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結局(下)

字數:16941   加入書籤

A+A-


    那內侍領著薑明霜到了一處黑燈瞎火的偏殿, 扣了扣門環,立即有人從裏麵把門打開一條縫, 一隻眼睛往門縫外麵瞅了瞅,一張口,是個年輕女人的聲音:“小六,怎麽那麽慢!差點就等不及你!”

    喚作小六的年輕內侍道了聲抱歉。

    那女子把門打開:“快進來......”

    女子這時才看見內侍身後站著的薑明霜, 她身上裹著披風,兜帽遮住發髻上的裝飾, 看不出來身份。

    她氣急敗壞地剜了小六一眼:“這是誰?你相好的?什麽時候還帶個人出來, 你知不知道輕重?”

    小六陪著笑臉:“姊姊,就通融這一回罷。”

    薑明霜默不作聲地看了看那女子, 瞧著裝束應該是宮人。

    女子猶豫了片刻, 搖搖頭道:“罷了罷了,趕緊進來。”

    說著把兩人帶到一間堆雜物的耳室裏,命小六幫她一起把一張臥榻挪開, 蹲在地上屈起手指扣了扣,其中一塊金磚發出空洞的聲響, 那女子道:“就這裏了。”

    兩人把磚起開, 小六用手裏的燈一照,下麵隱隱綽綽是道梯子。

    小六扶著薑明霜先下去,然後對那宮人道:“姊姊也下去吧, 我在這兒守著。”

    宮人搖搖頭:“你去吧,我留這兒,你有武藝, 出了宮萬一遇上什麽事還能支應支應,我跟著去派不上什麽用場。”

    小六看了眼小心翼翼扶著梯子往下爬的薑明霜,對那宮人行了個大禮,低聲道:“姊姊的恩德小六來世再報。”

    宮人蹙著眉看了他一眼:“護好公主。”

    薑明霜順著木梯下到地下,發現裏頭別有洞天。

    小六走在她前頭打燈,把一頭一帶給她牽住:“娘娘,您小心腳下。這條密道通往宮外,小皇子已經走了有一會兒,這會子應該已經上了馬車,您且放寬心,出了宮就好了。”

    薑明霜“嗯”了一聲,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我認得你,你是皇後宮裏的。”

    小六腳步一頓,轉過身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娘娘,奴婢不是有意騙您,奴婢......您信奴婢一回......”

    薑明霜抬眼看了看,那內侍大半張臉藏在黑暗中,看不見他的眼神,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她無端有種熟悉又安心的感覺,不由自主點了點頭——若是他有意要害她,她橫豎也逃不出去。

    小六鬆了一口氣:“娘娘您好走麽?累不累?若是不嫌棄,奴婢背您走罷。”

    “沒事,我能走。”薑明霜推辭道,她想著她的阿寶在前方等著,便不覺絲毫疲累,兩條腿仿佛能永遠這麽走下去。

    ***

    叛軍很快突入宣德殿,司徒鈞最後幾十名侍衛一個個倒下,最後一個死在他麵前,頸上噴湧出的血濺了他一身。

    司徒鈞就在殿門被砸開的前一刻還想象著自己如何臨危不懼——即便是引頸就戮,他也要維持住帝王的威嚴,凜然地將那逆賊怒斥一番。

    可是死亡迫近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侍衛滾燙的血濺在他□□在外的皮膚上,韋氏的尖叫刺得他耳膜生疼,他後退幾步跌坐在地,抬袖抹去臉上的血,像個手足無措的稚童一樣嗚咽起來。

    沒來得及啼哭出聲,一柄大刀架在了他的脖頸上,司徒鈞冷汗淋漓,不敢再吭一聲。

    司徒顏沒有立即將帝後殺死,而是命人將他們送往金墉城關押起來。入宮之後,他立即派人包圍各個宮殿,對照名冊清點人員,很快便有下屬稟報,皇後所出的四公主、膝下三皇子、三皇子生母薑妃並數名內侍、宮人不知所蹤。

    司徒顏有些不悅,但並不十分憂懼,三皇子不過是個不滿周歲的嬰孩,如今大勢已成定局,憑著這點天家血脈又能如何,況且全洛京戒嚴,十二城門緊閉,他們根本逃不出去,隻能找地方藏匿起來,隻需加派人手細細尋查,總能將他們找出來。

