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二)
字數:4833 加入書籤
“洛陽”距離“衛崗鄉”不過數十裏,快馬加鞭不消半日即可抵達。
高遠並未去找尋謝岩,而是直接進了學堂,在他看來,李績提到“軍事興趣班”決不會是無的放矢,定有緣故。
許恢怎麽也想不到,“兵部左侍郎”高遠竟然會來向自己詢問“軍略”,且明確說了可以給幾天時間。攫欝攫欝
許恢覺得,這也太奇怪了些,難道朝中那麽多大將軍都是擺設不成嗎?
不管能不能想得通,事,推辭不了,畢竟高遠主持學堂時對許恢諸多關照。
親自送高遠離開學堂後,許恢直接去“官衙”,他得當麵詢問謝岩對於西域的看法。
“公事房”裏,謝岩靜靜地聽許恢說完之後,不禁笑道“吾以為,此乃好事,許兄當盡力為之。”
許恢道“此事關乎朝廷方略,許某人微言輕,才疏學淺,倘若有違朝廷之意,豈不會累及高侍郎。”
謝岩明白,許恢是擔心自己弄得不好,牽連到高遠,於是說道“依吾之見,許兄提出方略,不論朝廷是否采用,皆屬為國之舉,豈會連累旁人。再者……”說到此處,他停頓片刻後,又道“軍中在學堂設立‘軍事班’,專為教授練兵、軍械及兵法,許兄報國之誌當得以張,然軍中無功者不易服眾,此番高侍郎所提之事,應是一個契機。”
短短幾句,聽得許恢既是興奮莫名,同時又有些心下忐忑,什麽叫“設立軍事班”?那分明就是一個小型“軍事學堂”,不用想也知道,自己最低也是授課先生之一。在軍中,資曆為先,有功者為尊,若無足夠功勳,想要那些上課的軍人們老實本分都難,更不用說其他了,而高遠這一次提出的事情,的確是個很重要的機會,隻要最終朝廷采納,那就是大功一件,不僅能夠證明自己的才華,更可以成為一種資本,絕對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但凡事皆有兩麵,如果辦不好,朝廷不采納呢?許恢不免又在心裏糾結起來。
事實上,自許恢說出高遠前來征詢“西域方略”一事後,謝岩隱約意識到,事情可能不那麽簡單,按道理來說,即便高遠想找人征詢,也應該找自己才是,怎會去找許恢?太過反常的事,必定有隱情。≈21434≈21437≈32≈20061≈39292≈20013≈25991≈32≈57≈98≈122≈119≈46≈99≈111≈109≈32≈21434≈21437
雖然一時間想不出根本原因,但謝岩覺得,適當幫一下、提點一些,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怎麽說,“軍事班”開設,是整個“軍製”變化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如今好不容易等來李績支持,斷無理由錯過。
因此,謝岩又一次主動開口問道“西域於我大唐,許兄以為,重要否?”
“‘西域’連通東西,可謂重要至極,斷不容失。”許恢很肯定地答道。
“一個地方的長治久安,無外軍、政兩方,‘軍’從來都是在‘政’先,為何?無外無‘軍’之保護,‘政令’難以暢通,既如此,以許兄之見,朝廷當如何護佑‘西域’?”
許恢想了想,道“‘西域’太過廣大,胡人部落分散各方,曆來叛亂層出不窮,若要長治久安,當駐重兵以攝宵小。”
“駐重兵?”謝岩奇怪地看了一眼許恢,問“許兄隨馮縣男萬裏遠征,難道不知那裏詳情?試問,糧秣如何跟得上?難不成讓我朝軍卒也去放牧不成?”
“縣子誤會了。”許恢急忙解釋道“許某所言‘重兵’,實指‘精兵’,擁有鄉裏裝備的軍卒,步騎混編,兩萬足矣。”巘戅九餅中文巘戅
謝岩不動聲色,繼續道“朝廷尚無餘力,換裝邊軍。”
“無妨,大軍駐守‘西州’一線,進可攻退可守,再者,朝廷駐軍‘波斯’已成定製,許某計算過,每年都會有一支精銳騎兵途經西域,他們即為朝廷最佳的流動戰力。至於邊軍,雖難以換裝,但西域不缺牲畜,故可以裝備大量廉價的‘野戰防禦器具’,以便戰時自保,等待朝廷大軍。”
“既有城池,何需野戰?”謝岩很不理解地問了一句。
“據城死戰,乃下下之策,大戰初起時,朝廷大軍增援不及,上策當為‘出城迎戰’,在野外鉗製敵軍兵力,西域之地,無險可守,故以往難以實施,如今不同,隻要物資足夠,野外同樣可以堅守,一支千人小隊。即是一座小城,以胡人蠻夷之戰力,不付出巨大的代價,決計難越一步!”
