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線大餐(下)

字數:373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鐵十字 !
    1944型編製與1943型編製在邏輯體係上是一脈相承的,都強調按照“4團6營8連製”的核心原則構建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這種大師製(整編師)的編組情況從理論上來說兵力和技術裝備偏龐大,對一般國家而言玩不轉,對指揮能力要求更是極高。但卻符合德軍不設軍一級指揮機構的情況,也與今後實際作戰要求相一致。裝備雖然多了點,但對擁有近乎整個歐洲,總動員體係已達到較高水平的德國來說,無非就是個數字罷了,至於指揮能力這東西,現在德國有世界最好的陸戰指揮官,完全不在話下。
    在見識了美帝裝甲師的豪華編製(以美國第二裝甲師為例,滿編時擁有228輛中型坦克、114輛輕型坦克、595輛坦克\坦殲,另有156輛裝甲車、100多門75mm口徑以上的各式火炮和2000多輛各型軍車)後,德軍也嚇了一跳,雖然大家不認為美帝裝甲師的戰鬥力如何,但在裝備上不甘落後的德軍總參謀部肯定要捍衛世界第一陸軍的榮譽——德國主力裝甲師就該吊打世界各國,打平手都是恥辱!
    於是就在1943型基礎上推出了空前絕後的1944型裝甲師,構成裝甲師作戰核心一共4個團,包括1個裝甲團,2個裝甲擲彈兵師和1個裝甲炮兵團,每團下設4個營,整體達到4營16連的規模。另外師部直屬部隊還包括6個獨立營和8個獨立連,6營分別是:裝甲偵察營、裝甲工兵營、裝甲通訊營、野戰維修營、裝甲防空營和醫療營,8連分別包括:指揮連、教導連、警衛連、憲兵連、軍需連(負責衣食住行類)、軍樂隊、補給連(負責彈藥類)和運輸連。
    與1943型相比,1944型減少了摩托化輜重營,將其直接納入各一線作戰部隊直屬序列,而又將維修連升級為野戰維修營,強化了戰地保障功能,至於教導連主要是培養新一批骨幹軍官的,特別是中尉升上尉、上尉升少校這一級特別重要。
    裝甲團4個營中包括1個重裝甲營(虎式,54輛)、3個中型裝甲營(豹式,每營76輛),合計坦克總數290輛(4個裝甲營合計282輛,團部8輛);裝甲擲彈兵營從上到下都是個步兵營搭配一個火力營,每營3個步兵連搭配一個火力連,步兵全員搭載裝甲車(1個班搭乘2輛s抵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火力營包括2個連的黃蜂自行火炮、1個連的希姆萊管風琴和1個連旋風自行高炮(人員殺傷為主,輔助防空)。
    說起黃蜂自行火炮還有件趣事,曆史上希特勒不喜歡黃蜂這個單詞,最後硬生生改為sdkfz.124自行榴彈炮,但霍夫曼對此顯然不介意,不過在他的命令下,2號底盤早就停產了,所以德軍的黃蜂自行火炮是以38t為底盤的105mm自行榴彈炮,當初還在38t地盤基礎上開發過蟋蟀自行火炮,雖然蟋蟀的火力比黃蜂要猛,但超重的蟋蟀的機動性不太好,故障率也偏高,所以最後還是全部改成黃蜂。
    為突出火力並兼顧靈活機動,裝甲炮兵團相比普通炮兵團大幅度減少了拖曳式火炮,主要火力包括2個重型炮兵營(150mm的灰熊自行火炮),灰熊是用4號底盤生產出來的,霍夫曼對4號坦克殲擊車很不看好,所以4號坦殲從未列裝,利用4號底盤改裝的隻有灰熊(自行榴彈炮)、旋風(4門20mm自行高射炮)。
    本來基於4號底盤的還有37mm東風自行高炮,但試驗後發現遠不如球型閃電,於是東風也被施佩爾毫不猶豫地地砍掉了。除基於2、/4混合底盤的自行火炮如犀牛等幹脆就沒製造隻停留在圖紙上,至於原本基於t-34底盤的野蜂後來也被拿掉了。雖然少了很多樂趣,但對減少裝備複雜性是有巨大好處的。
    裝甲炮兵團另外兩個營一個是88mm高射炮營(88炮上打飛機下打坦克,即便不能自行化也隻有忍了);1個營突擊者(以t-34為底盤的88mm坦克殲擊車,72輛)。
