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開恩科!

字數:4182   加入書籤

A+A-


    呃……
    朱厚照此言一出。
    殿下的幾位朝臣驚愕之餘,滿麵尷尬神色。
    可偏偏說出這般話語的,還是當朝太子殿下,即將登基的大明陛下。
    如此身份,哪裏有他們這些臣子反駁的份。
    眾人低頭不語的同時,王華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接旨,與此同時心中也在暗暗琢磨,接下來該如何和那些使節點名此事。
    此間事了。
    朱厚照也沒了其他的事情需要交代。
    望著殿下低頭沉默的幾位朝臣,出言問詢道:
    “幾位愛卿可還有什麽事情嗎?若是沒有的話,那就可以退下了!”
    話音剛落。
    殿下的幾位朝臣就開始左顧右盼起來。
    到最後,刑部尚書閔圭走了出來,從袖兜之中拿出一張奏章的同時,出言問道:
    “啟稟殿下,按著祖製,登基之日殿下要大赦天下。”
    “微臣和大理寺卿已經將符合大赦條件之中單獨羅列出來,請殿下聖閱。”
    朱厚照聞言,頓時就是一愣。
    大赦天下?
    這件慣例他倒是知道,隻不過這名單,他自己看又有什麽用?
    難不成這些被大赦的犯人,他還能全部認識不成?
    朱厚照想到這裏,揮了揮手之後,道:
    “算了,此事本宮就不看了,待會你交由兩位閣老,讓他們翻看一下就是。”
    閔圭聞言,躬身俯首,道:
    “微臣遵旨!”
    閔圭行禮完畢,慢慢退回到了原位。
    朱厚照原本想問詢幾位大人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可是話語到了嘴邊之後,他卻靈光一閃,忽的想起一事,目光落在吏部尚書馬文升的身上,問道:
    “馬愛卿,若是接下來開發草原的話,朝廷這邊候補的進士可否足夠?”
    “畢竟草原萬事伊始,正是用人之際,不僅僅是需要幹活的苦力,同時也需要管理的人才。”
    “這些進士雖然沒有什麽實踐的經驗,但這草原也正好是一個曆練他們的機會,讓他們主事不行,但是打打下手,總還是可行的。”
    馬文升在聽到朱厚照召喚的同時,就已經向前一步躬身行禮。
    當他聽到後續的話語後,露出了一個思索的神色,繼而在朱厚照話語停下後,直接答道:
    “啟稟殿下,如今候補的進士數量,尚有千人。”
    “這些人要麽是眼高手低,不願意離開京師,要麽就是嫌棄朝廷安排的地方太過偏遠,所以年年積累下來,就形成了如今這麽一個規模。”
    “按理說,將近千人的候補數量,若是應對草原前期開發所需,應該也已足夠,隻不過就如微臣之前所言,這些人挑挑揀揀,明明之前有大把可以離京赴任的機會,但是都被他們放棄了。”
    “如今殿下要他們去草原,估計這些人也會以各種理由拒絕,畢竟,這些家夥的誌向……嗬嗬。”
    馬文升話語說到最後,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這些人的不屑態度,嗤笑一聲的同時,連後續嘲諷的話語,都懶得再繼續說下去了。
    不過。
    朱厚照倒是也聽明白了。
    當他聽到,這所謂的候補進士,都是這麽一群貨色後,也忍不住苦笑一聲,道:
    “虧得本宮之前還擔心,這候補的進士不足,但在聽到馬愛卿的話語後,本宮方才知曉,這有的時候,數量和質量完全是兩碼事。”
    “他們既然願意等,那就讓他們繼續等下去吧,但若有人想要前往草原,那也不要過多刁難,畢竟在未來的幾年之中,草原都將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
    朱厚照話語一出,殿下的幾位朝臣紛紛俯首接旨。
    而朱厚照在稍稍停頓了幾息後,則是繼續說道:
    “另外,接下來開發草原,勢必需要大量的官員進入其中,哪怕僅僅隻是配合和打下手,這個數目也絕對不會小。”
    “所以,本宮決定,開恩科!”
    開恩科!
    此言一出。
    在場的幾位大人齊齊抬頭朝著龍椅之上望去。
    可本來震驚無比的幾人,在想到之前殿下和馬文升的對話後,又感覺此舉理所當然。
    畢竟就如殿下之前所言,伴隨著草原的開發,接下來勢必需要大量的文官加入其中,而朝廷現在的情況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突然調走那麽多的官員,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故而。
    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殿下所言一般,啟用一些沒有當官經曆的進士,讓他們先從打下手開始,繼而慢慢提拔。
    可是因為現有的這些進士,大多都是如馬文升之前所言的那般。
    所以如此一來,開恩科貌似就成了最好的解決辦法。
    幾位大人思慮至此,神情漸漸緩緩。
    前有大赦天下!
    後有開恩科取士!
    若是再來一個減免賦稅的話,那這回是妥妥的惠及天下了。
    就在劉健剛剛升起這般念頭的同時,一旁的戶部尚書王儼已然站了出來,拱手奏稟道:
    “啟稟殿下,今年大明諸處動蕩,先有江西寧王造反,後有興獻王肆虐湖廣,再加上邊關戰事和中原之地的白蓮教,諸地百姓減產已成事實。”
    “故,微臣鬥膽奏請殿下,請殿下以天下蒼生為重,減免來年賦稅,對於被戰事禍及分外嚴重的中原諸省,減免的同時,還需準備來年的種糧,請殿下恩準。”
    王儼話語說完,當場跪伏於地。
    而在場的其他幾位朝臣聞言,也紛紛露出凝重神色。
    王儼所奏請之內容,在之前就已經和他們商議過,隻不過,當時眾人盡皆認為,此事最好等殿下完成登基大典之後,再行提出就好。
    可是。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王儼最終還是沒有忍住,現在就將這個事情提了出來。
    而王儼之所以此刻提及,也是有他的考量在裏麵。
    畢竟。
    事情早晚都是要奏稟的,那為何還要拖著呢?
    況且,若是在登基之前,就將此事定奪下來的話,那是不是它也可以如同大赦的文書一同廣發天下。
    屆時百姓感恩,萬民歌頌,對於殿下的登基百利而無一害。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考量。
    所以王儼在一陣糾結之後,還是決定現在提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