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梳理

字數:3845   加入書籤

A+A-


    林世琛與楚惠茜談了近半個小時,基本上都是林世琛在說,楚惠茜在記錄。
    林世琛對於分支做了詳細的規劃和安排,這裏在成為總部之前,主要的職責功能更多偏向於市場銷售和商務方麵。
    對於新招聘的技術類崗位同事都會去奉城待上一段時間,而其他市場營銷類崗位的同事會接受簡短的培訓,就去拓展業務,發展客戶。
    另外,對於將要進行交流的幾個公司,林世琛做了一番分析。
    韓立軒的關係主要在鐵道部,關係網很廣,而且與郵電部關係頗深,這次介紹的朋友可能涉及多個方麵。
    管委會那麵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可能需要從側麵關係切入;
    帝都通信局的關係一定要建立起來。
    至於漣邦軟件和8848,則是要看情況而定,漣邦軟件本身業務渠道豐富,在行業內非常具有影響力。
    林世琛要找對方合作,對方不一定會接招。
    8848,現在發展形勢非常良好,經過9月份的”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挑戰”以及各大媒體,包括官方媒體的追蹤報道,在國內非常火爆,已經成為了電子商務領域的領頭羊,可以說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如果繼續這麽發展下去,其雄霸電子商務領域的日子指日可待。
    可是,事情的發展,往往不能總是令人滿意。
    漣邦軟件和其他國際風險投資方經過一番複雜的操作後,準備將8848做到納斯達克上市。
    在資本方進入以後,8848的發展方向跟王軍濤所想的有了很大的出入,形勢已經漸漸脫離了創始團隊的控製,以至於後來短短一兩年時間,遭遇到互聯網泡沫,8848並沒有如願登陸美股。
    形勢一下崩壞,王軍濤隨即離開了8848,至於之前的那一撥人,比如茅一丁、施通宇、俞曉東則是更早離開。
    林世琛的目標是分別與漣邦吳鐵決和8848的譚誌、王軍濤取得聯係。
    如果能夠挖來被稱為“中關村策劃第一人”的茅一丁,以及施通宇和俞曉東,那麽飛訊科技在中關村就能夠很快紮根下來。
    茅一丁,是中關村最早做軟件的那一批人之一,包括方正排版係統、ps等,1992年下海,1994年弄清楚it行業的分工以後,將自己定位於市場人員,因為他的性格,比較喜歡周旋於媒體之間,與企業策劃打交道。
    當初“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的主辦方找到8848尋求讚助。
    當時8848的市場總監茅一丁,一聽到這個消息,便決定為每位選手準備了1500元獎金和1500元挑戰資金,同時為冠軍設立了5000元的大獎。
    最後18位挑戰者,有17人都通過了挑戰。這就是一筆不菲的讚助費用。
    能夠在當時,就做出這樣的決定,用一筆不菲的費用來讚助沒有看到前景的活動,可以說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決斷。
    事實證明了這次決斷的正確性。
    8848的業務,在這次挑戰以後,增長了幾倍有餘。
    可是,資本方的進入,將這種美好的形勢打破。
    茅一丁和其他幾名骨幹相繼離開。
    當然,現在來看,這對林世琛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如果現在能夠拉來茅一丁加盟,林世琛做夢都會笑醒,因為他是現階段對飛訊幫助最大的人才,也是林世琛迫切需要的那一類人才。
    在談論下一階段招人的重點的時候,林世琛特意提到了這幾個人。
    ......
    林世琛與下一位同事張立明談的時候,便偏向於技術發展的方向,以及短期內飛訊科技的技術應用領域。
    通過跟張立明的聊天,林世琛發現對方在電信局確實負責比較關鍵的應用架構和數據處理環節,這正好是飛訊科技現階段需要補充的能力。
    雖然現在飛訊的用戶數超過了60萬,但是在大並發的處理方麵,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尤其是隨著網絡的發展,國內網民數量將很快超過千萬、超過幾千萬的規模。
    這對於任何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用戶數超過千萬,甚至超過百萬都是不可思議的。
    以飛訊現有的發展來看,需要對qq做一次全新的架構升級。
    得益於張立明在電信局的海量數據應用和架構設計的經驗,林世琛將這個重要的版塊兒交給了對方來做。
    對於收複對方的心,林世琛沒打算一次成功到位。
    第一次交流,他更多地是為張立明畫餅,分析飛訊的總體規劃戰略和執行方向。
    還真別說,世紀末的這個時間段,各類人物湧現,能夠忽悠成功,讓別人覺得很厲害的,都是有一定水平的。
    林世琛有了後世的二十年經驗,在談概念,談發展,談局勢方麵,還是有領先於這個時代一般人的見地。
    林世琛結合曆史的發展,介紹了飛訊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采用激勵和激將的方式,林世琛將張立明的狀態徹底激活,初步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隻要再經曆一兩次大的成功,加上陳卓的製約和平衡,林世琛相信很快就能收服張立明。
    ......
    林世琛與其他的市場、銷售和商務同事談的側重點,又不一樣。
    雖然林世琛想挖來8848的茅一丁等人,但是現在這些人還沒有來飛訊科技,就不能寄希望於沒有成為現實的事情。
    不過如果能夠快速做起來,林世琛倒不介意多用幾種不同的手段。
    挖牆腳、挖陷阱、裁員、高薪誘惑、反挖角等手段,都是基本操作,林世琛需要提前適應中關村的這種節奏。
    由於互聯網和it行業的快速發展,中關村的it公司之間,相互挖角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甚至以後會發生搶人大戰。
    林世琛對這一塊兒深有體會,他將人才層麵的重視程度排在幾大重點工作方向之一。
    美國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科技領域雄霸天下,就是在於高端人才的把控,甚至在某些領域的壟斷。
    而對於企業層麵來說,國內的這些日後的巨頭公司,能夠越做越大,也與其高管大多來自世界500強有關,甚至一些企業的創始人就是世界500強的高管。
    這些企業的高端精英將會左右中國互聯網和it行業的發展方向。
    喜歡重生it人請大家收藏:()重生it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