    更讓他掛心的是涼州。

    七日後,司徒鈞下罪己詔,禪位於汝南王司徒徵,由世子司徒顏代父領旨。

    司空韋重陽在太極殿主持禪讓大典,擬定寶冊,群臣中隻有鍾禪稱病不出,司徒顏未坐穩江山,礙於鍾家在世家中的地位,終究不敢輕舉妄動,遣黃門去鍾府探視慰問一番便罷了。

    禪位大典之後不出三日,司徒鈞與韋氏在金墉城中雙雙身染時疫暴斃。

    司徒顏雖入主宣德殿,但是涼州一日沒消息,他就一日名不正言不順,這回他先斬後奏私自攻入洛京,若是涼州之事生變,他阿耶必定不會輕饒他,大約不至於要他的命,但是他這世子之位是休想保住了。

    正思忖著,有黃門入內稟報:“啟稟殿下,廣平有八百裏加急密函送到。”

    “呈上來,”司徒顏一邊拆信匣一邊問,“涼州還是沒消息麽......”

    黃門正要回話,隻見主人臉色一變,他的三弟司徒玟在冀州起兵,數日前已經打到廣平,據稱領兵之人是個無名小卒,卻屢戰屢勝,勢如破竹。

    ***

    司徒香不記得自己騎著馬奔馳了多久,她隻覺得兩股火辣辣的疼,揚鞭的手幾乎舉不起來,然而她的心裏有另一種疲憊。

    這一夜的廣平郡星月皎然,她已經能望見兵營黑黢黢的輪廓和星星點點的篝火——自小跟著她阿耶南征北戰,那是她熟悉的景象。

    馬蹄踏過,原野上升起小薊淡淡的香氣,有點似菊,讓她想起洛京的秋日,那時候滿城都是菊花,家家戶戶的園圃中似乎都栽著幾株,她第一次見到薑景義就是在那樣的秋日。

    很快到了壁門,她一拽韁繩,把自己的名刺交給兵士驗過,然後徑直策馬奔向主帳。

    她下了馬,想掀開帳帷去找他興師問罪,卻在距他一步之遙的時候踟躕了,見了他又能怎麽樣呢?質問他為何恩將仇報?她救了他,又幫他隱瞞身份混入阿兄的營中,她現在能狠得下心揭穿他的身份麽?若是狠得下心她也用不著來這兒找他對質了。

    門口的侍衛認得她,上前行禮:“殿下,來尋將軍麽?屬下進去稟報。”

    “將軍歇下了麽?”司徒香問道。

    “半個時辰前才安置。”那侍衛回道。

    “不必稟報了,我......晚些再來。”

    司徒香說著走到帳前,伸手把帳帷撥開一條窄縫,往裏望了一眼。

    帳中一片漆黑,但是她仿佛看見了薑景仁熟悉的睡顏,心中有種得償所願的充實完滿。

    她翻身上馬,出了軍營,任由馬帶著她漫無目的地走著,這回她不急了,馬渴了,把她帶到一條河邊。

    司徒香不知道這是什麽河,她下了馬,牽著韁繩把馬帶到河邊,溫柔地摸摸馬鬃,解下佩刀放在河邊的石頭上,一步步地走進河中央,河水很冷,漸漸漫過她的小腿,膝蓋,腰,脖頸。

    司徒香回頭望了一眼軍營的方向,閉上眼睛沉入這無名的水裏。

    ***

    入涼州以來,衛琇與司徒徵數次交鋒,這是最殘酷的一次。

    兩人都明白,已經到了必須決出勝負的時候。雙方主將親自上陣,戰鼓如雷響徹雲霄,生生把東邊的天空敲開一條裂縫,血色的朝陽映亮了地上的血河。

    衛琇不停地揮刀,整條胳膊都已麻痹,他便將刀換至左手,繼續砍殺。

    這個司徒徵更是早已露出疲態來,一隊親兵將他護在中間。

    突然從背後射來一支冷箭,一名侍衛在千鈞一發之時撲上前來,堪堪以身替他擋住。

    汝南王轉過身去,是他所剩無幾的親信之一。

    侍衛們衝上前去將那謀逆之人製服:“說!是誰派你來的!”

