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發財啦

字數:3503   加入書籤

A+A-


    話音還沒落,從東廂房裏就衝出來一個高高胖胖、四十多歲的男子,正是酒樓的大廚黃師傅。

    “在哪兒呢?”黃師傅說著,邊走邊把手裏的旱煙袋別在圍裙上,直接奔向地上放著的筐子。

    在進入後院以後,薛一梅就把筐子放了下來,此時見老黃那副急不可耐的樣子,趕緊將上麵覆蓋的荒草抱下來,讓黃師傅和陳貴看清筐子裏的魚蝦。

    待看清筐子裏的已經凍僵硬但有的還不時的動一下,一看還是很新鮮的魚蝦,尤其是還有一小籃子青蝦時,黃師傅的眼睛立即亮了起來,笑嗬嗬的說“不錯不錯,沒想到這個季節還能有青蝦,真是太好啦,都買下來吧!”

    陳貴一聽,立即找來兩個專門過秤的小夥計,讓他們將所有的魚蝦過秤。

    兩個小夥計麻利的過完秤,所有的魚加在一起不到二十一斤,青蝦不到四斤,都給算的是整數。

    薛一梅見陳貴並沒有說價錢,立即緊張起來,她可還沒有問多少錢呢,怎麽對方也不說明白?

    於是,等過完秤,便看著陳貴問道“陳掌櫃,不知你給個什麽價錢?”

    別看都過完秤了,如果價錢不合適,她可是不賣的!

    雖然自己也急於賣錢買糧食,可是,如果三瓜倆棗就把自己打發了,她肯定不幹。

    這些魚可是家裏救命的,不說物超所值,怎麽也得物有所值吧?

    “對不起這位大嫂,是陳某疏忽了。”陳貴似是感覺到了薛一梅在想什麽,溫和的解釋道,“是這樣,通常所有的魚價都一樣,十二文一斤,青蝦??????青蝦因為不多見,稍微貴一些,都是十五文一斤,隻是現在貨源奇缺,價錢就翻倍了,魚二十四文,青蝦三十文,你看,你還滿意嗎?”

    薛一梅一聽,仔細回想了一下這裏大概魚蝦的價錢,知道對方並沒有欺瞞自己,便點頭同意了。

    最後,薛一梅拿到了六百二十四文錢,陳貴讓人一百文一串給串了六串銅錢,還給了一個錢袋,將剩下的零錢連同六串銅錢都裝在了錢袋裏。

    薛一梅將錢袋塞到棉襖裏麵特意縫製的內袋裏,心裏一高興,就問陳貴“陳掌櫃,你們酒樓要豆腐嗎?”

    陳貴有些驚奇的看著她,問“你會做豆腐?”

    薛一梅想說會,可是畢竟還沒做出來,也不知能不能行,就笑道“我就是想問問,咱們鎮上有沒有做豆腐的。”

    陳貴恍然,以為薛一梅想買豆腐,就指點道“咱們鎮上就一家做豆腐的,毛家的豆腐坊遠近聞名,就是我們酒樓也是從毛家進貨。你要想買,就去財神廟胡同打聽一下,好找的很。”

    薛一梅一聽整個鎮子就一家豆腐坊,有些不可置信,忍不住問道“咱們鎮上就一家豆腐坊?”

    想到每次進貨毛家人牛氣衝天、高高在上的樣子,陳貴無奈地笑了笑“是啊,奇貨可居呀,誰讓人家手裏有秘方呢?人家也有牛的資本啊!”

    “怎麽會?做豆腐不是很簡單的嗎?”薛一梅一聽簡直都醉了,這個朝代到底是哪裏呀?在現代眾所周知的技術,到這裏卻被人壟斷了,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簡單?”陳貴看著薛一梅就像看著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人家是有秘方的,據說毛家人傳子不傳女,你以為誰都會做豆腐嗎?”

    “??????”薛一梅這回不吭聲了。

    因為她也不知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豆腐來,看著舅舅他們做豆腐很簡單,誰知裏麵有沒有訣竅?再說,自家也沒有石磨,自己也沒有實驗過,這萬一自己是瞎折騰呢?

    秘方啊,網上的東西是不是真的秘方啊?也是啊,誰家會把自家賺錢的技術嚷的天下皆知,那不成了傻瓜蛋了嗎?

    最後,薛一梅跟陳貴約定了,若是以後能再捕到魚,就給酒樓送過來,就告辭出來了。

    雖然做豆腐這件事對薛一梅是個打擊,但因為賣了這麽多錢,她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現在家裏可是一文錢都沒有的,還外欠著五兩銀子,這個事實曾經讓剛剛穿過來的薛一梅差一點兒崩潰。

    這裏一兩銀子是一千個大錢,家裏連吃的都沒有,眼看就要餓死了,自己也沒別的本事,不懂醫術,更沒有金手指,拿什麽去還這筆巨款?

    好在昨天傅平想出了捕魚的主意,賣了些錢,也不知河裏的魚多不多,若是以後捕魚來賣,哪怕隔一天捕一次魚,家裏不但能吃飽飯,也能慢慢的將欠款還上。

    嘿嘿,今天賣了六百多文錢呢,真的是發財啦!

    薛一梅在街上邊走邊尋找著糧鋪,高興的兩眼放光,不過僅僅高興了一會兒,想到在酒樓聽到的消息,薛一梅就高興不起來了。

    她絞盡腦汁的才想出了一個在四季都可以致富的路子,卻被告知有人已經搶占了市場,不但是獨家經營,貌似勢力還不小,不然東泉盛的掌櫃也不會那麽既無奈又妥協的樣子。

    自己別說還沒做出豆腐來,就算做出來了,自己該賣給誰去?就算有人買,也得擔心毛家人找自己的麻煩。

    不過,豆腐還是得試著做著,就算在鎮裏沒市場,村子裏也可以賣一些。

    畢竟家家戶戶別的糧食缺少,豆子家家都不缺,用豆子換豆腐,應該也能掙些錢吧?

    不過,眼下自己是不可能做豆腐的,沒有石磨拿什麽磨豆汁?

    再說,做豆腐本來也隻是自己的權宜之計,春暖花開之後就得種地了,除了村西那二畝地,家裏前院的那些地自己也得利用起來,好好規劃一下才行。

    薛一梅一路思慮著,走進了位於南大街西端一個叫轆轤把的胡同,裏麵有一間叫”雜糧鋪”的糧鋪,價錢還算公道。

    轆轤把胡同是一個南北小胡同,雜糧鋪在胡同的東麵靠南位置。

    這間糧鋪不算大,隻有直通的兩小間,裏麵五穀雜糧,這個朝代有的糧食幾乎都有,也有各種糧種。

    謝謝親們的推薦票,謝謝親們的支持,歡迎大家對本書提出寶貴意見,麽麽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