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話:慘烈的海戰

字數:5966   加入書籤

A+A-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在鄭和的寶船上,阿丹國的軍人們結成了陣勢,又有盾牌長矛保護,自認為十分的安全,不過嗖嗖嗖從他們的頭上飛過了多個奇形怪狀的東西,落在了他們的隊列中間,蹦蹦跳跳還冒著煙,軍人們自然知道那是什麽。

    “火藥!”一個個開始亂擠亂動,他們的軍陣頓時就混亂了,不過還沒有等他們有什麽更多的反應,轟轟轟的火藥包炸開了,紅色的火光和硝煙暴起,裏麵包裹的碎石子和碎鐵爆開四濺。

    這是明軍火炮機所發射出的火藥,外包藤子,可以承受一定的衝擊,發射有三百步遠。當時的黑火藥殺傷力不是很大,不過跟後世的強力炸藥來比,在當時已經很不錯了,六斤多火藥加上三斤多碎石子和碎鐵,足以殺傷二三十步以內的人。

    幾步之內的人,非死即重傷,稍遠的也會受不同程度的傷害。能夠傷到對手也不錯了,也算是降低了對方的戰鬥力,何況以當時的醫療條件,傷兵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爆炸發生之後,若是從軍陣外麵看,爆心頻頻有人飛了起來,飛濺的碎石子和碎鐵橫掃隊列,許多人慘叫著身中數彈,雖然身穿著藤甲,但是爆心附近的藤甲是擋不住爆炸的,遠處的士兵臉麵和四肢也沒有防護,很容易就被殺傷。

    阿丹士兵的數組很密集,每個落進火藥包都能造成數十人的傷亡,特別是它造成的心理衝擊是很嚴重的,那是一種麵對強力天威而完全無力反抗的感覺。

    二十部火炮機每輪就能發射出二百斤的爆炸物,一盞茶的時間發射七十多輪,共能發射一萬多斤爆炸物。其實隻是發射了五輪,因為沒有那麽多火藥可以隨意揮霍,不過即使這樣也發射了一千斤的爆炸物出去。

    一千斤,平均五六個士兵就可以分到一斤,考慮到有重複轟炸和後來不少人趴下的因素,並不是所有的火藥包都能殺傷許多人,即使如此,甲板上麵清空了一大半,三分之二的士兵喪失戰鬥力,剩下的也都嚇破了膽。

    鏗鏘聲響,明軍士兵從甲板中湧出,舉起了手中的武器。剩餘的一千多名的阿丹士兵素質也算不錯,迅速就近結成軍陣,而且各個小軍陣還在互相靠近融合。

    不過他們隨後就傻眼了,因為明軍拿出了好幾管的火槍和重弩,雖然隻是小小的火槍,但是打破他們的大盾和軍陣,殺傷他們完全沒有問題。就算是重弩,收拾密集步軍陣也像是個玩遊戲,都是一串一串的穿透。

    如果是那樣,隨後占有明顯兵力優勢的明軍就可以屠宰他們這些散兵遊勇和傷兵了。

    “叮叮當當……”兵器落地聲,此時投降是唯一明智的選擇,如果不想死的話。雖然也有少量威武不屈窮凶極惡不想投降的,特別是大有性命危險的軍官,可是大半的戰友都投降了,他們幾個不投降又有什麽用?

    接收了俘虜之後,收俘、公審、幹掉軍官,阿丹國五千多的精英士兵全軍覆沒。平時自以為不錯的南洋人,真的麵對久經戰火考驗的中國人,不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還是戰鬥意誌,都完全不是對手,猶如喪家犬麵對著餓狼。

    陳祖義率眾離開了鄭和的船隊,雖然聽到寶船上爆炸聲連連,卻也沒有辦法。他現在回去,必然麵臨著明軍的兩麵夾擊,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人船。如今之計,隻能寄望於寶船上的將士們能多頂住一段時間,同時殺傷盡量多的明兵,他回去帶了援軍回來,五六個換一個,也能殺光明軍。

    眼下的他已經騎虎難下,非得幹到底不可,可是明軍們能讓他這麽幹嗎?