    那人不肯吐露半個字,被侍衛們亂刀砍成了肉醬。

    即便他不說司徒徵也能猜到,他想著把江山拱手讓給兒子,兒子卻迫不及待要立即置他於死地,衰朽疲弱之感突然漫過他全身,讓他不能動彈。

    真的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侍衛的圈子退得越來越小,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他想再殺幾個人,已經殺不動了。司徒徵看著一箭之遙的衛十一郎,一身血汙仍是那麽年輕,那麽幹淨,如同黎明一般輝煌,而他將留在夜裏。

    司徒徵朝著衛琇笑道:“鍾十一娘。”

    衛琇聞言果然臉色一變。

    司徒徵心滿意足,抬劍往脖子上一抹,從馬上栽倒下來。

    ***

    鍾薈腹中的絞痛一下緊似一下,阿棗忙扶她躺下。

    馬車是臨時找的,車廂既狹窄又簡陋,阿棗隻能將大氅與她墊在身下,緊緊握住她的手:“娘子,您忍一忍,待到了安全之處......”

    鍾薈痛得抽了口冷氣,剛想說還能忍一會兒,身下突然一熱,一股熱意湧出來,是破水了。

    大夫交代過,若隻是抽痛還能行動,一旦破水便不能再顛動了。

    鍾薈無奈地摸摸肚子,苦笑道:“你家娘子倒是能忍,這小崽子偏偏忍不得這一時半刻......出來看阿娘怎麽收拾你!棗兒......你同前麵的侍衛說一聲,尋個隱蔽些的......嘶......尋個隱蔽些的地方把車停下......再這麽顛下去我要散架了......”

    阿棗撩開車帷探出頭去,低聲把夫人即將臨盆的事說了。

    侍衛們隻好尋了個地方停下,翻身下馬將馬車圍在中間。

    這時候再去找穩婆和大夫太冒險,阿棗一個沒出嫁的大姑娘束手無策,急出了一頭汗。

    阿杏在外頭嗚嗚直叫,鍾薈在車中聽到她的聲音,對阿棗道:“聽聽她有什麽話說。”

    侍衛把她押到車帷前,取出塞在她口中的帕子。

    “娘子,”阿杏急著道,“我小時候見過我阿娘生我阿弟,你讓我來幫忙,我知錯了娘子......”

    “你還有臉!”阿棗氣得直跳腳,又想衝上去打她。

    鍾薈搖搖頭:“讓她進來罷。”

    鍾薈本以為生孩子大約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的事,誰知破水後過了許久還是沒有動靜,就是隔一會兒痛一陣,肚子裏那小崽子臨到頭似乎又不急著出來了。

    “是這樣兒的,奴婢的阿娘生我阿弟生了一夜呢。”

    阿杏說著拿帕子想替鍾薈掖額頭上的汗,被阿棗劈手奪了過去:“你別動娘子!”

    阿杏隻好訕訕地退到一邊,緊貼著車廂壁跪著。

    也不知過了幾個時辰,東方的天空有些發白了,變成香灰般的顏色。

    鍾薈腹中疼痛越來越頻密,越來越強烈,她幾乎喘不過氣來,冷汗出了一身又一身,衣服早已經浸得透濕。

    “快了快了,”阿杏舉著燈低頭看了看,“娘子再忍忍,馬上就要生了。”

    “外頭的情形如何了?”鍾薈陣痛剛過,聽到砍殺聲似乎離得近了,無力地問道。

    “奴婢去外頭看看......”阿杏把頭探出車外,模模糊糊看見許多黑影靠近過來。

    她連忙拉起帷幔,仿佛一層氈布能將危險擋住。

    侍衛們察覺到危險,紛紛拔刀,呈扇形排開。

    將他們包圍起來的除了司徒徵派來的死士還有百來名前來襲營的士兵。他們拔出兵刃便砍殺過來。雙方人馬立即戰在一處。

    守著鍾薈的侍衛方才打退過幾股襲營的敵兵,死傷慘重。汝南王派來的死士一邊尋找衛夫人的蹤跡一邊應付營中士兵,折損了不少人。

    營中兵士聽到侍衛發出的信號趕來援救,司徒徵的人馬知道越是拖下去他們的勝算便越小,一發凶狠地攻過來,一名侍衛身負重傷,逐漸不敵,司徒徵的死士如一柄尖刀插入人牆中的豁口,轉眼之間便攻到了車前。

    “娘子,您吸口氣憋住,然後使勁,要用巧勁,一氣兒用力到底......”阿杏抹了抹腦門上的汗,“再來,再來一次......娘子別急......”