“說得好!”謝岩很是讚同地點了點頭,跟著道“僅以‘軍略’而言,許兄謀劃足矣,若再輔以其他,當可以呈高侍郎。”
“其他?”許恢愣了一下,以帶有明顯不解的眼神,看向謝岩,同時問道。
“故紙堆中,定有答案。”謝岩如此一說,還真不是“賣關子”,對於前漢經略西域的具體做法,他僅有一個大概印象,所以隻能作出點提示而已。
強大的國力,勇猛的戰士,加以靈活多變的手段,那才是真正統治西域的最好“策略”,盡管謝岩從來沒有專門思考的這個問題,但是他知道,大漢王朝直到國力衰弱的末期才失去對西域的控製,那麽,在此之前,定然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做法,所以他給出了“提示”,就是希望許恢能夠從中汲取經驗,從而給朝廷呈報一個最實用的“策略”。
許恢並不笨,他回去以後很快便琢磨出了謝岩的意思,隻是他讀書不多,實在不知從何入手。
好在,許恢身在“皇家衛崗學堂”,又是“軍事興趣班”的先生,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容易可以去詢問旁人,甚至是那些飽讀詩書的學生們……
很快,“軍事興趣班”全體學子們都知道了朝廷“征詢策略”一事,於是所有人都拿出了無比高漲的熱情,開始翻閱典籍,提出設想……
人多的優勢再次體現了出來,許恢個人的構想,在參與學子們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而對於前朝往事所知甚少的缺憾,在學子們的查閱之下,逐漸得到補充,完善,慢慢的,一個完整的“大唐經略西域策書”——成了!
幾天後,高遠拿到了許恢親自送到府中的“策略文書”,先是仔細閱看,而後又作了詳細詢問,待徹底了解文中思想及內容後,終於覺得沒找錯人,可以向皇帝交差了。
兩日後,即“十日期限”的最後一天,高遠於朝會之上,當殿呈上奏疏。
李治當時並未細看,而是於散朝後,召集眾宰相及“兵部”官員連同軍方的幾名大將軍齊聚“貞觀殿”。攫欝攫欝
一番禮儀之後,李治開口道“高卿家不妨直說‘經略西域之策’,也好讓眾卿共參一二。”≈21434≈21437≈32≈36861≈21727≈25991≈23398≈32≈122≈104≈117≈105≈121≈111≈46≈99≈111≈109≈32≈21434≈21437
高遠聞言不敢怠慢,起身緩緩而道……
許恢在擬定的“大唐經略西域策書”當中,提出了三條建議,其一,在西域原有駐軍近四萬的基礎上,大幅度消減五成,僅保留一萬五千步卒和五千騎兵,主要駐守在“西州”附近;其二,充分利用“大唐駐守波斯”的一千精銳騎兵,讓這支軍隊在來、去之時,分走南北兩條路,以最大限度覆蓋西域疆域,以便威懾不臣;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即發生大規模戰事或者叛亂時,對忠於朝廷部落的出戰方式,從“征召製”向“雇請製”改變。
“征召”忠於朝廷的部落出戰,是中原王朝常用的手段,基本上是無償的,唯有打了勝仗,才可以瓜分到戰場繳獲;而“雇請”,實際就是花錢請人打仗,後世有一個專有名詞——雇傭兵。
高遠還就“雇請製”專門做了解釋,即因為是花錢雇的,所以軍隊的指揮權就得交由大唐將領,如此可改變以往部落首領率軍出戰時,因考慮自身利益過多,經常發生作戰不力等情況,致使貽誤戰機,嚴重時甚至發生臨陣脫逃等情況。
高遠是說完了,可整個大殿內,那是一片沉寂,任誰也聽出來——所謂“雇請”,實則是花錢“購買”胡人部落的“軍事指揮權”,可是,這麽重要且寶貴的東西,人家會“賣”嗎?巘戅追喲文學巘戅
當有人提出此疑問時,高遠給出了一個答案——不接受者,視為叛逆,當誅之!
此言一出,群臣震驚,唯有大唐皇帝李治,嘴角上揚,無言地笑了一下。
李治記得清楚,當日與李績、謝岩論及“軍製”時,兩位最信任的臣子皆認可一個觀點,那就是以大唐如今的強盛,完全采用“強漢”的做法,對於一切“不尊號令”的蠻夷,皆可以武力威服!而眼前的高遠,顯然也是接受了這種思想,並提出了直接具體的方法,當然,總體沒有超出“恩威並施”的範疇罷了。
李治高高在上,沒有對高遠提出的“策略”發出一句話,僅僅在臣子們表述各自看法後,淡淡說了一句“高卿家所提‘策略’,事關重大,眾卿不妨細加參詳,明日朝會再做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