    陳祖義現在麵臨著很大的困難,因為大部分人已經上了寶船,他的船隊防衛力量大大減弱了,盡管人數還是多於對方,可是要保住如此巨量的船隻,特別是那麽多的小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大多數的小船隻剩下一個人操帆,頂多再有個操舵的,連劃槳的人都沒有了,船體脆弱、速度快不起來、沒有反擊能力,碰到大船的追殺隻有滅亡這一條路。

    雖說如此,陳祖義還是決定要努力一下,他命令所有的小船駛到船隊的中間,由周邊的大船護衛,看似小船的安全性提高了,不過這樣一來船隊的機動性就大大的下降了,已經無法主動進攻,幾乎變成了個大號靶子。特別是大船,成了個盾牌的角色。

    鄭和船隊的戰船一次次的靠近騷擾,看對麵的海盜揮舞著兵器、呲牙咧嘴,一副你敢過來、跟你拚命的德行,大笑不止,頻頻豎起中指:“草,老子是什麽人,能跟這幫黑皮猴子同歸於盡嗎?十個換一個也不合算。”

    有的站在舷邊大罵,配以花樣繁多的侮辱性動作,南洋人也在照做,但要說這些垃圾東西,中華泱泱大國幾萬年文化源遠流長,可是比這些蠻夷厲害得多,就算語言不通,也完全可以把對手氣瘋。還有的一箭箭慢慢的射去,把南洋人當成了練箭的靶子,更有的站在舷邊麵對著對方小解,藉以侮辱對方。

    一度橫行南洋、無比牛叉的陳祖義幾乎已經氣炸了肺,幾乎要爆炸了,他的頭發都一根根氣得立著。盡管如此,他也沒有喪失理智下令追殺,因為此時打亂仗,倒黴的是他自己。

    王景弘是鄭和的副統領,他作為鄭和船隊的副手,他看了一會,發現對方不上當,王景弘大聲笑道:“別鬧了,辦正事要緊。”命令從船艙裏搬出兩具重弩,綁上引火的物品,稍稍靠近,瞄準對方的船帆。

    重弩的有效射程高達五百步,精度不算太好,尤其是綁上了引火物,不過麵對像小山那麽大的船帆。刺…刺…兩聲刺耳的聲音響起,三尺多長的大箭帶著大團火飛過去,飛向了海盜船的船帆。

    不過第一次射擊就稍稍偏出,不過已經相當接近了,引來明軍一頓遺憾的歎息、海盜們的恐懼。一幹海盜眼見自己遭受到轟擊,卻又無法閃躲,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第二波攻擊又來了。

    “砰!砰!”兩箭俱中、穿透而過,破口熊熊燃起了烈火,海盜們急得嗷嗷直叫,紛紛提水向帆上揚水。更有人爬上桅杆,提水上去試圖滅火,可是爬那麽的高,還能不被射成刺蝟嗎?

    陳祖義在遠處看得直跳腳,本來他的船上也有重弩,可是離得遠了些,等他過來時黃瓜菜都涼了,再說他也要考慮到讓出缺口的後果。他隻能發出信號,讓附近的船幫襯幫襯。

    船帆本是帆布製作,在烈日照射下已經很是幹燥,容易燃燒,不一會兒整麵帆已經燃成了一堵火牆。終於有人從底艙翻出一萬年沒用過的唧筒,人工水泵,可是等當他們好容易手忙腳亂安裝完畢開始打水之時,火勢已經很大了,很難救滅,再說唧筒也夠不到桅杆高處。

    終於桅杆高處係著帆布的粗繩子燒斷了,整麵帆帶著大火呼地一聲落了下來。嗷的叫聲眾海盜慘叫著到處奔逃,更有人慌忙跳海,不過已經有了準備,並沒有多少的傷亡。

    著火的船帆被風一吹,搭在了船上建築和一邊船舷上繼續燃燒,這樣一來,倒是方便了海盜們救火。火必須得救,主甲板上麵損失並不難修複,但要是再往下燒,就傷到船隻的結構,修複起來就麻煩了,一艘大船可是很值錢的。如果說大印是官員的命,船就是水手的命。

    趁著海盜在救火時,王景弘命令:“衝過去!”

    他坐下的大船直衝向前,從距離海盜船隻有百步遠的地方通過。其實失火船上的海盜有兩種選擇,攔截他們和救火,不過攔截的話船就保不住,最後海盜們還是理智地選擇了救火。

    當然王景弘他們也沒有強迫對手跟自己決戰,不過海盜船隊已經有了準備,派出了一艘船從斜刺裏過來攔截他們,大批的海盜已經湧上甲板,準備接舷戰。王景弘又下令從船艙裏搬出了三門銅炮,亮出火把、點燃一門炮的藥信。

