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渡江
字數:4927 加入書籤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明代第一個皇帝朱元璋從這裏發家,所以也在這裏定都。但是從永樂皇帝將首都遷到北京後,南京這裏就已經失去了首都的政治地位。
但是南京還是整個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周圍是富庶的太湖流域,全國一大半的經濟產值都集中在這個狹小的區域裏。雖然在明末十多年的動亂中北方被破壞的不成樣子,但是南京周圍有長江天險防守,再加上明朝長江水師不是吃素的,所以保證了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安定繁榮。
馬铖因為犯了錯誤,被馬士英留在家中協助老娘顧氏搬家,所以在五月初四才趕到江浦渡口。
這時候的長江可不是後世那樣隻有幾公裏寬,明代長江水量十分充沛,在長江南京段足有二十多裏寬,站在浦口看向對麵,隻看到水天一線,十分壯觀。
馬铖看到滾滾長江經過眼前奔騰東去,心中澎湃激蕩,就站在長江岸邊唱起了後世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那個著名的主題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馬铖剛唱完就聽到身邊一個聲音讚揚道:“大人,這一首臨江仙十分應此景,楊升庵寫這首詞的時候大概也沒想到竟然能被大人唱的如此氣勢恢宏!”
馬铖轉過身看了看說話的人,原來是自己在淮安救得那個秀才王顯。
王顯今天穿了一身灰色長衫,頭上沒戴帽子紮了個頭巾,左袖空蕩蕩的隨風飄擺,右手拿了一個白紙扇正在扇動。伴隨的江風陣陣,王顯的動作真如同小說中的諸葛村夫一樣,十分飄逸。
馬铖聽王顯這麽說問道:“原來是王秀才,不知楊升庵是誰?這首詞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開篇詞嗎?”
王顯聽馬铖這麽說莞爾,這才想起來這位總兵大人不讀書,自然不知道楊升庵是誰。
“大人,楊升庵就是楊慎,是這首臨江仙的作者,也是嘉靖年間的大文豪!這首臨江仙是他在雲南流放時創作的!”
馬铖那裏知道楊慎是誰,嘉靖年間的文人他隻知道張居正。
馬铖撓了撓腦袋說道:“原來是楊慎寫的,我還以為是羅貫中寫的呢!”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並沒有這首詞,不過大人說的很不錯,這首詞放在三國演義之前,倒是完全合適!”
在明代這首臨江仙同三國演義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到二十年後的康熙三年,文學批評家毛倫、毛宗崗父子,對三國誌通俗演義原著進行增刪、修改和點評,改編回目為一百二十回本,改換詩文五十餘首,夾寫批語數萬字,變動情節數十處,把書名改為三國演義,並且在卷首增添開篇詞臨江仙,至此臨江仙才隨著三國演義的流傳而婦孺皆知。
馬铖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就改變了曆史,不過馬铖並沒放在心上,老子來到這個時代就是要改變曆史的。
“王秀才,一會兒過了江你想怎麽辦?你的手臂都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不準備去投靠親友嗎?”這幾天王顯一直跟在馬铖的身邊,負責馬铖那隻小小的軍隊日常文案,所以馬铖還有些不太想放王顯離開。
王顯聽馬铖這麽說歎了口氣:“哎,總兵大人,屬下全家都已經死了,現在還是一個殘廢,那裏還能收留我?所以屬下想一直跟著總兵大人,請大人收留!”
其實王顯並不是沒有親朋好友,隻是他的家人都死在張國柱手中,他還想留在馬铖身邊想找個機會報仇。
馬铖並不知道王顯心中所想,聽到王顯不走他到十分高興,這個王顯幹活十分得力,來這十幾天將軍中大小事務整理的井井有條,再也不像顧長衛那時管理混亂了。
“好!既然王秀才肯留下來本官十分歡迎,這樣吧!本官手下缺一個經曆,請王秀才擔任如何?”經曆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秘書或是辦公室主任。其品級大小是要看它所在的部門。比如說在明朝都察院經曆就是正六品、通政使司經曆就是正七品、布政使司經曆為從六品、按察使司經曆為正七品、各府經曆為正八品等。
馬铖現在隻是個總兵,手下最大的文官就是這個經曆,官職隻有正九品。不過王顯是個秀才,還是缺了一隻手的殘疾人,在講究相貌外表的明代,基本上就是斷了科舉之路了,所以馬铖給他這個官職倒是十分適合王顯。
王顯聽馬铖這麽說趕緊躬身感謝:“屬下十分感謝總兵大人抬愛,請大人放心,屬下一定將本職工作做好!”
