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請殿下應允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A+A-


    而且。
    就按著殿下現在所說的這般操作。
    哪怕是內閣和司禮監聯合起來,也夠嗆可以做到蒙蔽殿下試聽。
    畢竟。
    在他們的前麵,還有一個文書房。
    從殿下之前說出那句,文書房抄錄備份,再加上還要編號的言論來看,應該就是在堤防某種情形發生的可能,並且因為第三類奏章最終還是要出現在龍案上的緣故,誰也不能保證,殿下會不會時來興起,隨意抽出基本翻閱一番。
    當然,你也可以說,內閣和司禮監老實了,那文書房呢?
    他們在整個流程的最前麵,一旦他們鼓搗什麽手腳的話,你後麵做的再多,又有什麽用?
    若是你這麽想,那你可就有些太天真了。
    你想想。
    連內閣和司禮監殿下都有堤防的意思。
    這麽一個小小的文書房,你認為它能遊離在外?
    不言其他。
    僅僅隻是讓廠衛派去幾個人明裏暗裏的盯著。
    哪怕僅僅隻是一點點的風聲,都可以讓文書房這裏麵的人風聲鶴唳。
    想做手腳?
    那得先問他的膽子夠不夠大。
    即便有了那麽大的膽子,還要看他的運氣夠不夠好,命夠不夠硬。
    殿下幾位大人快速想到了這些,對於殿下的敬畏之心越發濃鬱的同時,甚至在心裏揣測。殿下是不是有這個心思已經由來已久了,要不然在這段時間內,怎麽可能想出這般周密的安排。
    隻不過。
    看蕭敬在那邊忙碌的模樣,又好似不像。
    畢竟若早早有這般念頭的話,殿下何必隱瞞這麽久呢?
    而且就算是告訴兩位閣老需要斟酌,可安排蕭敬挑選那些奏章,卻是不需要的吧?
    幾人一念至此,心中頓時一悸。
    我去!
    該不會真的是突然興起,臨時決定吧!
    幾位尚書驚駭不已。
    劉健和李東陽兩人,卻是眉頭緊皺,苦苦思索。
    當然。
    殿下這裏麵的心思,他們兩人在聽到的同時,就已然想到了。
    不過在他們看來,此舉更是一件好事,先不說在身子正不怕影子斜,就說有了這般嚴密的程序。那一些閑言碎語,也同樣可以免除。
    畢竟身為臣子,怎麽也不想有人在後麵煽風點火,造謠一些莫須有的事情吧。
    故而。
    劉健和李東陽在沉思過後,不約而同朝著對方望去,又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兩人見狀,紛紛收回目光,拱手衝著朱厚照說道:
    “殿下英明,微臣認為此舉甚為妥當。”
    “殿下聖明,微臣認同此方案。”
    伴隨著兩位閣老的首肯,朱厚照的這一提案,也就算是通過了。
    至於司禮監那邊,根本不需要問詢他們的意見,到時候旨意一下,他們按著旨意實施就是。
    朱厚照看著此事塵埃落定,之前因為那幾份奏章而惱怒不已的心情,這才漸漸變得平緩了許多,目光再次看向劉健的同時,出言問詢道:
    “剛才劉愛卿有話說了一半就被本宮打斷,現在此事定了下來,劉愛卿可以繼續了。”
    嗬嗬。
    劉健聞言,訕訕笑了一下,拱手一禮後,道:
    “啟稟殿下,微臣和幾位大人此次前來,主要是想請示殿下關於登基大典的種種安排。”
    話音剛落,朱厚照就皺起了眉頭。
    在他的認知中,這種事情貌似都是按著禮儀進行的嗎?
    難不成在這種事情,還有可以按著皇帝意念執行的可能嗎?
    朱厚照輕皺眉頭,露出疑惑的神色。
    劉健見狀,瞬間猜到了緣由,趕緊俯首,繼續說道:
    “稟告殿下,登基大典的諸般禮儀基本還是按照周禮進行,但因為達延汗的授首,再加上傳國玉璽的歸位,所以在一些細微的步驟上,微臣和幾位大人感覺,還是應該與過往有些不同的。”
    “臣等盡皆認為,如此功勳若是不能趁著殿下登基之時,廣告大明列祖列宗,廣傳天下萬邦的話,那豈不是有些對不住殿下所立下的這些赫赫功勳?”
    “故而,臣等才來請示殿下,希望殿下應允,在這登基大典舉行的過程中,增加太廟進獻達延汗頭顱和展示傳國玉璽兩個步驟。”
    劉健話語說完,當即俯首道:
    “請殿下應允!”
    此言一出。
    在場的幾位大人,也紛紛俯首附和。
    “請殿下應允!”
    “請殿下應允!”
    “請殿下應允!”……
    一道道的話語聲,陸續在這大殿之中響徹起來。
    朱厚照聽著劉健的話語,眉宇之間也隨之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原來如此!
    虧得他之前還以為,是這登基大典的步驟可以自己決定。
    結果哪想到,僅僅隻是增加了這麽幾個可有可無的事情啊!
    朱厚照輕笑一聲,道:
    “行了,此事本宮允了。”
    “接下來本宮的登基大典,還要辛苦諸位愛卿。”
    劉健等人聞言,自是客氣回應。
    而一旁的禮部尚書王華,在見到無人再繼續奏稟後,上前一步的他,俯首說道:
    “稟告殿下,殿下親征覆滅韃靼四十萬大軍一事,如今已經廣傳天下,會同館的諸邦使節,也齊齊得到消息。”
    “這幾日,諸邦使節紛紛向微臣這裏遞交奏章,希望微臣能代為轉交,表達他們對大明和殿下此舉的恭賀,同時有些番邦想要覲見殿下,一睹龍顏。”
    王華話語奏稟完成,躬身不再言語,等待朱厚照的決斷。
    朱厚照皺眉沉吟,稍稍思慮過後,道:
    “就說本宮暫且沒有時間,讓他們先等著吧。”
    “再說,登基大典的時候,本宮可不可以將這些番邦使節邀請過來。”
    “他們賺了大明那麽多年的便宜,本宮正好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撈點利息回來。”
    “本宮還不相信了,這麽盛大的日子,這幫家夥好意思空手過來?”
    朱厚照的話語,讓殿下的幾位朝臣驚愕不已。
    不過一想到殿下往日的做派,對於殿下的這般言辭,倒是也變得理解起來。
    而就在幾位大人低頭苦笑之時,朱厚照的後續話語,又緊隨而至。
    “不行,萬一這般蠻夷不懂事怎麽辦。”
    “王愛卿,依本宮看,你還是旁敲側擊提醒他們一下,省的他們到時候空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