    “嗵!”一枚實心炮彈飛了出去,落在攔路海盜船附近,濺起一大團水花,這下子海盜們可嚇壞了。火炮加散彈可是針對接舷戰的大殺器,轟轟兩炮打過去,甲板基本就掃空了,還玩個什麽?於是對方緊急轉彎,讓開了航道。

    遠處陸續有一聲聲的炮聲傳來,那是另外一艘有炮的船也依計行事,突破了防守闖入了內圈。既然無人阻路,自然明軍就開始大開殺戒,為了避免慘遭毒手,有點辦法的小船隻能四散逃命,更加方便了明軍的圍剿。

    陳祖義口吐鮮血數口,深恨上次丟了炮,才會有今日。海戰一直進行到晚上,海盜小船沉沒的超過四成,還有不少逃得不知去向,剩下的不到三成。這下子,陳祖義的單次運送隻剩下六千多人了,再要留四千人防衛明軍的戰船,此時他一次頂多能把兩千多人送鄭和的寶船。

    “需要折騰多少趟?寶船上的人能不能堅持到底?”陳祖義不禁暗中擔心不已,已經有了一些不好的感覺。

    當陳祖義連滾帶爬返回對麵蘇門答臘臨時營地,冒死從鄭和寶船出來報信的人也到了,帶來了他的精銳士兵全體覆滅的消息。“噗…噗…噗…”這下子他可真挺不住了,連續吐了好幾口血。

    不要怪他太脆弱,這打擊實在太大了,海盜是南洋的主要武裝,有這麽多正規軍的國家實在是寥寥無幾,天知道他在這支軍隊上投入了多少的心血?

    “就這些垃圾也能叫軍隊?”不過南洋和中國那些百戰雄獅不能比,這些在南洋已經算很不錯了。

    井底蛤蟆的眼界,不是大鵬所能理解的,窮人的辛酸,不是中國有錢人所能想象的。不用說別的,就說隨便拿出一千斤火藥炸人,這手筆就不是南洋土八路所能理解的。在當時,火藥是貴得嚇人的東西,再說一般人也配不出好的軍用火藥。還有明軍那高級弓箭、箭如暴雨,還有那隨意撞沉船舶那敗家子習氣,分明是用銀子砸人嘛。

    其實戰爭幾乎就是打銀子,光有銀子是不行,可是沒銀子妄談百戰百勝、稱霸天下那純屬扯淡。血肉之軀能頂住射來的炮彈嗎?扔石頭的能打得過巡航導彈嗎?

    什麽血氣之勇、什麽榮譽,一次兩次的也許可以,可是長久以往,那玩意當不了飯吃,當不了大炮用。曆史上的封建王朝,與其說它們是敗在什麽起義軍手裏,不如說他們是敗在了自己手裏。

    再說陳祖義這邊,他精銳大喪、船隊損失慘重,想要跟著打劫的這些老大們眼珠亂轉、頓時有了其它的念頭。眼下形勢明顯得很,鄭和船隊那邊相當的強悍,想要得勝已經很艱難,這幫海盜向來都是欺軟怕硬的手,根本就承受不了如此慘重的損失。

    “天知道明軍還有多少的火藥?還有多少的大炮?”

    “或許,打劫陳祖義是個好主意?”有的老大還這麽想。

    不過主要是想想,渤林邦國人本來就是這次行動的主力,陳祖義的手裏還不少人,不是那麽好收拾的。不過這並不妨礙各位老大當時翻臉搶了些船隻各自回家,臨走還揚言讓陳祖義賠償他們的損失,轉眼海灘上就隻剩下陳祖義帶著幾千人了。

    陳祖義兩次登上寶船已經損失了一萬多人,精銳軍隊和所屬海盜、黑幫份子,還有大批的船隻,再離開了老大們的支持,他根本就沒了進攻鄭和船隊的實力,也隻能飲恨打道回府。本來這渤林邦國在南洋也是個強橫霸道的角色,平時欺負人欺負得夠嗆,得罪人得罪得太多。

    不過經此一役,它們的敵國蘇門答臘國和一些平時就敵對的部落看到了它的虛弱,紛紛進攻渤林邦國,還有海盜們也趁火打劫、到處擄掠,一時間渤林邦國四麵楚歌,存亡已經成了問題。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何況這渤林邦國本來就不是什麽好鳥。

    聞得來犯海盜的土崩瓦解,鄭和船隊是一片的歡騰,許多士兵淚流滿麵,因為取得了一場重大的勝利,而且是靠他們自己的雙手。雖然有先進武器和先進訓練的驅動,可是大批明兵不計生死的勇氣,也是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