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531 加入書籤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海瑞入仕為官三十三年,一半光陰屬於罷官狀態,奇怪的是他每罷官一次,複起時便升遷一次,官反倒越作越大,但都是高位閑職。 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一個政治的擺設,清廉的楷模,被朝廷供起來了。隻有他能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滿朝文武中,還真的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海瑞確實是清廉的封建官吏,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他視死如歸地上疏罵皇帝,為了孝敬寡母,又不惜休妻虐女,置當時人們的詬病於不顧,這就是曆史上真實的海瑞。 海瑞,廣東瓊山人,字汝賢,號剛峰,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官僚家庭,四歲時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嘉靖二十八年,海瑞赴鄉試,寫出了《治黎策》一文而得中舉人,這是他在士林獲得的第一個功名。 十年之後,海瑞由福建南平縣教諭升任浙江淳安縣令,這是他步入仕途的轉折點。在任內他製定興革條例,整頓社會治安、興修水利,在發展生產方麵做了許多有益於民生的事,政績為邑人所稱道。但最為老百姓稱許的是他敢於搏擊權貴,了斷冤獄等事。 當時浙江總督胡宗憲是權相嚴嵩的黨羽,出巡時到處敲詐,無惡不作,他的兒子胡衙內仗著權勢,橫行鄉裏,四處遊玩,尋花問柳。一次他路過淳安縣,驛站招待從簡,胡衙內竟然吊起來毆打驛吏,砸壞驛館。海瑞聞訊,即命令捕快將他拿下痛打一頓,並沒收敲詐漁利的全部銀兩。然後巧妙的修書一封,連同人犯一同押解送給胡宗憲治罪。 書信寫著:此刁民膽敢冒充總督大人的公子胡作非為,明顯違反了胡總督關於驛費務從簡、體恤民生的官箴,敗壞總督大人的官名家風,不給予他嚴懲難平民的憤怒。胡宗憲看完文書,再看一眼被打得鼻青臉腫的胡公子,連連搖頭,他哭笑不得,確實是有怒發不出啊。 大官僚鄢懋卿以嚴嵩的客卿由中台出巡八省,他由杭洲經淳安到齊雲,許多州縣官吏百裏承迎,唯恐不周到,而且先有行文發到淳安,命令地方好生的侍候。海瑞作為一個窮郡的小縣令,麵對這位達官顯貴即將過境,似乎難以處置。他經過一番思考,認定從簡接送還不如拒絕他為上,反正也是得罪他。 馬上寫信快馬遞送給鄢懋卿,在揭露他招搖、浪費和勞民傷財的伎倆後,毅然地奉勸鄢大人深思:“淳安小縣,不足以奉迎大人,我這裏隻是窮鄉僻壤,請大人改道到別處吧。”鄢懋卿看見信忿忿然的不高興,拂袖命令官轎繞道而去。 一個七品縣令,敢於同炙手可熱的權貴之不法行徑抗爭,而且直指他的過錯,這確實是需要一點膽識和勇氣的。 海瑞後來調往興國縣擔任知縣,原兵部尚書張鼇退休在南昌頤養天年,他的侄子張魁、張豹到興國縣以買木材為名,到處坑蒙拐騙,巧取豪奪,無惡不作,氣焰囂張到白天敢越貨的地步。有百姓告發,海瑞派人拿下交到有司去治罪,二位刁民百般的狡賴,加上官吏的包庇,竟宣判二人無罪。 海瑞對有司包庇惡人的作法非常的氣憤,下令再詳細調查,將二人犯的種種罪行具狀上報州府,並附信揭露張鼇持貴到處寫信遊說,為子侄開脫。由於海瑞的剛正不阿,按照律法行事,連打帶罰,最後使二犯伏法,百姓拍手稱快。 海瑞在淳安的另一項被人稱頌的政績,就是清理積案,平反冤獄。淳安屬嚴州府管轄,因為他斷了許多的冤案,在府治屬縣頗負有青天之名,因此嚴州府各縣遇有疑難案件,也移送到淳安縣處理。 十幾起的命案,或假案、或錯案、或移花接木案都十分離奇複雜,但是海瑞審案認真,事關人命的案子,絕不敢馬虎從事,海瑞斷案如神的清官形象自此流傳民間。 海瑞在淳安任上兩次進京,一路上穿舊衣吃素食,路費僅用銀四十八兩,其他一概裁除。他生活上不奢侈,俸薪之外無所取,含辛茹苦,垂百之年,終不使廩有多餘的粟米,囊中有剩餘的金銀。在南京擔任吏部尚書時,由於年高體弱,嚐病延醫,入視室中,所禦衾幬皆為白布,蕭然不如一個寒生。 他有一雙舊鞋經過多次修補,仍然穿在腳上。老母過華誕,他僅買二斤肉為母祝壽,總督胡宗憲聽後大為驚奇,把它作為新聞傳播一番,他的清廉本色可見一斑。隆慶元年海瑞官至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後來又升為巡撫,所轄蘇州、常州、鎮江等十府。 