    這樣算下來之後,整編後的1944型裝甲師總人數在2.25萬人左右,擁有62輛坦克\坦殲之外,在師直屬部隊還有16輛坦克),200餘門自行火炮,近800輛各類型半履帶裝甲車。為保障如此龐大的機械化裝備運轉,整個師配備了2800多輛歐洲標準卡車。
    軍需總監施蒙特中將(因為有力地保障了東線物資供應和調度,1944年初他晉升為中將)詳細給這種裝甲師計算過價格和成本:一個1944型裝甲師的整套編製光裝備費就相當於4條提爾匹茨號,如果論每天的油料消耗,大約是16條提爾匹茨——後者一天至少消耗燃油300噸,而這樣一個裝甲師要開動起來沒5000噸油料想都別想(每天按150公裏的推進極限),如果是作戰,至少要翻一倍甚至更多。
    他得出一個結論,武裝這種部隊單從經濟上看絕對是不劃算的。仗著是元首的親信和首席副官,他偷偷摸摸把該結論告訴了霍夫曼,認為與其堆積所有最高級、最優秀的裝備打造超級部隊,不如給一般部隊多發一點其他裝備,比如少生產一點虎式而給普通步兵多裝備一批3號突擊炮。
    “我清楚您的結論,如果是戰爭初期甚至戰事膠著時期,我肯定會采納您的建議。但您要清楚,在戰爭即將落下帷幕或者說一個區域戰場即將終結之際,我拿出這些武器和裝備,打造如此精銳的部隊是有其他用意的。”霍夫曼解釋道,“我不僅要著眼於解決布爾什維克問題,還要用這種部隊去恐嚇美國佬,讓他們知道,他們與我們打是永遠打不過的。”
    “這個……很難理解。”施蒙特撓了撓頭皮,“美國比我們有錢的多,拚消耗他們拚得起。”
    “但拚人命他們卻拚不起。”霍夫曼微微一笑,“我拿出10個1944型裝甲師在西線,美國人如果用一般裝備的話為此要死多少人?20萬?30萬?50萬?現在美軍的陣亡可能還不到50萬,如果再讓他們多死50萬,您覺得怎麽樣?”
    施蒙特沉默了,他不敢保證再死50萬美國會不會退出戰爭,但至少可以擔保美國政府一定會更加威風掃地。
    “為壓倒我們這10個1944型裝甲師同時又不想死很多人,美國人就必須準備更好、更高級、更耗費資源和金錢的部隊,至少他們那種裝甲師得再來一打吧?”霍夫曼笑道,“中世紀的戰爭經濟您一定很清楚,養一支1000人的重裝騎兵耗費大過10萬普通步兵,可君主們隻要有實力,一定是選重裝騎兵,為什麽?這就是威懾力,告訴周圍宵小讓他們知道與我作對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他們的裝甲師打不過我們的……”施蒙特搖搖頭,“而且數量也不多,聽黨衛軍美國師的人介紹說目前隻有5-6個,不過他們的普通師倒是裝備程度比我們好。”
    “等對蘇的最後一仗打完,您認為美國人還有多少勇氣來登陸打我們?他要拿出更強的實力和更好的裝備吧?這樣我們就爭取了時間,爭取了統合歐洲,提升實力的時間。”霍夫曼笑笑,“將來東線戰事結束,我們也不必保留如此龐大的軍隊,如果要震懾歐洲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您認為留10個1944型裝甲師好還是留20個普通師好?”
    施蒙特點點頭,表示接受了這種觀點。
    霍夫曼隻簡單打了個比方,他實際上並沒有告訴對方未來軍事革命的發展方向,裝備一定是向越來越精良、越來越貴重的方向發展,數量也肯定急劇衰減,類似二戰這種動不動成千上萬的重裝備再也沒有了,在擁有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個百來架四代機、五代機、上千輛主戰坦克足夠一個國家稱王稱霸了,沒見到曾經縱橫四海,戰列艦要用打來計算的皇家海軍到20世紀出頭連一打軍艦都快湊不齊了麽?
    現在其他裝備和人員都沒有問題,唯獨豹式坦克產量拖了後腿——即便把所有新生產出來的豹式都往這塞還不夠換裝的,不過施佩爾信誓旦旦保證了,5月中旬一定能拿出足夠部隊使用的豹式坦克。有了如此肯定的答案,霍夫曼和古德裏安對此就不著急了,4月份高加索平原還有個春季泥濘期過程,而且紅軍銳氣還沒完全消耗殆盡,需要裏海集團軍群繼續磨一磨,到了6月份,雷神之錘會告訴俄國人“絕望”二字該怎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