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菩提樹

字數:3953   加入書籤

A+A-


    道門之主當初並沒有下定決心。
    隻是道子堅持如此做,他便也沒有再反對。
    道觀後麵的菜園裏,猛虎已經咬死了鹿,叼著幾個縱躍就離開了這裏。
    “你到底還是沒有救那頭鹿。”道門之主忽然說道。
    李子冀心裏沒有因此有什麽動搖,隻是瞥了一眼猛虎消失的方向,淡淡道:“物競天擇是規矩,但人命不是。”
    野獸終究隻是野獸,有智慧和無智慧,是完全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道門之主笑了笑,沒再說話。
    李子冀也沒再說話,因為他已經看見了道子從道觀後麵走出來,剛剛道子就在菜園子裏麵澆地。
    “想看道經嗎?”
    道子將手裏的木桶放下,甩了甩沾著水珠的雙手,對著李子冀問道。
    被存放在道門聖地的道經,其中蘊含著無數道理和機遇,任何人有這樣的機會都是不會錯過的。
    李子冀卻輕輕搖頭:“不必了。”
    他如今已經不需要再去看這些。
    道子點了點頭,引著他開始登山,二人一前一後,在通往菩提山巔的石階上走的並不快。
    李子冀與道子相見的次數並不多,比佛子還要少些,也不像和佛子那般的君子之交,他想著二人初次見麵的時候,道:“你現在看起來要正常許多。”
    這話算是有些冒犯。
    道子自然不在意,他反而承認:“我現在的確要比當年正常許多。”
    當年的他,是個瘋子。
    李子冀問道:“為什麽?”
    一個人發生改變,一定是有原因在其中的。
    道子沒有回頭,自顧自走在前麵:“因為當年沒有希望,而現在有了希望。”
    當年道子離開清一觀,在世上看不見什麽希望,知曉世界周而複始,輪回不停,所謂拯救世界,其實就是不停殺人收割。
    也就是所謂的,拯救就是毀滅。
    他有救世的心思,卻無法改變這救世的辦法,所以他痛苦,他掙紮,他無力,他成了一個瘋癲的道子。
    入世之後,他去尋了顧春秋,去見了李子冀,親自接觸和試探了這兩個人,從那以後,道子覺得這世界或許還有新的希望。
    再到如今,李子冀真的有可能走出一條不同以往,完全治本的道路。
    他欣喜,他欣慰,他放鬆,他支持。
    當有了希望在眼前的時候,自然就不會再如當年一樣瘋魔。
    李子冀笑道:“我隻希望你不會再變成一個瘋子。”
    道子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淡淡道:“我也希望。”
    ......
    菩提山很高,傳聞除了道門的人之外,再也沒有其餘勢力的人走進過這座山,更遑論能夠登頂。
    這條石階一直向上,筆直沒有一點曲折,卻更加顯得漫長,仿佛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道路。
    李子冀能夠感受到山林裏的清涼,仿佛山下的悶熱都已經被樹林吸收,他還看見了先前在菜園叼走鹿的那頭猛虎,正匍匐在一塊巨大的石台上,用充滿了獸性的眸子盯著他們兩個。
    菩提山似乎有一種能夠遮掩氣息的封印存在,導致這頭老虎以為他們兩個隻不過是普通人。
    若非剛剛才吃下一頭鹿,想必這時候已經朝他們撲過來了。
    行走在漫長的路上,沉默了許久之後,道子又忽然開口詢問:“你知道這座山為什麽叫菩提山嗎?”
    李子冀道:“世人說,因為這座山上有一棵菩提樹,所以才得名菩提山。”
    道子點點頭:“這麽說也不無道理,李縣侯自己怎麽認為?”
    李子冀道:“所謂菩提,意為覺悟,智慧,是一種讓人開悟,通達真理的境界,自從走進這座山後,我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越來越靜,一陣風聽在耳中,一片落葉跌在眼前,都似乎有種新的感悟。”
    這種感覺,其實他在山腳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隻是現在伴隨著登山越來越高,這種心靜的感覺也就越來越明顯。
    道子說:“菩提就是這個意思,所謂菩提山,其實本意是希望世上每個人都能通達真理,用你的話來說,就是希望成為一個理想國。”
    李子冀道:“據我所知,菩提山似乎不允許外人進來。”
    不允許人進來,又如何得悟呢?
    道子回答道:“理想國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所謂菩提,也不可能真的人人得悟。”
    菩提山更像是一種象征,它就佇立在這裏,傳達著希望人人通達的美好,實際上卻好似空中樓閣,夢幻泡影。
    道子聲音平靜:“有緣者得悟,就是如此了。”
    李子冀有些好奇:“所謂有緣者,如何判定?”
    道子語氣從容:“我要糾正你一件事。”
    李子冀靜靜聽著。
    道子:“菩提山其實從來沒有真正禁止過外人進來。”
    李子冀一怔。
    道子解釋道:“隻是因為這裏是道門的聖地,所以天然被認為外人不可來,久而久之,全世界都這麽認為,實際上道門從未說過這樣的話。”
    李子冀回憶著,發現似乎的確如此,天山門會談那天,當道子邀請他來到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其餘眾勢力所討論的也都是驚訝。
    因為道門素來疏離冷漠,所以讓世人敬而遠之,尤其是道門聖地這樣的地方更是鮮少有人敢冒犯,哪有人還會生出拜訪的心思?
    久而久之,越來越少有人前來,慢慢的,世上自然就有了菩提山禁止外人前往的傳聞。
    李子冀忽然明白:“所以隻要是敢來這裏的人,都是有緣者?”
    道子說道:“敢來這裏的人,要麽實力高絕,要麽心性出色,自然會有所收獲。”
    沒錯,也隻有這兩種人,才敢不去理會道門聖地拒絕外人來此的傳聞,才敢來到這菩提山。
    這無形中就是一種篩選。
    就像琉璃宗掌教,實力不可謂不強,但他一定生不出來菩提山的心思。
    可換做純陽宗掌教,換做宋帥,換做顏先生,換做二師兄,他們若是想要來此,就一定會來,這就是無形之中的差別。
    石階越來越短了,道子的腳步也逐漸停下。
    李子冀抬頭看去,一棵菩提山,正在自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