    鍾薈痛得神思恍惚,抽著冷氣,聲音也發不出來。她眼前模糊一片,連阿棗的臉都看不清了,隻知道用力抓住她的胳膊。

    阿棗胳膊上已經掐得泛青,她忍著痛,握著鍾薈另一隻手:“娘子,加把勁,郎君很快就回來了。”

    阿晏,鍾薈在心裏輕輕喊了一聲,屏住氣一用力。

    “出來了!出來了!娘子!”阿棗帶著哭腔欣喜地喊道,“是個小郎君!”

    阿棗顫抖著手用燈上烤過的匕首割斷臍帶。

    “小郎君,得罪了。”阿杏說著在孩子臀上拍了一下。

    阿餳嘹亮的哭聲響徹雲霄。

    阿杏連忙用鍾薈的衣裳把孩子包起來,抱過去給鍾薈看:“小郎君生得真俊。”

    鍾薈還沒來得及看,一柄利劍穿破車帷,紮進了阿棗左脅。

    鍾薈驚呼一聲,隻見阿棗倒在血泊中,嘶嘶地抽著氣。

    死士一擊得中,抽出劍來將礙事的車帷一刀割斷,原來外頭已經天光大亮,地上橫七豎八全是侍衛和黑衣人的屍體。

    那名死屍背上中了數刀,拚著最後一口氣撲進車廂。

    阿杏沒來得及細想,驚呼一聲“娘子”,用後背擋下一劍。

    劍尖穿透她的身體,那死士想把劍拔出,阿杏用雙手緊緊抓住,看著鍾薈,眼淚不停地往下滾:“娘子......”

    “阿杏,快放手阿杏......傻阿杏......”鍾薈想起身,可是使不出力氣。

    那死士發了狠,用力將劍一絞,抽了出去,抓住阿杏扔出車外。

    鍾薈用胳膊攬住孩子往裏麵藏,她並不怕死,隻是怕護不住孩子,她和阿晏兩個人的孩子,可惜她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孩子長得像誰。

    劍沒有如她料想的那樣刺過來,伴隨著一聲鳴鏑,一支利箭穿過死士的犀甲和皮肉,貫穿心髒。

    鍾薈依稀看到有個熟悉的身影騎著馬向她奔來,像是做夢一樣。

    衛琇翻身下馬,把那死士的屍身掀開,顫抖著聲音喚道:“阿毛。”

    聲音又輕又嘶啞,像是怕吵醒什麽人似的。

    “阿晏,我在這裏,”鍾薈朝他伸了伸手,聲音虛弱,“阿棗和阿杏受傷了,快去叫大夫。”

    “阿寺已經去叫人了,放心。”衛琇彎腰進了車廂,握住妻子的手。

    鍾薈轉過頭,輕輕撫了撫孩子幼小的身體:“這是阿餳。”

    衛琇看見裹在衣裳裏的孩子怔了怔,一瞬間手足無措。

    “這是我們的兒子,”鍾薈笑了笑,“你抱抱他。”

    衛琇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在懷裏,對著那皺巴巴的小臉看了半天。

    孩子不知是餓了還是嫌棄阿耶抱得不舒服,蹙起眉頭張了張嘴,“哇”一聲幹嚎起來。

    “這是我們的阿餳......”衛琇的神情猶如在夢中。

    丁亥之亂之後八年,衛氏第一個孩子出生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年洛京的春到得特別早,二月末的時節,衛府裏已是柳色新新,桃李初綻。

    鍾薈晨起梳妝完畢,對一旁的小婢子阿桃道:“去看看小郎君起來不曾。”

    阿桃不一會兒回來複命:“娘子……小郎君他……”

    鍾薈柳眉一豎,把手中一枚寶相花金鈿扔回奩盒裏,站起身來一捋袖子,對著阿棗道:“這孩子三天不打就皮癢,我去收拾他!”

    說著提起裙子快步往東廂走去。

    衛阿餳蒙著被子睡得正酣,小小的身子弓成隻蝦米。

    乳母小心翼翼地推了推他後背,苦口婆心勸道:“小郎君,醒醒了,今日要走親戚,莫要再睡了……”

    阿餳哼了一聲,還是沒動。

    鍾薈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兒子眠床前,二話不說一掀被子,在阿餳臀上拍了兩下:“起來!”

