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話:四詩亭

字數:5177   加入書籤

A+A-




    ()    從此以後,朝誰也不敢再對胡沙虎說半個不字,他把駐守北境上的金軍全部調回來,分別留守都、平州等大城鎮,命令騎兵駐守薊州,使金國遼闊的北方邊境成為無邊防之地了。

    胡沙虎以為平安無事,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便幹脆住進宮裏,整日左擁右抱,與宮妃們調笑淫樂,竟然無恥地揚言:“我要把宮妃子們全部睡一遍,過一過不是皇帝的皇帝癮。”

    後來他的親信完顏醜奴進宮勸他說:“再不選立新皇帝,大臣們將群起造反,後果將不堪設想呀。”

    胡沙虎不得不搬出皇宮,被迫迎立衛紹王永濟的侄子完顏璟繼承帝位,就是金宣帝。金宣帝接位以後,麵對內外交困的局麵,仍然是束無策,他懾於胡沙虎的權勢,隻得事事依附於他,並封他為太師、尚書令、都元帥、監修國史,封澤王、授都路和魯忽土世襲猛安等官銜近十多個。

    對胡沙虎弟弟、兒子、他的黨朋也都分別加官晉爵,使得胡沙虎在朝位極人臣,權傾天下,成為老虎的屁股,誰也不敢碰。這段時間,為金國自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以來,政治上最黑暗、最**的一個時期,這就為成吉思汗的第次攻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金朝宮廷政變的消息,很快傳到蒙古,聰慧睿智的成吉思汗當立斷,抓住金國內部混亂的良,於同年的秋天又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對金國發動第次進攻。

    成吉思汗仍然堅持那條不爭一城一池的得失,意在消滅金朝有生的力量,大量掠取金國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掏空了敵人的肚子,讓偌大的金國隻剩下幾座空城,最後再迫使金朝向蒙古投降。

    於是成吉思汗命令大將怯台、哈托台等領五千人馬,繼續圍困都,然後兵分路南下,他們分別為,成吉思汗命令皇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為右軍,沿太行山南下;派遣哈撒兒、斡陳那顏、拙赤解、解刹為左軍,沿海東下。他自己與幼子拖雷等為軍,自易州南下,長趨直入,至山東登州一帶,直抵海濱,攻掠了山東全境,踏遍山東境內的廣大肥田沃土。

    成吉思汗攻陷了山東首府濟南,這座建於十世紀的原大城市,使他大開了眼界。山東的這個首府,水源充足,化發達,城內有湖泊,湖有巨大的睡蓮。城內有公園,園古木森林,花草遍地,香氣襲人。城內還有千佛山,山上有無數始於世紀的塑像,城生產華美的絲綢,這些絲綢遠銷東南亞和亞。

    成吉思汗看到這些,發出由衷地讚歎,未曾想到東方的古老明會如此輝煌、壯麗。他下令大肆搶掠財物,對無辜的百姓實行殘酷地屠殺方式。

    蒙古軍隊在攻城時,還是按照他們一再使用的方法,迫使俘虜和農村的百姓包圍城市,讓他們走在蒙古軍隊的前列。被圍城市的軍民,見到自己的同胞被驅趕在敵人衝鋒隊伍的前列,在抵抗時也隻好克製。就這樣,除了幾個真正無法攻破的城池之外,大部分城市都相繼地陷落了。

    成吉思汗的狂擄強掠,使他的隊伍獲得大量的金銀財富、絲綢牲畜以及成千上萬的童男童女,有一位詩人目睹了當時的慘狀之後,悲憤地寫道。

    “白骨縱橫似亂麻,幾年桑梓變龍沙;隻知河朔生靈盡,破屋疏煙卻數家。”

    一天,成吉思汗領著路大軍來到山東與江蘇的邊界處,見道路旁邊有一座涼亭,亭下有一很大的水塘,水塘裏清水清澈見底,遊魚可數。他靈一動,命令大軍就地休息,便領著幼子與諸將走進涼亭裏麵,仔細一看,上麵寫著:“四詩亭。”

    成吉思汗一見,不由向降蒙的金將史秉直問道:“為什麽叫做四詩亭?”

    這個史秉直本為山東人氏,隻因為迫於女真人的民族歧視與壓迫,才投降了蒙古。他還有兩個兒子,長子史天倪、次子史天澤,都是武藝高強的人,一起背金降蒙。

    成吉思汗曆來重視降附的外族將領,把史秉直留在自己的身邊,讓他的兩個兒子帶兵去了,史秉直聽到大汗問及涼亭的名字與來曆,隻得細細地說道:“這涼亭有五個四,值得人們留意,它是四角飛蹺,四柱立,四圍朱欄,四麵美景。”

    窩闊台連忙問道:“還有第五個四呢?”

    史秉直笑道:“這第五個四,叫做四詩警人。”

    此時懂得漢的塔塔統阿問:“既然稱作警人,這詩裏寫的是什麽內容?不妨說來讓大家聽聽,也可以得到警示呀。”

    史秉直看看成吉思汗,見他點頭示意,也讓他介紹一下,他便說道:“據說多年以年,一個秀才為鄰居胡某的官司奔走,路過此處,便在小亭裏休息一會。這秀才坐在石凳上,不由得想起了這個官司,他的鄰居胡某終日貪酒,以酒當飯,竟把祖上留下的一點家業全都喝光,自己的身體也被那黃湯灌得骨瘦如柴。人們見他如此模樣,便勸他戒了杯之物,可胡某就是不聽,以致家貧如洗,無法度日。”