王顯現在也算馬铖手下的文臣了,雖然隻是一個秀才。
這時有家人過來稟報,全部東西已經裝上船,老夫人讓二爺上船,準備渡江了。
馬铖點點頭,帶著王顯上了官船。這次搬家是馬家全體搬走,一共裝了三艘官船,好在馬士英現在風頭正盛,要不今天根本不可能有船渡江。
明代的船隻都靠風能,自然不能像後世那些輪船那樣直接渡江,要先借著風力逆江而上,到了上遊在轉彎順江而下。
馬铖站在船頭看著風景,這時正好一艘明軍戰艦從身邊經過。雖然明代的內河軍艦沒有遠洋貨船大,但是也比官船大上一圈。
馬铖看到軍艦上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這些士兵可比鳳陽的那些衛所兵強的多,最起碼沒有頭發花白的老頭或者沒有槍高的黃口童子。
馬铖看到軍艦上的士兵點頭稱讚道:“沒想到水師官兵比那些衛所兵強的多!”
王顯家就在運河邊上,距離長江也不遠,所以對這些水師十分熟悉。
“大人,這些並不是南京的水師,而是福建總兵的部下!”
福建總兵?馬铖好奇的問道:“是不是鄭芝龍?”
“對,正是南安伯鄭芝龍!”
原來都是海盜,怪不得這麽精銳,這幫家夥可是東亞第一海軍,比同時期的荷蘭人都厲害。
看到精銳的水師,再加上寬闊無比的長江天險,馬铖十分好奇在一年後滿清是怎麽兵不血刃渡過長江的。要知道滿清都是騎兵,根本沒有水師,難道官軍中又出現漢奸了?
想到這馬铖十分費解,按理說鄭芝龍這些海盜戰鬥力可不簡單,怎麽在主場還能打不過滿清那些外來戶?馬铖越想越糊塗,不過馬铖就是這種性格,不懂的就不在想,反正想不通還費腦細胞幹什麽?
經過兩個時辰船隻終於靠上長江南岸的碼頭,南京在長江南岸一共有三個碼頭,馬铖他們坐的是官船,自然要靠上外金川門碼頭。
外金川門這裏屬於官家碼頭,所以人流相對少些。馬铖剛上岸就看到馬府官家馬貴來了。
馬貴上前行禮道:“二少爺,你們終於來了!大車都已經準備好了,老爺也在家中等候多時了!”
裝車自然不用馬铖跟著了,他上船將家中女眷迎了下來,然後上了小轎,一行人離開碼頭入城。
南京有裏外兩重城牆,外城牆周長足有一百八十裏。當年朱元璋打算將外城牆當成第一道防線,但是如果都按照內城牆標準建成投入太高,沒辦法隻好壘土為主,在城門等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築城磚。
經過明代二百多年的和平歲月,外城牆大部分都已經倒塌,現在隻有一些城門還在,不過也已經失去使用價值。
外金川門這裏進入南京城主要經過金川門和鍾阜門,不過這裏進城的商隊人口太多,所以馬貴帶著一行人要繞過半個南京走西城的三山門。
下了船在經過半個時辰的顛簸,終於到了西城的三山門,這裏進去就是南京最繁華的南城,同時三山門外就是風光秀麗的琵琶湖,所以從這裏進城的都是富戶和官員。
馬士英現在身為閣老,他的家人入城自然要走專用通道。馬铖騎著高頭大馬從寬大的三山門進入南京,第一時間滿城的喧嘩傳入耳中。
三山門裏就是油市街,再往前走就是更加繁華夫子廟,這裏可是南京的市中心,商鋪、飯館、茶鋪林立。商鋪中來自南洋的魚膠海參,來自倭國的刀劍漆器,來自安南的木材水果,來自福建廣東的白糖,來自四川的蜀錦,來自雲貴的藥材等等東西琳琅滿目。
除了這些還有如織的遊人,有身穿奇裝異服的佛郎機人,有剃光了半邊頭發的倭國人,有矮小黝黑的南洋土人。當然最多的還是身穿大紅大綠絲綢長衫的文人,這幫家夥成群結隊出入夫子廟的各處青樓,一個個裝模作樣的指點江山、談論時政,說到興奮時大聲喝彩,說到生氣時連連咒罵,弄得他們像內閣閣老一樣。
死鬼馬铖的童年和青年都在南京度過,所以在他的記憶中對南京這些並不陌生,可是記憶中的情景和現實不一樣,馬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時代中全球第一的大都市,所以對什麽都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