    這一下沒什麽力道,跟撓癢癢似的,衛阿餳有恃無恐地顛了個身,抬手揉揉眼睛,把眼角揉成了桃花瓣一樣的顏色,眨巴眨巴清白分明的鳳眼,嘟了嘟嘴道:“阿娘,我困……”

    鍾薈一對上這張和衛十一郎幼時一模一樣的臉,頓時就狠不下心了,彎下腰撫了撫他背脊,柔聲勸道:“你三姨母難得回京一次,正盼著呢……”

    衛阿餳眼珠子一轉,摟住他阿娘的脖子:“阿娘我真的困……昨夜阿耶罰我抄書,直抄到外頭老鴰兒叫呢……”

    說著在她臉頰上“吧唧”親了一口:“好阿娘……”

    鍾薈心都快化了:“那至多再睡一刻鍾,你不是最愛去阿舅家麽?難得二舅也在,叫他帶你騎馬。”

    衛阿餳一聽有馬騎,頓時睡意全消,滿懷期待地道:“那大表兄去不去?”

    “你大表兄怎麽好隨便出宮,今日咱們在大舅家住一夜,過兩日同三姨母一塊兒入宮,不就能見到了麽?”鍾薈不等他躺回去,趕緊扯住他,從乳母手裏接過衣裳往他身上套。

    “大表兄都不去有什麽意思!我也不去!”衛阿餳扭得跟扭股糖似的,“就不去就不去!”

    “阿餳乖,”鍾薈哄道,“一會兒你阿耶該下朝回來了……”

    話音剛落,隻聽一個清清冷冷的聲音道:“他不去便罷了。”

    衛琇走進屋裏,涼涼地看了眼兒子,把手搭在鍾薈肩上,“我們走。”

    衛阿餳頓時噤若寒蟬,乖乖地伸出手穿進袖子裏,討好地對衛琇笑了笑:“阿耶您下朝啦?”

    衛琇掀了掀眼皮:“不聽你阿娘的話,今日多抄兩張大字,到了阿舅家也不許懈怠,阿耶昨日教的《滕文公上》融會貫通了麽?若是沒有趕緊補,夜裏阿耶考校你。”

    衛阿餳乖巧得換了個人似的:“知道了,阿耶。”

    衛琇這才微露笑意,在兒子毛茸茸亂糟糟的發頂上薅了一把:“趕緊起來洗漱罷,別叫三姨母他們等急了。”

    鍾薈跟著夫君出了屋子,走到廊下估摸著裏麵聽不見了,這才埋怨道:“衛阿晏,又欺負我兒子!孩子還小,做什麽拘得他這樣!你像他那麽大時話都說不利索呢!”

    “你這阿娘狠不下心,可不就得我做這個壞人,”衛琇與方才判若兩人,眉目間的神色比春風還輕軟,“我何嚐不想多縱容他幾年。”

    他一邊說一邊解下自己的氅衣披在鍾薈肩上:“早晚還有些寒,穿得這樣單薄,隻顧好看。”

    衛家的車駕進了薑府,犢車剛一停穩,衛阿餳就迫不及待地掀開車帷跳了下來,嚇得乳母一身冷汗:“小郎君您慢著點!”

    衛阿餳全忘了剛才在家裏說的話,一進薑府撒開兩條短腿直奔薑老太太的院子。

    他也不要人抱,一氣兒跑進老太太臥房裏,差點把老人家撲倒在地上。

    薑老太太幹脆把拐杖一扔順勢坐在踏上,把他摟在懷裏心肝肉肉兒喚個不停。

    “太婆婆!”衛阿餳知道薑老太太年事高耳朵聾,對著她耳朵大聲道,“我想您想得輾轉反側……就是夜裏睡不著覺。”

    薑老太太也沒怎麽聽清楚,總之就是心花怒放,當即摘下腰裏的碧玉佩塞給他:“你大姨母前些天給我的,快收起來。”

    那玉佩汪著溫潤的綠光,一看就是價值連城的好東西,無奈衛阿餳不識得,他雙手捧著玉佩,規矩地行了個禮:“多謝太婆婆的賞賜,上回的糖棗糕還有麽?”

    薑老太太忙吩咐下人去取。

    鍾薈和三娘子薑明淅並肩走進祖母屋裏時,衛阿餳已經把一碟子棗糕吃完了。

    鍾薈看了眼碟子上的殘渣,無奈地嗔怪道:“又到太婆婆這裏騙糖吃,前些天鬧蟲牙不記得了?”

