相信的看著自己的師父,沒想到自己的師父竟然能做出這種事情來,他需要一個解釋。
“其實,你根本不是你父皇所生,而是我與珍妃所生,你是我唯一的孩子。”九王爺終於抬起頭,眼裏都是淚水,看著這個叫了自己這麽多年師父的孩子,這,是自己親生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