上任之初,他滿以為應天地方是富饒的魚米之鄉,但後來發現江南糧差的繁重不僅為全國之冠,而且亙古未有,百姓窮苦得有無米下炊之虞。再加上這一時期江南又發生水災,夏秋頻雨,田地被淹,糧米漲價,農民缺衣少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加之吳淞江下遊河段,日至潮泥,月有積累,日月繼嗣,通道填淤,而太湖又泄水不順暢,遇上連雨年頭,周圍十萬畝良田常被淹沒,釀成了大災。 海瑞認識到水患的嚴重性,提出吳淞江一水,國計所需,民生攸賴,修之舉之,不可一日緩也,麵對嚴峻的治水、救災的形勢,他迎難而上,決計救民於水火,采取了以工代賑之法,按工發給災民銀兩和口糧,將救災和治水兩相結合,抓到了點子上。 治水工程啟動後,饑民雲集,得食者氣力倍增,工程進度很快,按照計劃疏通了從上海南跑口至嘉定黃渡間一萬四千丈的河道,又疏浚常熟的白茆河,變水害為利。這兩項工程耗銀六萬八千多兩,使吳鬆江借饑民之力,而故道可通;民借銀米之需,而荒歉有濟,一舉兩得。以工代賑,利在當前,功在長遠,不僅解決了十幾萬災民的吃飯穿衣問題,而且為日後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戰勝災荒提供了可行的經驗。 嘉靖四十四年,在京任戶部主事的海瑞上疏,論朝政得失,實則專論嘉靖帝朱厚熜本人的失德荒政,即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指責皇上崇信道術、親昵後宮、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國家已經處於吏貪將弱,民不聊生的地步。其中有幾句話直衝皇上的肺管子:“嘉靖當皇帝,家家都沒有資財可用。” 這句話在民間流傳,人人心知肚明,但是官吏誰也不敢在朝堂上點明。海瑞是官場中的另類,他敢於在奏疏裏,讓皇帝當麵知道民怨輿情,皇帝有錯國家才出現的危象。 海瑞的膽識何來?他青年時即苦讀《漢書》,崇尚漢代人汲黯的錚錚鐵骨和剛直不阿的品格。入仕後他遇事師法汲黯,要做大明的鯁介之臣。這個汲黯當年見到炙手可熱的漢武帝寵臣田蚡與張湯時,一般朝官都跪叩請安,他卻不行大禮,隻施以拱手禮,足見他的氣節。 他死諫漢武帝時隻要認準死理,而不顧及其他,常以先斬後奏的風格行事。如大災之年,他開官倉賑濟饑民,卻敢拿自己的腦袋作為抵押。漢武帝以小過想要殺長安縣令,汲黯站出來說:“應該先殺我!” 帝王麵前無戲言,這是何等的勇氣?漢武帝多次要派汲黯做地方官,他堅辭不就,理由一條,給的官位太卑微,不足以做大事情,弄得武帝沒辦法,隻得給他大官做。漢武帝之所以未殺汲黯,除了他所言之事多為民請命之外,無私利可圖,不貪為寶。 嘉靖帝接到海瑞的奏疏大怒不已,將龍案拍得大響,連聲罵道:“畜牲,氣死我了!” 嘉靖連忙命令左右:“快去抓他,休使讓他逃走!” 當值的太監黃錦欽佩海瑞的剛直,但不敢當麵維護他,慢條斯理地回皇上說:“海大人上疏前已經買了一口棺材,他和妻小也告別過了,現在待罪於朝房,他是不會跑的。” 聽了這話,朱厚熜龍顏沁汗,又讀了一遍奏疏,歎息地說道:“這畜牲想要當比幹,陷朕於殺忠臣之過,可是朕不是商紂王啊。” 嘉靖後來又直喘粗氣,還是要殺海瑞,幸好有名望的大臣徐階看出皇上的矛盾心理,說道:“陛下要殺海瑞容易,豈不成全他要做比幹的心願?”嘉靖泄氣了,殺也不是,放也不是,最後將海瑞關入錦衣衛牢中,他躲過了一劫。 海瑞無論在何處為官,中堂上都懸掛著忠孝二字,以示胸懷。初期人們以為他是擺樣子,賣關子,後來才發現此公可是玩真格的,反對他的人都說,海公死忠無人可比,其孝則憨,到了禍福不分的地步。 海瑞當年上疏罵嘉靖皇帝後,他認定自己非死不可,但是熬到嘉靖四十五年冬天,皇上病死了。獄吏備酒於牢房令他進飲,並告訴他:“此非斷魂酒,而是恭喜大人快出頭了。” 海瑞追問後,才知道皇上駕鶴西天,這本應該心中暗喜的大好消息,他卻馬上悲慟起來,將剛才吃進的酒飯全都嘔出,並說:“國喪之期,臣下飲酒,該死!該死!”接著捶胸頓足大哭不止。 第二天他還穿上麻衣喪服呼天喊地地哀鳴,搞得同監人犯摸不著頭腦,其情景如喪考妣一般。可見曆史展開過程中複雜人性的一麵,他雖然敢罵皇帝,卻是為朱明江山社稷,骨子裏還是死忠的,認定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是天經地義的。 試想嘉靖帝若不是先他而亡,他作刀下鬼是遲早的事情,此時他不慶幸自己的活命機會,卻是痛惜皇上早逝了,他的愚忠的心態常人是無法理解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