    “小阿餳,還記得三姨母麽?”薑明淅快步朝他走去,蹲下身把他摟在懷裏,捏捏他的臉,“你小時候我常來你家抱你呢!”

    他們上回見麵是一年半之前薑明淅出嫁的時候,衛阿餳那時候還小,看著三姨母有些陌生,不過他一點也不露怯,勾住薑明淅的脖子,二話不說往她臉上蓋了個濕潤的章,閃著眼睛道:“三姨母最好看,好看的人心也善,好姨母,我阿娘要打罵我,你幫幫我呀!”

    薑明淅笑得差點跌在地上,把他一頓搓揉:“小嘴怎麽那麽甜呢!”

    “好了別鬧你三姨母了,去找你二舅頑兒吧,”鍾薈把孩子打發走,扶著三娘坐到榻上,“有什麽不舒服麽?”

    三娘子撫了撫平坦的小腹:“倒沒覺察出什麽,脾胃也沒什麽變化。”

    她是在回京的半路上發現有孕的,鍾薈得知以後唬了一跳。

    “蘇郎說了......”三娘子說起夫君便微微紅了臉,“家裏在京中有宅子,索性叫人收拾出來住個一年半載,待出了月子再回去,他已經叫人送了信回去,阿舅阿姑都是極和善可親的人,想來不會說什麽。”

    鍾薈喜不自勝:“那就太好了!咱們又可以時常相見了,你有了身子仔細著點,我那兒有個溫補的方子,你拿去叫大夫看看能不能用。”

    又細細叮囑了許多起居飲食的禁忌。

    “阿姊,”三娘子忍不住笑道,“真不愧是做了阿娘的人,嘮叨起來沒個完。”

    鍾薈扯了扯她臉蛋:“還說我,都快當阿娘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

    姊妹倆絮叨了一會兒,三娘子問道:“阿姊你明日有安排麽?我想入宮去看看大姊。”

    “你們昨日夜裏才到,要不歇息兩日再入宮吧?”

    三娘子搖搖頭:“無礙,我也怪想大姊的。”

    當天夜裏鍾薈宿在了薑家,第二日一早,姊妹倆帶著阿餳一起入宮覲見薑太後。

    薑明霜早早在寢殿等著兩個妹妹,恨不能親自出宮門迎接,到隅中總算把人盼了來。

    她著一身正紅的家常衫子,隻隨意綰了個圓髻,身上沒什麽紋飾,卻顯得雍容。

    薑明霜拉著三娘子的手端詳了好一會兒:“嗯,嫁到婆家兩年倒養胖了些,越發可人疼了。”

    “可不是,蘇小郎君快把她疼到肉裏去了。”鍾薈揶揄道。

    宮人搬了繡榻來,薑明霜招呼姊妹倆坐,自己摟著外甥,輕輕地揉著他的小臉蛋,吩咐宮人去拿果子。

    “姨母,大表兄呢?”阿餳兩隻眼睛往四處溜。

    薑明霜故意逗他:“在宣德殿聽太傅講學呢,姨母叫人帶你去找他好不好?”

    衛阿餳把脖子一縮,忙擺擺手:“不了姨母,我就在此處等他吧。”

    那位太傅不是別人,正是他阿耶,再借他兩個膽子也不敢去尋晦氣。

    他吃了一會兒果子,聽了大人們聊了會兒天,抬袖掩著口打了個嗬欠:“大姨母,表兄何時回來呀?”

    薑明霜笑起來:“跟阿竹姊姊去院子裏看小猧子罷。”

    阿餳眼睛一亮:“大姨母,我能抱一隻回去麽?”

    “不能養,二花怕猧子。”鍾薈趕緊阻止。

    “那咱們把二花送走得了,猧子多好玩兒啊。”

    “不成,你阿耶不讓養。”

    衛琇是治他的良方,阿餳頓時不吱聲了。

    不一會兒天子下學,一出宣德殿的大門就忍不住問前來接他的內侍:“阿六,不知衛家表弟到了麽?”

