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八百裏加急

字數:5141   加入書籤

A+A-


    若有若無的呼喊聲。

    雖然因為距離稍遠,再加上有馬蹄聲在中間摻雜的緣故,讓傳過來的聲音不那麽清晰。

    但是通過這僅僅能聽到的幾個字眼,守城的兵丁們還是快速辨識出,遠處前來的乃是派送八百裏加急的驛卒。

    一想到這裏,原本還是一副慵懶模樣的兵丁們,瞬間來了精神。

    幾人迅速停下檢查的同時,衝著麵前排隊的百姓大聲呼喝道:

    “所有人,靠著城門一側站好,讓出通道,有八百裏加急進京!”

    另一邊。

    其餘幾名兵丁也沒有閑著,快速將之前阻攔百姓進入城門的拒馬等物搬離,清出通道好讓這派送八百裏加急的驛卒進入。

    而且,這還不算晚。

    幾人在做完這一切後,又有人快速跑入城門之中,衝著城中那不斷走來走去的百姓呼喝道:

    “有八百裏加急進京,所有人避讓!避讓!”

    話音剛落。

    一陣奔馳的馬蹄聲,在他的身後響了起來。

    緊接著。

    一匹快馬就從他的身邊穿過,朝著京師裏麵奔去。

    所有人都被眼見這突然發生的一幕驚到,而順利完成疏通任務的幾名兵丁,則是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要知道。

    這八百裏加急,任何人不得阻攔。

    而類似他們這種城門執勤的所在,更是要給這八百裏加急提供最大的便利。

    如今,伴隨著驛卒的疾馳離去,緊張的心情也終於可以放鬆起來。

    與此同時。

    伴隨著驛卒的離去,城門口又恢複成了之前的樣子。

    負責此處城門的百戶過來問詢一聲,確認他們做的都很到位後,鬆了一口氣的同時,轉身朝著一旁的班房行去。

    而因為這突然發生的一幕,也讓那原本安靜排隊的人群,憑空多了一些談資。

    認識的,不認識的,紛紛私下議論打聽可能發生了什麽事情,畢竟這八百裏加急可和尋常的驛卒不同,沒有大事發生的話,根本不至於動用八百裏加急,可一旦動用,那就肯定有大事發生,猜不到具體內情的百姓們,心中也是惶恐不安,不知道今日進京的這個八百裏加急,所帶來的到底是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壞消息。

    ……

    另一邊。

    派送八百裏加急的驛卒,在京師的街道之中快速奔馳。

    在通過正陽門之後,順著棋牌街終於來到了內閣衙門的所在。

    緊接著。

    他驅使著駿馬跑到了內閣衙門的門前。

    一聲八百裏加急,就是此處的門房,也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刹那間。

    內閣之中一陣人仰馬翻。

    八百裏加急!

    這可是八百裏加急!

    所有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根本不敢耽擱。

    而相鄰的幾處衙門門房,在聽聞到有八百裏加急到來後,更是紛紛朝著自家尚書的所在奔去。

    八百裏加急!

    這代表的就是刻不容緩,代表的就是有大事發生。

    也正是因為明白這八百裏加急所代表的特殊含義,每個人都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片刻之後。

    劉健和李東陽兩人聞訊趕來,其他幾部尚書也是尾隨而至。

    所有人一臉緊張的看著風塵仆仆的驛卒,心中忐忑不安之餘,根本不敢胡亂出言。

    而與此同時。

    驛卒在聽到門房介紹,正對麵這兩人就是兩位閣老後,輕輕鬆了一口氣的他,快速解下身後背著的布包,一邊跪地的同時,一邊將布包高高舉起,道:

    “稟告兩位閣老,大同總兵官王勳差遣卑職送敵酋頭顱入京,請兩位閣老轉交殿下,告知殿下大同邊軍已經順利完成殲滅逃敵的任務!”

    轟!

    驛卒的一句高喝。

    仿若是一道驚雷,在這院落之中炸響。

    劉健不用多說,李東陽在昨夜,也從劉健的口中得知到了王勳率兵追擊逃兵的事情。

    但即便這樣,兩位閣老也因為驛卒的那句‘敵酋頭顱’,直接呆立在了當場。

    而在場的其他幾位尚書,對於大同的情況更是毫不知情,甚至他們一度還以為,韃靼小王子的兵馬,依舊還是囤積在大同關外,應機而動。

    故而。

    當聽到驛卒的這句話語後,所有人都是一般模樣,齊齊呆在了當場,

    劉健和李東陽兩人,自是因為那‘敵酋頭顱’的話語,而其他幾位尚書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那句‘殲滅逃敵’。

    逃敵?

    敵人是誰?自是韃靼兵馬。

    可是他們不是率領三十萬兵馬囤積在大同城外了嗎?怎麽還突然成了逃敵。

    難不成,之前已經發生了戰事嗎?

    可是朝廷這邊,也沒有得到什麽風吹草動啊!

    再說,即便要發生大戰的話,也不該這麽迅速啊!

    那可是三十多萬的兵馬,不是區區幾人,就是打,也得打上月餘才可以見分曉吧,怎麽這麽快就成了逃敵呢?

    甚至他們下意識的以為,這是不是驛卒說錯了話語,要不然,怎麽會突然出來了逃敵一詞呢?

    噢!

    對了!

    還有之前那句。

    王勳差遣卑職送敵酋頭顱入京。

    敵酋?

    誰是敵酋?

    敵酋不是小王子嗎?

    難道這布包裏麵裝著的,就是小王子的腦袋?

    可是!

    這怎麽可能!

    且不言三十萬韃靼大軍在那裏放著,就說這小王子也是一名悍將,勇猛善戰不說,十多年來屢屢犯邊,進入大明如入無人之地,這麽多年都沒有將他擒住,怎麽這突然就把對方的頭顱送進京師來了呢?

    疑惑!

    不解!

    但更多的,還是激動!

    雖然他們弄不清楚,大同那邊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可王勳也擔當總兵多年,本人也是一個老成持重之輩,如此淺顯的錯誤,對方是不可能犯得。

    所以說。

    眼前驛卒所奏報的種種,極有可能就是真的。

    敵酋頭顱的事情是真的,對方敗兵而逃的事情也是真的。

    幾位尚書一想到這裏,神情變得越發激動之餘,原本呆滯的臉上,終於開始漸漸有喜色出現。

    敵酋都已經到了。

    韃靼也敗兵逃走了。

    這豈不是說……

    這一次,大明勝了?

    激動!

    興奮!

    心潮澎湃!

    所有人情難自已,忍不住開始大口喘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