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子貢的能力(下)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麵對子貢的勸說,夫差問道:“我早就對齊國恃強淩弱看不下去了。這次我一定要出兵伐齊救魯,教訓齊國。不過被我打敗的越王勾踐正在苦身養士,磨刀霍霍,我擔心他會報仇。我要出兵先把勾踐收拾了,再北上伐齊救魯,這樣才更安全一些,此事你看怎麽樣?”
子貢心道:“魯國和齊國人馬現在正在對峙,根本就等不到那時,恐怕等吳國出兵到了魯國,黃花菜都涼了,不行,我得好好準備些說辭。”
子貢想了想道:“越國力量跟魯國差不多,但是齊國卻是比較強大的。如果齊國滅了魯國,它的力量將會更強大。大王,您打著扶危濟困的旗號,不去跟強大的齊國較量,反而先去打弱小的越國,這不是欺軟怕硬嗎?不僅錯失了良機,還把名聲搞壞了。您如果擔心越國報仇,我可以去越國勸說他們派兵跟隨大王一起伐齊救魯。這樣,越國的軍隊都由你調遣了,他還有什麽力量實施報仇呢?”
夫差聽到越國可以派兵跟隨一起伐齊救魯,便放心下來,同意了子貢的說法,讓子貢到越國去。?
越王勾踐聽說孔子的學生子貢來了,親自到郊外迎接,自己駕車把子貢接到館驛,問道:“子貢,您是孔子的高徒,鄙人這兒是蠻荒之地,為什麽您屈尊到此呢?”
子貢便老實地道:“我現在正在勸說吳王夫差出兵伐齊救魯,他已答應了。但他擔心越國趁機報仇,所以準備先出兵把你們滅了,然後再北上。看來你們越國要有大麻煩了。”
勾踐忙道:“我哪敢報仇啊?還請先生救我。”
子貢便對勾踐嚴肅地道:“如果你沒有報仇之心卻遭到別人的猜忌,那是非常愚蠢的;如果有報仇之心卻被別人看穿了,那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想報仇還沒動手就被別人給滅掉了,那是注定失敗的,這都是辦大事的大忌啊!”
勾踐聽到這番道理後,嚇出一身冷汗,頓首再拜道:“我倒是願意與吳王共赴生死,但不願意此時就被看穿,怎麽辦才好啊?”
子貢道:“夫差凶狠殘暴,搞得臣民難以忍受。又連年打仗,士兵怨聲載道。伍子胥是個賢臣,因為進諫被夫差殺了。伯豁是個自私小人,反而得到他的重用。這些都是吳國的亡國之象。大王,您現在應該旗幟鮮明地支持夫差北上伐齊救魯。他隻要出兵,無論勝敗,力量都會遭到削弱。那時,越國的機會就來了。”
子貢又勸道:“現在您應該用珍寶說動吳五,‘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到時,吳王失敗了,您的機會就來了。吳國戰勝了齊國,必然會去攻打晉國,我到時去麵見晉國,讓晉國有了防備,到時越國和晉國共同攻擊吳國,吳國必敗。”
越王高興地道子貢金百鎰,劍一,良矛二。
子貢沒有收下禮物,而是星夜兼程地趕到了晉國。
子貢對晉王道:“吳王夫差要出兵攻打齊國了。一旦他取得了勝利,一定會攻打晉國,你們要做好準備。”?
晉君大恐,問道:“為之柰何?”
子貢提議道:“修兵休卒以待之。”
之後,子貢便回到了魯國,向孔子複命。
孔子聽完子貢的敘述後,讚歎道:“子貢大才也,此事非你不能完成也。”
而子路則問道:“先生,現在我們怎麽辦?”
現在孔子的弟子還是習慣稱他為先生,而非國君。
孔子答道:“靜待時局變化即可。”
話說,越王勾踐完全采納了子貢的意見,真的派了大夫帶了大量珍寶求見夫差,對吳國一番恭維,同時派了3000兵馬供夫差調遣。
沒後顧之憂的夫差一看果然如子貢所說,便安下心來,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去攻打齊國。
被田常派去攻打魯國的齊軍正待在齊魯邊境上,如果長時間不需要戰鬥,突然遭到吳軍的襲擊,隻能大敗而逃。
吳王夫差旗開得勝,非常得意,於是便乘勝再攻打晉國。
晉國國君早就聽從了子貢的意見,準備了大軍,嚴加防範,結果在戰爭之中把夫差打得大敗。
南方的勾踐聞訊之後,將早就準備好的兵馬動員出發,偷襲吳國,並直奔吳國國都。
夫差趕緊調兵南下跟勾踐廝殺,結果三戰三敗,甚至夫差都被勾踐殺死。
從此,勾踐成為一方霸主,也報了吳國當初之仇。
可以說,子貢的這次出使,不僅解了魯國的燃眉之急,消除了外患,保全了魯國,而且牽動了五國的變化,使得“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子貢的這次出使,成功地挑起了幾個國家的連環戰爭,改變了春秋後期的政治格局,影響極為深遠。
後來有弟子施之常問孔子道:“先生,您早就知道子貢師兄會這樣做嗎?”
孔子老實答道:“不知!”
施之常便問道:“那您為何偏偏讓子貢師兄去解決此事呢?論正事,有子路,論聲名顯著的有子淵顏回、伯牛等。”
“這是因為子貢合適。”孔子想了想道:“當時麵對強大齊國的攻擊,魯國實際上沒有實力反擊或者防禦的,隻能采取巧計,而這方麵子貢才是最合適的,而他也不負眾望,確實起到了作用。”
施之常繼續問道:“子貢師兄為何會這麽厲害呢?為何那麽國君會聽從子貢的意見呢?難道他們還看不出這其中的厲害嗎?”
“人性而已。”孔子道:“你知道子貢是幹什麽的嗎?他來自於商人世家,擅長商業競爭。而這次不過是商業競爭中經常采用的借刀殺人的策略而已。他的策略很簡單,也很實用,是攻心之戰。子貢確實是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出主意,由此巧妙地激發並利用了這些人的利己之心,使他們覺得按子貢的意見辦,能使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結果你就看到了。”
施之常便恭維道:“也是您教導的好,沒有先生您,大家也不會那麽願意相信子貢師兄的。”
孔子並沒有反駁,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孔子這些年積累的若大名望,讓人們願意相信他孔子,進而相信他的弟子們。
孔子道:“單純從這件事情,沒有人會比子貢做得好,這便是子貢的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
為了獎勵子貢的貢獻,孔子將其叫到了一處密室當中道:“我有一密術,你非常適合修煉,不知你是否願意?”
子貢道:“師有賜,弟子不敢辭。不知是何等秘術?還請先生教我。”