    “在萬般無奈之下,隻得向同村的黃財主家借了十兩銀子生活,但過後無力歸還。這黃財主本是個好色之徒,見胡某的妻子很有幾分姿色,便以討債為由,經常上門要錢,趁胡某不在時,對他的妻子先是言語挑逗,繼而動動腳,公開調戲勾引,終於弄假成真,勾搭成奸了。”

    “這一天胡某又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推開房門一看,見黃財主與妻子光著身子摟在一起,正在幹那襄王會神女的好事,頓時怒火衝天,猶如下山猛虎,衝到床前,把黃財主一把拉下床來,拳打腳踢。”

    “誰知胡某仗著酒力,下過重,黃財主竟然被他打死了。胡某的妻子也覺得無臉見人,乘人不備,也一頭栽進水井裏死了。為此黃家把胡某告上了法庭,兩家打起了人命官司,黃家有錢有勢,到處打通關節,眼看要把胡某告倒,秀才路見不平,挺身相助。”

    “他想到這裏,心感慨萬分,激動不已,以為這場官司皆因酒色財氣而起,便拿出筆墨在涼亭的南邊柱子上憤然寫道。”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剔骨鋼刀,財是惹禍根苗,氣是下山猛獸。”

    “這秀才寫完以後,收起筆墨,又去為胡某的官司奔波去了。過了一些日子,有個秀才路過此處,也在小涼亭歇腳,看見寫在柱子上的那四句詩,順口念了幾遍,覺得此人對酒色財氣的評價有些偏頗,尋思一會兒,便拿出筆墨來,在涼亭的東麵柱子上,也寫了四句詩。”

    “無酒畢竟不成席,無色世上人漸稀,無財誰肯早早起,無氣處處受人欺。”

    “這位秀才寫完以後,又讀了兩遍,也揚長而去。過不多久,又有一個秀才路過小涼亭,休息時看到兩根柱子上的詩句,覺得這兩個人詩句寫得不錯,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對酒色財氣的看法,都有些片麵。於是他斟酌了一下,便在北麵亭柱子上也寫了四句詩。”

    “飲酒不醉量為高,見色不迷真英豪,非分之財君莫取,忍氣饒**自消。”

    “這位秀才寫完之後,認為自己的詩句內容,既充實又全麵,可謂佳作,便得意而去。又過了一段時間,也有一個秀才路過這裏,在涼亭裏見到那首詩後,認為位詩人雖有自己的看法,但對酒色財氣的認識,境界不高,容易把人引到邪路上去。於是他稍作思忖,靈感便來了,他在涼亭西麵的柱子上也寫了四句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邊藏,誰能跳到牆外頭,不是神仙也壽長。”

    “這位秀才自認所題寫的四句詩,為四首詩最好的,他反複吟誦了幾遍之後,才滿意地離開這涼亭。”

    成吉思汗認為史秉直的話有理,便不提與義軍談和之事,立即命令隊伍返回都城下。

    在成吉思汗的路大軍洗劫華北大平原的同時,他的個皇子率領的右路軍,循太行山向南進攻,一路劫掠搶擄,無論金帛子女、牛馬羊畜,皆席卷而去,不能帶走者,盡行焚毀,因此所到之處,全部都變成焦土。

    蒙古軍攻進保州後,命令城內的百姓齊集廣場之上,蒙古將士把殺人當作遊玩娛樂的活動。兩天後,術赤等又下令把所有的老人與小孩全部殺死,唯獨留下工匠人員不殺。

    當時有一個姓楊的人,為了保住性命,他冒充自己是工匠出身,才沒有被殺。蒙古軍隊裏有人提出要檢查一下這些自稱是工匠的人,嚇得他不知所措。

    這時候,旁邊一個人低聲對他提醒:“會拉鋸的,就算是木匠了。”

    那位楊某人總算是渡過了難關,凡冒充工匠的人,都得到了幸免。多虧蒙古人看重工業技術,那些有一技之長,或是冒充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得以死裏逃生。

    鎮壓愈甚,反抗愈烈。當術赤兄弟人帶領著士兵在保州對百姓進行殘酷屠殺之時,他們的馬廄被燃著了火,而馬廄的四周又灑滿了鐵蒺藜。這一場大火燒死戰馬兩千多匹,被鐵蒺藜紮傷了馬蹄,被迫殺掉的戰馬,也有數百匹。

    衝天的大火,並沒有使蒙古人的頭腦清醒多少,其他將領在攻陷的城市裏,也采取類似的大屠殺的暴行,甚至包括木華黎,在攻占密州,還軍霸州、涿州時,也是將人民殺戮幾盡,金銀財物席卷而去,屋廬焚毀,城廓丘墟。

    哈撒兒率領的第支隊伍,從都出發,先攻下薊州,然後循海向東,過平州,攻陷山海關和涿鹿。在涿鹿城裏,蒙古軍隊縱情洗劫、屠殺百姓,焚燒房屋,跟隨哈撒兒的將領薄剌與他的副將卜穀也怯,在一戶人家調戲婦女時,被家人捉住,活活吊死在樹上。

    哈撒兒得知消息以後,部將斡陳那顏提議對附近百姓進行報複時,哈撒兒說道:“殺死反抗的百姓再多,也能說得過去;他們倆人侮辱婦女,那是違犯軍紀的行為,大汗知道了,也不會饒恕的。”

    哈撒兒最終沒有答應他們要進行報複的請求,這說明野蠻地屠殺與奸惡的行為,在蒙古將領也是不得人心的。

    哈撒兒的這支左路軍,接著又攻入了遼寧地區,占領了女真族的發祥地,即上滿州的洮爾河、納水、鬆花江,直至阿穆爾河即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這時候金宣宗將主要兵力集在都城裏,無力保護地方州縣,各地的金朝將領,隻好自謀出路,紛紛向蒙古軍隊投降。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