    內侍手裏提著他的書笥,笑著道:“衛小郎君到了有半刻鍾了……殿下莫要著急,慢慢走,仔細著腳下。

    表兄弟倆有程子未見,見了麵兩人都很激動,不過司徒穎大了一歲多,性子也不像衛阿餳那樣跳脫,沒他那麽喜形於色。

    “大表兄,我同你說,昨日二舅帶我騎馬了!”阿餳忍不住炫耀,“要是你在就好啦,不過你是天子,不能隨意出宮……”

    司徒穎聽了也很豔羨,他們表兄弟倆最喜歡的就是二舅,二舅是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但是私底下又溫和又有耐心,會送他們鑲寶石的小彎刀,還會替他們做小弓,給他們講黃沙大漠裏的故事。

    司徒穎有好幾個教射禦的先生,哪個都不及二舅有意思。

    表兄弟倆由內侍陪著去芳林園玩。

    衛阿餳往曲池裏投了幾塊小石子,一尾錦鯉都沒砸中,懊惱地拍了拍手:“大表兄,你既是天子,我阿耶也得聽命於你對吧?”

    司徒穎想了想,覺得這話也不全對,他雖是天子,太傅叫他寫十個大字他也不敢寫八個,但是太傅講過君臣之分,從名分上來說又似乎是這麽回事,他隻好模棱兩可地“唔”了聲。

    衛阿餳喜上眉梢:“好表兄,你能不能下個旨叫我阿耶日日宿在宮裏別回去了?”

    “呃?”司徒穎為難起來,他還不曾親自擬過旨,都是中書郎草擬後交給中書令也就是衛太傅過目,再送呈太後蓋印,太傅有時候會給他講解,但是從頭至尾都不過他的手。

    但是望著表弟期待的眼神,他又不好意思讓他失望:“我且回去試試……”

    “大表兄你應承我了,君無戲言,可不許翻悔。”衛阿餳解決了人生中最大的難題,笑得見牙不見眼。

    兩個孩子難得見一回,大人們也不想拘著他們,薑明霜索性叫宮人把午膳送到園中清涼台。

    孩子們玩了大半日,夕陽西斜的時候,眼皮終於開始往下耷拉,發了一會兒愣,漸漸睜不開眼。

    內侍阿六把他們輕輕抱起來,左右手各一個,扛回太後的寢殿。

    鍾薈忙上去接過衛阿餳抱在懷裏,對大娘子道:“天色也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

    大娘子本想留他們在宮中用晚膳,但是姊妹倆要回去陪祖母,便也不強留,隻連聲道:“多來宮裏瞧我們。”

    把姊妹倆送出殿外,薑明霜回到房內,坐在床邊盯著兒子的睡顏看了許久,阿寶五官長得像她,隻有眉毛有些司徒鈞的影子。

    “娘娘,”阿六小聲道,“時候不早了,奴婢去傳晚膳?”

    薑明霜點點頭:“讓阿寶睡會兒,待晚膳來了再叫醒他。”

    “是。”阿六答應了一聲便往外退。

    薑明霜站起身,繞出屏風,突然叫住他:“阿六。”

    “娘娘還有別的吩咐麽?”

    “阿六,”薑明霜向前走近兩步,“有件事我一直沒問你,那日不是先帝叫你來救我的吧?”

    阿六神色慌亂,撲通一聲跪下來:“娘娘,當日確是先帝命我來找您的......”

    “你不必騙我了。”

    這時候再想起司徒鈞,她心裏隻剩個遠遠的影子,輕若無物,再也不能激起絲毫波瀾。

    “阿六不敢欺瞞娘娘。”阿六心裏著急,重重地磕了兩個頭,“的的確確是先帝派我來的。”

    薑明霜走過去把他扶起來:“你去罷。”

    鍾薈和三娘子姊妹倆坐上犢車,出宮回薑府。

    薑明淅掀開窗帷回望越來越遠的宮門,突然對二姊道:“阿姊,你覺不覺得大姊宮裏那個內侍像一個人?”

    “你說阿六?”

    “不知道為什麽,明明長得一丁點兒也不像,可我看著他老想起阿年表兄,”薑明淅蹙著眉道,“就是覺著像。”

    鍾薈沉默了一會兒:“說起來也有好久沒見著表兄表嫂了,難得你也在京中,回去同阿兄說一聲,請他們來小住幾日。”

    “嗯。”薑明淅點點頭。

    司徒穎醒來用過晚膳,回書房憋了兩個時辰,終於不負表弟所托,擬了他一生中的第一道聖旨,此時距他親政還有近十年。

    第二日衛阿餳捱了有生以來第一頓打,下手的是他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