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送一把傘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曾經的李子冀也是未來,隻不過現在他成了現在。
這場雪從臨近傍晚的時候開始下起,持續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晌午,伴著東方木和周郎童,以及數百位儒山弟子漸行漸遠的身影方才慢慢停下。
“此一別,再見之日或許不遠,可想要再回長安,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李子冀站在城外小亭注視著遠方,在他身後不僅僅是跟著王風和果果,還有不少長安城的學子得知消息之後也自發前來相送。
這幾年儒山弟子和長安學子相處的其實很融洽。
雖然大多數時間都是互相比試切磋,凡事非要爭個高低,可這種競爭是良性的,尤其當李子冀殺死墨影之後,雙方在一定時間裏雖然都是劍拔弩張,可當這道坎慢慢邁過去,反倒是親近了不少。
儒山弟子慢慢覺得墨影的死無法動搖李子冀在他們心目之中的地位,所以看開了。
長安學子覺得儒山弟子明白是非,值得交心,所以態度溫和了。
雙方在亦敵亦友之下慢慢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如今驟然分別,自當前來相送。
在城外小亭此處分別前,光是送別詩就做了數百首之多。
李子冀微微搖頭,儒山接連發生變故,其餘儒山弟子或許不會有太多限製,可如東方木和周郎童這種,再想不遠萬裏來到長安住上幾年,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許多長安學子對著李子冀行禮之後便轉身離去,三三兩兩湊到一起還在感慨著此次離別,今日之後的天香閣,想來會冷清不少。
李子冀在走到城門之前的時候卻是停下了腳步,因為他看見穿著一身尊貴王服的虞子期正站在城門處等待著他。
“你們先回去。”
李子冀對著王風和果果兩個人吩咐了一句,隨即走到虞子期麵前停下。
王風二人自然不會打擾,對著不遠處的虞子期行了一禮後便邁步離開,這幾年雖然總是與周郎童吵架,可年輕人之間的情誼還是深厚的,分別心裏也不是滋味。
雪方停。
地麵積了厚厚一層,已經被來往出入長安城的無數人踩的參差不齊。
“雪停了還要撐傘?”
李子冀看著虞子期手裏撐著的紙傘,笑著說道。
他和虞子期之間的交情不算太深,可二人的立場始終都是一樣的,自然算是朋友,再加上他們在聖朝的身份,可以說雖然沒有太過深厚的交情,但彼此之間卻是能夠完全信任的。
虞子期道:“跟你學的,難道不覺得頗為優雅嗎?”
李子冀攤開了自己幹幹淨淨的雙手:“我現在已經很少撐傘了。”
虞子期覺得很是遺憾:“那是因為你想的太多。”
一個人在雪中撐傘是需要雅興的,而一個經常在雪中撐傘的人忽然之間不再撐傘,是因為他不得已放棄了自己的雅興。
李子冀覺得這話很有意思:“昨天在舊院門外的石階上,我還在教導周郎童不必想得太多。”
虞子期看著他:“每個人都懂得很多道理,可懂得卻並不代表能夠做到的,人們都知道不該讓現在的自己擔當未來的責任,可未來是注定會到的,如何能真的不擔心?我記得這話也是你自己當初就說過的。”
李子冀說過很多話。
他承認這的確是出自他的口中。
虞子期淡淡道:“你知道道理,也知道該怎麽做,可心裏難免還存有躊躇,這是必然的,普天之下除了崔文若之外,我再也沒有看見第二個人心中是毫無疑慮的。”
李子冀承認這句話,自嘲道:“如果我現在去墓林,想必是走不出來的。”
虞子期道:“我倒覺得這些都不重要。”
李子冀看著他。
虞子期道:“無論你是看開也好,憂慮也好,未來都是注定會到來的,或許你認為心態不同迎接困境所取得成就也就不同。”
李子冀問道:“這難道不對嗎?”
虞子期忽然輕笑一聲:“這當然對,但這僅僅是針對我們這些人,對你無用,因為你無論是一往無前還是有所憂慮,在真正付諸行動的時候都不會被影響,你並不迷惘,隻是即將觸碰蒼穹頂點,而略有些多愁善感罷了。”
“所以?”
虞子期一隻手撐著傘,另外一隻手抬起朝著李子冀遞了過去,道:“我隻是來送你一把傘而已。”
李子冀這才注意到,原來虞子期另外一隻手裏,拿著的也是一把紙傘。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開懷一笑,接過紙傘打開撐在了頭頂。
“六師兄說的沒錯,你會是一個好皇帝。”
他承認這一點。
虞子期很少會離開長安城,可他卻有著自己獨到睿智的目光,去敏銳的洞察到了李子冀心態上的變化。
這種變化並非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僅僅隻是他回到長安城之後,得知儒聖將隕,再加上自己距離六境越來越近而生出躊躇的複雜情緒。
持續不了多久,過些天想來就會豁然開朗。
而且正如虞子期所言,這種情緒其實也影響不到什麽,世上每個人每一天都會生出許多情緒,哪有人能永遠保持平靜的?
“你來找我,應該不會是小事。”
李子冀問道。
虞子期點了點頭,伸出了三根手指:“有三件事。”
李子冀微微一笑:“聽起來還真不少。”
虞子期放下了一根手指:“第一件事已經做完了。”
李子冀握著手中的紙傘,知曉這第一件事就是送他一把傘,提醒其不要因為龐大的事情而忘卻曾經的點滴。
類似於雪中撐傘這種偶有雅興的小事,其實累積到一起方才塑造了如今的李子冀。
隻不過李子冀現在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去做過曾經那些點滴的小事了。
踏足六境就意味著他可以觸碰七境,到了真正意義上能夠影響世界未來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現在的情緒。
虞子期這把傘送的,恰到妙處。
“第二件事也很簡單,想請你幫忙治好我父親的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